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满城争说叫天儿(第4/4页)买宋

缠于戏曲本身,禁戏的矛头更多地指向了上层官吏。

    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嘉庆帝后,历代皇帝都热衷于看戏,上行下效,禁戏法令趋于荒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时社会上矛盾丛生,清廷或忙于内部权力斗争,或忙于整顿吏治、或忙于镇压各地反抗力量,无暇再去顾及禁毁戏曲这些蝇头小事。

    三乾隆朝掀起的大规模查禁花部乱弹的**在这一时期几乎得不到任何反响,对花部乱弹的查禁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自乾隆四十五年1779年魏长生入京掀起花雅争胜的局面以后各大徽班陆续进京,昆曲、弋腔、秦腔、皮黄等各大剧种竞相争胜。

    经嘉庆、道光两朝,到了咸丰年间,皮黄迅速崛起,成为剧坛盟主。其时,花部不惟为细井百姓所爱好,如乾隆九年1744年张坚在梦中缘传奇自序中说“长安之梨园而所好唯秦腔、罗、弋,厌听吴骚,歌闻昆曲、辄哄而散去。”

    即使是文人士子之中也有对其情有独钟者,焦循自言“梨园共尚无音。花部者,其曲文俚俗,共称为乱弹者也,乃余独好之。”

    甚至是在宫廷,花部戏曲也大张旗鼓地得以搬演。早在嘉庆年间,内廷演剧档案中就有了关于“侉戏”的记载,侉戏“泛指时剧、吹腔、梆子、西皮、二黄等”,即是乱弹。

    到了咸丰、慈禧年间,花部戏曲在内廷的搬演表现得尤为突出。

    咸丰帝甫即位,便有了“文宗提倡二黄”的记载。

    到了慈禧时,更是屡屡传演民间艺人入宫,有记载说“自孝钦柄政,乃大变其例,一月之中,传演多至数次,虽极寒暑靡间。”

    最后到了清末,王公大臣、朝廷要员均以看戏、唱戏为时尚,京城日日笙歌不断,时人有“家国兴亡谁管得,满城争说叫天儿谭鑫培”之叹。

    如此以来,上行下效,往日的禁毁者摇身一变,成了花部乱弹的欣赏者、支持者,对它们的禁令自也无从谈起。

    总的看来,这一时期整个中央政府的戏曲禁毁活动是松散的、逐步趋于沉寂的,往往是有令无行,与前朝相比,并无太多可资关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