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戏曲演绎(第3/3页)买宋
曲发展到了清代,已经达到较为繁盛的时期。
由于有实力的商人增多,他们对于戏曲的爱好不仅局限在观赏,同时还蓄养家班,充当家班主人的同时还是一个观众,既满足了声色之好,又在客观上促进了戏曲的发展。
书中介绍了清代徽商与扬州戏曲,粤商与戏曲等。
现就作者对后者的观点作一梳理从乾隆二十四年1759开始,由于清高宗下令广州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于是广州成了万商云集的地方。
内地商人要等到货物脱手后才能离开广州,于是他们在滞留广州期间,主要靠看戏作为消遣娱乐的方式,也正因为如此,各省地的戏班嗅觉灵敏,纷纷涌进广州,其中,姑苏班由江浙来,徽班由安徽来,弋阳腔班由江西来,湘班由湖南来。
这些戏班统称为“外江班”,与当地的“内江班”相对。“外江班”的基本观众主要为各省来广州的商帮。不仅外地来的行商要看外江戏,本地的坐贾也有对外江戏表示热心者。由此看来,商人作为观众的原因很明确,也是大势所趋。
与商人相比,军士更是一种特殊的观众。
赵先生认为所谓“军士”便是穿着军装的农民,我对这一概念不是特别认同,穿着军装的农民这句话侧重点到底是农民还是军士呢,当然,从书中的观点看,作者侧重指的就是士兵。
作者说宋元两代对军士看戏演戏从目前仅存的文献来看并无禁令,但是明清开国之初,情况就发生变化了。
特别是明初特别严酷,朱元璋下旨“在京但有军官军人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棋打双陆的断手,蹴圆的卸脚,做买卖的发边远充军。”
但是军士的戏曲爱好却是非严酷的禁令所能止的,文中书,明中叶以后,禁令渐渐松弛,随着军队的经常换防,随军戏班就跟到哪里,这对戏曲声腔的流行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
我认为书中这一段论述稍显仓促,作者如能把随军戏班的来龙去脉详细说明会更有说服力,因为在明初那么严酷的禁令下,随军戏班是不可能出现的。
3、士大夫
书中一开始便提到,中国戏曲丛主题上说是民间艺术,也就是说广大的下层您才是戏曲的最忠实的观众,才是戏曲艺术最热忱的孕育者和扶植者,而士大夫只不过是在民间观众欣赏之后,才逐渐加入了观众的行列。
我们暂不讨论谁前谁后,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士大夫也是戏曲的爱好者。
但是,历来都有反对士大夫看戏的舆论,书中略举了有代表性的数家
元至顺康辰郑氏积诚堂本事林广记莅官政要“上官三不入宅一、子弟不可入宅,二、牙婆不可入宅,三、师尼不可入宅。人家亦然。居官处家,有一于此,鲜不为患也。”
元郑太和郑氏规范“一、既称义门,进退皆务尽礼,不得引进倡优,讴词献技,娱宾狎客,上累祖考之嘉训,下教子孙以不善,甚非小失,违者,家长箠之
明管志道从先维俗义卷五深追先进遗风以垂家训议“今之鼓弄淫曲,搬演戏文而士大夫恬不为怪,以为此魏晋之遗风耳”。
管志道对于吴、越一带戏曲盛行,世家子弟甘于优人为伍,士大夫习以为常的局面感到非常担忧,他认为“戏乐诲淫”“导欲增悲”,主张连招待宾客的演剧活动一并禁绝。
其中明高攀龙家训中提出的戏曲有害的几条理由在那个时代是很有代表性的,但在士大夫阶层中也不断油人以各种形式加以驳斥。
罗列几条高攀龙提出戏曲有害的几条理由
1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
高认为看戏是“妨人读书之功”。但从明中叶起,有不少士大夫认为看戏不仅不妨害读书,而且对读书、作文有很大的促进。戏曲观众学一书中列举了几则士大夫认为观戏有益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说明对于士大夫及其子弟,观剧已经成为一项颇具诱惑力的精神享受,关键是如何寻找出它的合适位置,以维持士大夫精神上的平衡。
李贽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认识也更深刻,他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2别通一窦于灵明之境。
这句意思是观戏会“消人高明之意”,即销蚀士大夫高尚明达的襟怀,使人变得不文雅。但在晚明,在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另外一种意见,认为不观戏才是不文雅的一种表现。
晚明潘之恒,一生爱好戏曲,曾多次主持“曲宴”活动,他特别赞赏牡丹亭“生死死生,而别通一窦于灵明之境”。
潘的朋友吴越石指导排演牡丹亭,潘称之为“博雅高流”的“逸兴”“豪举”,潘之恒论戏曲对人的影响,不重在道德教化,而重在戏曲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正因为观剧对于陶冶性情具有如此神妙的作用,所以在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中,戏曲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3勿云戏剧微,激义足吾师。
即戏剧不是引人向善,而是怂人作恶,并且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格外可怕。
赵山林认为这样的言论完全是在没有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的错误结论,他说,随着社会和戏剧的实践的发展,这种观念也发生了动摇。
赵山林用鸣凤记桃花扇等剧目的主题内涵分析了戏剧并没有上述言论那么危言耸听,反而能更好地指导士大夫阶层的生活。
这也说明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观戏风气浓浓厚,种种责难终究不能奏效。于是,中国士大夫除了传统的琴棋书画之癖外,又多了一项戏癖。
4、妇女阶层。
在古代观戏活动中,没有哪个观众群体会像妇女群体那样备受争议了。
赵山林的著作中分别用“妇女观剧禁忌种种、妇女观众队伍的顽强生长、闺阁中多有解人”三部分内容详细论述了妇女从被严禁观戏,到后来女性反抗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的顽强斗争再到后来的妇女对戏剧理解的独特视角。
有关具体内容可参见中国戏曲观众学。
5、广大下层民众。
这一观众群体本来就是戏剧观看的中坚力量,没有任何争议。
这方面内容还可参见文献李渔笠翁一家言全集、闲情偶寄词曲部
闲情偶寄演习部。论文方面有湖南师范大学潘丹芬硕士学位论文试论李渔的观众理论、
二、剧目选择
有关于宫廷演剧方面的著作和论文不多,尤其是元代宫廷演剧。赵山林在其书中也说到元宫中曾经演出哪些杂剧节目,绝大部分今天已不可确知。
能知道的只有两部伊尹扶汤、尸谏灵公。
后人研究明代宫廷演剧的著作也很少见,还是以中国戏曲观众学和中国古代戏曲接受史两本书为主,简要说明明宫中演剧情况。
朱元璋“好南曲”,欣赏琵琶记,曾说“五经、四书,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记如山珍还错,贵富家不可无。”
明武宗在正德十五年,到南京迎春,演剧作乐,命江宁徐霖、吴县杨循吉为制乐曲。当时以吏部尚书直内阁的杨一清在镇江私宅演出西厢记,娱乐武宗。
研究清代宫廷演剧的论文著作较多。赵山林在其书中表示,长生殿和桃花扇两个戏都曾引起康熙帝的注意而引进宫廷,桃花扇定稿后,由于北京的王公士绅纷纷借抄,一时大有“洛阳纸贵”之誉。
清宫演戏的极盛时期是乾隆年间,诗人赵翼于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亲眼所见乾隆中叶热河行宫演出大戏的情况,所演剧目多是西游记、封神榜等神怪故事。
从选本来看,大多演折子戏而非全本戏。赵先生还对清宫廷演剧做一总结清代宫廷演出的剧种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早期多是昆弋两腔,后期变为乱弹为主。
故宫周刊在整理著录升平署剧本目录的同时,将鼎峙春秋、御雪豹等全本刊出。
国剧画报曾于1932,1933年连载过梅兰芳收藏的清宫廷戏曲人物画,题为升平署扮相谱。
1935年,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将其所藏的升平署岔曲编印成一卷出版名为升平署岔曲一卷。
1936年,该馆又将其所藏的月令承应戏十六种编印成集,名为升平署月令承应戏一卷,极大地方便了研究者。
1964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古本戏曲丛刊九集收录了内府藏本封神天榜、楚汉春秋、鼎峙春秋、升平宝筏、劝善金科、盛世鸿图、铁旗阵、昭代箫韶、如意宝册、忠义璇图等10种宫廷大戏。
普天同庆戏折、昆弋腔杂戏目录册和里外学生功课目录中记载了大量的宫廷备点的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