第六百五五章 德勘殁末(第1/1页)凤舞隋末

    舅侄俩想做的事情很多,但任何事都不能搞成空中楼阁,都得一步步来做。ln

    而就这个时代而言,搞什么“真君主立宪”还有“共和制”肯定是空中楼阁,所以只能先从“伪君主立宪”搞起来看看。

    所以,在这个时代,军队绝对不可能冠以“人民”或“解放”的名义,它必须也只能是忠于皇权和皇帝的暴力组织,所以军队冠以“皇家”当然是合情合理咯!

    而为帝者只有绝对掌握了军队,才可能在有限的空间和范围只能,做一些权力的让渡和分配,而新朝将要推行的首相和内阁制度,就是建立在军队效忠皇家,只接受皇家命令的条件之下。

    你看后世的泰国,只要总理干不好,军队分分钟就可以打着泰皇的名义搞政变,赶总理下台然后换个听话上来继续。

    至于泰军的高级将领到底是不是忠于泰皇,这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军队名义上是忠于泰皇的也就足够了,这起码可保证了国家表面上的稳定。

    所谓花开无数,各自一表。

    也就在黄小刚忙着为娜姐筹建未来的军事情报机关的同时,黄娜的大元帅行辕也紧赶慢赶的走到了黎阳。

    早前的黎阳大营,此时非但进行了扩容,而且由于左近四乡八里的百姓在听闻了天凤军大军东归,且在东华地界要行什么新税法,百姓种地从此不交任何税赋的消息后,竟然纷纷选择背井离乡来投靠。

    单单是七月底,黎阳方面便收容了至少三万多的各地百姓,待至黄娜抵达黎阳时,黎阳大营外至少围聚了能有小十万人之多。

    这些百姓多是关中周围各郡慕名而来,绝大多数基本属于赤贫,也就是俩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就来了,一路上也别说什么风餐露宿,根本就是啃着草根树皮,喝着沟渠里的污水挣着命来求活的。

    也亏得黄娜一早就把应对措施写成了预案,留守黎阳大营的吕星武和郑旗不但一丝不苟的按照预案执行,一些细节上的瑕疵也开动脑筋去完善,最重要是黎阳大营的粮食也足够多,完全不用担心喂不饱这些饥民。

    所以,如今摆在黄娜面前的倒也不是一付烂摊子,甚至在黄娜的行辕进驻大营的当晚,吕星武便送上了有关这些百姓的详细统计数据。

    看着眼前的统计数据,黄娜也是无奈了,历史上的好几次人口大迁徙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似乎还没真没出现过关中去填山东的案例,却不想这个历史成就居然由自己来达成了。

    只是,黄娜却不知道,此时此刻在距离黎阳也就一河之隔的卫南县内,一件可以记录在史书上的历史事件正在发生。

    当初黄小刚在彭城放走的司马德戡一伙,被赶着一路向北,于天凤二年的十一月前后走到了卫南,当时司马德戡尚余八千左右的人马,虽然人困马乏,但建制还算齐备。

    落脚卫南后,司马德勘的部队在卫南县外筑营,当时在黎阳的黄娜在听闻他的部下缺衣少食并且人马疲惫,还送去了千石粮秣和千匹粗布权作犒军,甚至后来因为遭遇严冬还多次接济不说,更派出教导营教导他们修建一种名为“地窝子”简易窝棚来让士兵躲避严寒。

    之后,黄娜忙着说降李密,入主洛阳又率军东归,倒是把司马德勘一伙给忘了。

    当然也不能说是忘了,也就是司马德勘既然老老实实的呆在卫南当缩头乌龟,那就由着他当缩头乌龟好了,只要他不出来闹事就行。

    可是,即便一个人愿意当缩头乌龟,他也不可能像真的乌龟一样可以依靠休眠来苟活,他也得是要吃喝的。

    去年冬天的时候,司马德勘的部队大概有八千多人,靠着黎阳方面的接济倒也勉强挨过了寒冬。

    但作为人,多少都是得要点脸面的,所以开春以后司马德勘便不再派人前往黎阳去要接济,而是搞起了屯田,并且接管了卫南县城。

    一开始的时候问题也不大,毕竟他军中的骄果大部分也是关中老农民出身,将卫南县周围的无主田亩一圈,竟也得田数百顷之多,让士兵们放下刀剑拿起锄头自耕自种倒也能行。

    但到了入夏收获了夏粮之后,问题就出现了。

    先是出现了小规模的逃兵,不少骁果老卒在收获了夏粮后,也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纷纷设法夹带着粮食逃营而走,一开始是零零散散人,后来便出现了整队甚至整营士兵搬空粮库散伙的现象。

    不得已,司马德勘只能下令严查军纪,加强粮库守备,并且开始控制军营的粮食供给,营兵按日分发粮食。

    结果这些办法非但没有阻止逃兵潮,反而搞出了大事件,在天凤三年的七月初九这天,一队欲领三日口粮而不得的骁果恼怒之下,竟是一把火烧了营中的主要粮库,足足烧毁了上万石的粮食。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一日正好是天凤三年的九月初三,司马德勘与军中将领近十人齐聚卫南县府衙中,一个个眉头不展。

    “秉之,军中存粮,还可维持几日?”

    也说此时,但见一身便服的司马德勘,语气很是忧伤的出言问道。瞧他模样,比起一年多前在彭城与黄小刚面对时的样子,却是苍老了许多。

    听得司马德勘询问,他的军司马许博许秉之只得答道“至多还可支应三日。”

    司马德勘听来眉心一拧,又问道“城外秋粮,何时可熟?”

    许博皱着眉头掐指算了算,道“这几日天色还好,但也至少还得旬日。”

    司马德勘扫视了一眼周围的一圈人,也不多做思索“如此,便传令各军,从今日起每日减为一餐,记得叫大伙儿知晓,咱们只要挨到秋收便能宽松了!”

    哪知道他这话出口,许博忙也反对道“万万不可!大司马,如今军士早晚只得两碗稀粥果腹,若再减为一餐……只怕!只怕!”

    司马德勘顿时瞪眼道“只怕如何?可某又不能变出粮食,你到是给一个办法来啊?”

    许博闻言,马上就给了办法道“办法也有,便是杀马!”

    司马德勘闻言自然反对,道“军马本就少了,若要全军饱腹,何足够也?”

    于是,司马德勘便也强令许博下达了减食的命令,然而很快军中士兵听闻了司马德勘宁愿强令士兵每日减为一餐,也不肯下令宰杀马匹给大伙饱腹的消息后,顿时就炸了营。

    很快随着军营被愤怒的乱兵冲破,大部分人直接冲入卫南县搞起了烧杀抢掠,更有一队平时就对司马德勘有意见的骁果趁乱直冲府衙,很快就把司马德勘砍死在乱刀之下。

    最终,司马德勘这位杀猪佬出身,曾身拜鹰扬郎将、大都督,因缢杀隋炀帝而千古留名的牛人,就怎么殁于了乱军之中。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