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别具特色(第2/2页)买宋

盘街路东,香雪堂北隔壁。赐顾请详认墨字招牌便是,红字套冰梅蓝花边。”

    徽州胡开文墨店:“苍佩室墨赞:珍称墨宝,驰誉艺林。苍佩之宝,触目球琳。元霜质栗,紫云老沉。”

    “延珪而后,此其嗣音。泼纵似海,惜本如金。龙宾十二,助尔文心。道光丁酉春秋,春叔孙日萱书于海阳书院之求寡过斋。”

    扬州卢葵生漆器店漆砚:“其砚全以沙漆,制法得宜,方能传久下墨。创自先祖,迄今一百十余年,并无他人仿制。”

    “近有市卖者假冒,不得其法,未能漆沙经久,倘蒙鉴赏,必须认明砚记图章、住址不误。住扬州钞关门埂子街达士巷南首古榆书屋卢氏。”

    这些仿单不仅详细介绍了所售商品的优良品质,还对该商号的招牌做了广告宣传,其信誉有了保证。

    清代以在北京为代表的规模大、财力雄厚的店铺特别注重装饰店铺的门面及厅堂。

    富丽堂皇的门面也是一种很好的广告形式。

    道光都门纪略中写道:

    “京师最尚繁华,市廛铺户,装饰富甲天下,如大栅栏、珠宝市、西河沿、琉璃厂之银楼缎号,以及茶叶铺、靴铺,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令人目迷五色。”

    燕京杂记中也提到:

    “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招牌至有高三丈者。夜则燃灯数十。纱笼角灯照耀如同白日。其在东西四牌楼及正阳门大栅栏者,尤为卓越。中有茶叶店高甍巨桷,细槅宏窗,刻以人物,铺以黄金,绚云映月,洵是伟观。总之,母钱或百万或千万,俱用为修饰之具。茶叶则贷于茶客茶商,茶商亦视其店之局面,华丽者即无母钱存贮,亦信而不疑,倘局面黯淡,虽椟积千万亦不敢贷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由来也。”

    装修精良、气派的铺面,不仅可以让顾客感到有面子,满足顾客的虚荣心,而且可以显示其财力雄厚,取信于人。

    还有像是扬州画舫录卷十一记载了烟草零售商匡某采用特殊的广告手段“烟戏”来推销他的水烟:

    “匡子驾小艇游湖上,以卖水烟为生,有奇技,每自吸十数口不吐,移时冉冉如线,渐引渐出,色纯白,盘旋空际,复茸茸如髻,色转绿。微如远山,风来势变,隐隐如神仙鹤犬状。须眉衣服,皮革羽毛,无不毕现。久之色深黑,作山雨欲来状。忽然风生烟散。时人谓之匡烟。遂自榜其船曰烟艇。”

    用表演吐烟圈“烟戏”来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在当时可算是一种独特的广告形式,既丰富了人们的闲余生活,也促进了其烟的销售。

    成都弹棉花的小贩在帮主顾弹棉花的时候,其本身就是一个活广告,他的动作带有表演性质,能够引起周围人的注意。

    如果他的表演很到位,那么找他弹棉花的人就会更多。

    而卖响簧的一般在售卖的同时会自己吹响簧,用表演来吸引顾客的购买,让顾客了解该产品的优良品质。

    卖布捆子的小贩肩扛数尺长的布匹,折成长方形的布匹一摞摞码起来,呈现出岌岌可危的样子卖蒸饽和卖油糕的则喜欢把盘案顶在头顶上卖风车的手转制作精巧的小风车,这些都带有表演意味的广告。

    另外,当时挑担卖小吃的男子多是英俊少年,他们都很重视衣妆饰品的搭配,有的还在草帽上插花,有的把蒲鞋染上蜡。

    这种种装饰都是为了吸引顾客的目光,同样带有表演性质,同时也有很好的促销作用。

    清代杨静亭写的竹枝词都门杂咏中一首记录厂甸一带摊贩的广告说:

    “新开厂甸值新春,玩好图书百货陈。裘马翩翩贵公子,往往多是读书人。”

    集市摊贩主要以陈列广告为主。

    李静山增补都门杂咏“市廛门”中琉璃厂有一首咏颂琉璃厂的陈列广告说:

    “画舫书林列市齐,游人到此都眼迷。最难古董分真假,商鼎周尊任品题。”

    古玩铺则唐宋元明件件陈,满墙字画尽名人。估衣摊:裙衫袍褂列成行,布帐高支夏月凉。急事临身多绕路,怕听争问买衣裳。

    另外,这一时期及之前的风俗画对陈列广告也有精细的描绘。

    如宋朝时苏汉臣曾画过杂技戏孩图、南宋李嵩画的货郎图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李嵩货郎图中画的是南宋流行的货郎担,担上装满儿童们喜欢的各种玩具。

    只要能够展示所售商品的地方,都放上了货品,甚至货郎本人的头上、腰间也都插满小物件,六个小孩童正围绕货郎担欣喜笑闹,两个小童各拈着小钱来争买。

    明朝计盛也画有货郎图。

    画面上,一货郎用车来代替担,车箱内陈放着各种生活用品,车架上插着和挂着各种玩具,于是吸引了很多儿童。

    清代金尊年也有一幅彩绘的货郎图,图中货郎也是挑着一担玩具,担子前后两个竹笼里放的、竹笼外插着的、竹竿上悬吊着的都是琳琅满目的玩具,非常好看,使得儿童们兴奋地伸手讨要。

    这些绘画作品,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但都生动再现了当时陈列展示广告的原貌。

    菜谱也可以说是展示性广告的一种,它能让顾客在看到菜谱后迅速了解该饭店的食物风格、饭店的档次等等。

    桐桥倚棹录卷十的“市廛”记述了苏州虎丘山塘一带著名酒楼“三山馆”极为丰富的菜谱:

    “烧小猪、哈儿巴肉、烧肉、烧鸭、烧鸡、烧肝、红炖肉、萸香肉、木犀肉、口蘑肉、金银肉、高丽肉、东坡肉、香菜肉、果子肉、麻酥肉、火夹肉、白切肉、白片肉、酒闷、硝盐蹱、风鱼蹱、绉纱蹱、爊火、蜜炙火蹱、葱椒火蹱、酱蹱、大油圆、炸圆子点心则有:八宝饭、水饺子、烧卖、馒头、包子、清汤面、卤子面、清油饼、夹油饼、合子饼、葱花饼、馅儿饼、家常饼、荷叶饼、荷叶卷蒸、薄饼、片儿汤、饽悖、拉糕、扁豆糕、蜜橙糕、米丰糕、寿桃、韭合、春卷、油饺等,不可胜纪。”

    这一段关于菜肴、点心的记载,总计菜肴名称近150种,小吃面点也近30种,是目前所发现史料记载中品种最多、最全的菜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