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2页)大明元辅

    高务实这笑吟吟的一声“汝契兄”,让李成梁的心情莫名的放松了不少。

    也怪不得他有这样的感觉,毕竟金复海盖兵备与辽东巡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

    就算高务实之前就是全大明最年轻的兵备道,但如果不论他的背景,其在李成梁这位总兵面前,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只是“文官”二字。

    但辽东巡抚就不同了,从实权和统属上,巡抚就是总兵的上级不要管官面上是怎么说的,实情就是如此。

    虽然,不论这位高抚台的本职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还是兵部右侍郎,都远不如李成梁这位宁远伯,因为李成梁的官方全职是“太保兼太子太保、左军都督府左都督、镇守辽东总兵官、宁远伯”,除了总兵属于和巡抚一样的差遣官,本身并无品级一说,其余哪一个职务拿出来都可以力压高务实,至于爵位,那就更不必说了。

    但这些东西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两点:实权和圣眷。

    论实权,高务实是巡抚,力压总兵因为朝廷设置巡抚的本意,就是为了以文官来制衡镇守一方的总兵官的。

    论圣眷,就算不说同窗之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光是“比衣服”,高务实就胜出一筹:他特赐的是坐蟒袍,而李成梁的是行蟒袍。

    因此,不管李成梁在辽东地方多么根深树大,在高务实这个开挂选手面前也照样抖不起威风,要是高务实“飘了”,非要当面给他难堪,他还真的只能生受着。

    但是可想而知,以他李成梁在辽东的地位,真要被高务实当面折辱,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就算他再怎么不愿意跟高务实撕破脸,到那时也终究不可避免了。

    好在高务实似乎并没有“飘”,依旧是一年前那种儒雅随和的模样。

    至少看起来如此。

    李成梁当然不相信高务实的表情和心情一致,因此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小狐狸,装得真像。

    但李成梁自己装得也不差,他在听到高务实的话后,立刻快步上前,推金山倒玉柱一般下拜,口称:“末将李成梁,见过少司马,少司马金安!”

    高务实本来猜到李成梁特意来见自己,应该是有求和的意思,不过却也没料到李成梁能把态度做得如此之低。

    毕竟,前世看的各类史籍中,对李成梁的记载好像都跟跋扈二字脱不了干系,眼前这反差实在有点大。

    其实李成梁上一次与高务实见面的时候,态度就摆得挺低,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当时李成梁态度摆得低,主要不是看高务实自己的面子,而是高务实背后的几位实学派大佬,以及皇帝陛下的面子。

    而这一次却不同,高务实已经数次敲打李成梁了,换做一般人,早就不会有什么好脸色,何况李成梁本身也是个香饽饽,申次辅他们也早已接纳他的投靠。

    这种时候还能摆出低姿态,只能说明李成梁的确是有名帅之姿能屈能伸啊。

    高务实也赶紧上前,用力将李成梁搀扶起来,佯装不悦地道:“汝契兄怎的又这般见外了?这是要折煞小弟啊来,来,汝契兄里面请。”

    李成梁客气道:“少司马莫要如此,尊卑不在长幼”但话未说完,已被高务实挽着手拉进了花厅之中。

    高务实仿佛没听见李成梁的客套,大声招呼家丁:“还愣着做什么?快上茶要好茶,把前不久曹淦送来的玉叶长春拿出来用。”

    李成梁本来还要客套,一听“玉叶长春”,生生把客气话憋了回去,问道:“少司马说的,可是蒙顶石花之极品,有圣扬花、吉祥蕊之称的玉叶长春?”

    高务实笑道:“不错,正是此茶听说少得很,曹淦也是年前才弄到一点真品。我倒也不是很懂,生怕牛嚼牡丹,今个趁着汝契兄也在,咱们好好品一品。”

    茶这种东西,越是上了地位的人越没法拒绝,李成梁早年虽然穷困潦倒,这些年却是发达起来了,也很是讲究,一听是“玉叶长春”的真品,推辞的话就再也说不出来,明明心里还想着婉言谢绝一下,嘴里却冒出一句:“少司马过谦既是如此,成梁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于是两人分宾主坐好,高务实的两名烹茶丫鬟上前开始展示茶道。

    在大明嘉隆万这一段时期,茶道可不是寻常人在家里烧了开水一冲那么简单,不过也不像唐代陆羽的二十四茶器、宋代的“茶具十二先生”那样复杂,基本上是日趋简明,不过依旧非常“专业”。

    尤其是像高务实这种文臣世家的出身,对于茶道必须有所讲究,而且高党本身就有茶道大家的存在明代茶道代表作之一茶寮记的作者陆树声,便是高党的重要人物。

    “园居小室,禅栖其中,中置茶灶,备一切烹煮器具、烹茶童子,供过路僧,骚人羽客而饮。”就是陆树声所提倡的。

    当然,这只是强调一种“茶禅一味”的意境,具体到高务实这样的身份,“禅”的色彩会稀薄一些,而“怡然”之风更浓。

    所以高务实不用烹茶童子,而用烹茶丫鬟,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专门训练出来的,既要把茶煮好,又要动作优美。娉婷婀娜的身姿,曼妙的扬手分杯、烧水煮茗,本身就已经是美到极点。

    别说品茶了,光是欣赏她们的茶艺,便已经是极大的享受。

    这些丫鬟都是高务实的母亲张氏亲手调教之后给他送来的,专攻茶艺,不务他事,府中称之为“茶娘”。

    李成梁发达了不过十几年,虽然权钱两不缺,但缺就缺在这种底蕴,与张氏那种数代豪富之家相比,在这些细节上可就大大的不如了。

    眼见得高务实的丫鬟们都是茶道大家的表现,不由得羡慕异常,感慨道:“少司马府上,不过区区使女,于茶道竟也卓然自成一家,成梁粗鄙之辈,今日才是真要牛嚼牡丹了。”

    高务实轻轻一笑,道:“汝契兄过誉了,不过若要说这茶道,我大明茶道与古之茶道,倒的确有些分别,不知汝契兄戎马倥偬之余,是否有所涉猎?”

    李成梁连忙摆手,道:“粗鄙之辈,胡乱煮了就喝,哪敢论道?”

    这当然是谦虚了,李成梁家里也是有烹茶童子的,只是不至于像张氏这样专精于“生活乐趣”罢了。

    高务实便笑道:“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故我大明取烹茶之法,而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哦原来如此,受教了,受教了。”李成梁一边答道,一边心中暗忖:这些个文臣就是麻烦,你家的茶艺虽然出众,但也不必总提,要不然何时能谈正事?

    不料说曹操,曹操就到,高务实话锋一转,便道:“我以为各遂其性四字,尤其关键,就如同这将兵为战,将领各有所长,有人善守,有人善攻,有人善骑,有人善步”

    李成梁目光一凛,精神一下子集中起来,朝高务实望去。

    高务实倒似乎没有在意李成梁的反应,而是继续道:“既然如此,朝廷用人也该有此讲究,善守的便叫他去守,善攻的便叫他去攻,善骑的便叫他将骑,善步的便叫他将步。

    推而广之,亦是如此。适合断案的,便叫他安心断案适合带兵的,便叫他专心带兵适合理财的,便叫他实心理财汝契兄以为然否?”

    李成梁总觉得高务实话里有话,可仔细想来,这话原本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无非就是知人善任罢了,似乎也并无什么机锋。

    高务实从李成梁的神态中看出一抹疑惑,正巧烹茶丫鬟给他们呈上香茗,乃是二汤第一次煮沸的水用来快速冲过茶叶,乃是头汤,这一次是不喝的,作为洗茶之用,二汤才是正经的第一杯茶。

    高务实笑着端起小茶盏,向李成梁示意一下,道:“以茶代酒,敬汝契兄十年镇辽之功,请。”

    李成梁连忙也端起面前的小茶盏,道:“成梁些许微末之劳,岂敢言功?少司马三年之内,安南定北,如此殊功,才是不得不敬,请!”

    两人说是以茶代酒,互敬一杯,接着自然要赞叹几句茶香茶韵,待得放下茶盏,高务实才又接着刚才的话题道:“所谓知人善任,有时候还要另外考量一些事。”

    李成梁打定主意不乱接茬,以免被这小狐狸带进沟里去,闻言虽然心中一动,嘴上却只是反问一句:“哦?譬如说?”

    高务实道:“便举这茶之一例,茶本是药,昔神农本草经有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然尔雅释木则云:檟,苦茶。蔎,香草也,茶含香,故名蔎。茗荈,皆茶之晚采者也。茗又为茶之通称。茶之用,非单功于药食,亦为款客之上需也。

    但款客之用,显然更多于入药,因此久而久之,世人提及茶之一物,首先想到的便是作为饮品,而非药品。

    朝廷之用人亦是如此:有人或非止一技之长,既可用于此,亦可用于彼,究竟如何用之,乃视其能更大发挥之处而决断”

    李成梁逐渐有些明白高务实的用意,似笑非笑地答道:“若以茶做比,似乎以少司马这般通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方算合适。若如成梁这般,只好比之为剑,不论如何用之,终究不过杀人之器而已。”

    高务实摇头道:“汝契兄此言谬矣,剑岂止杀人之器?”

    李成梁微微皱眉:“倒要请教少司马高论。”

    高务实道:“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古有权臣者,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可见剑之用者,非止杀器,亦可为仪器。”

    李成梁沉默片刻,轻轻吐出一口浊气,略微颓然地问道:“敢问末将在少司马眼里,是该做杀人之器,还是仪仗之器?”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高务实微微一笑,道:“小弟听闻,汝契兄诸子侄皆有干才,且不说长子如松,前次阵斩董狐狸便已名动天下,便是如柏、如梅兄弟,古勒寨一战之中也是功勋卓著,诚可为是将门虎子。”

    李成梁虽然有些颓然,但此时还是打起精神回答道:“少司马过誉了。成梁诸子,如松虽勇,但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若他日不慎,我恐此儿有死于小人之手隐忧

    如柏不过中人之姿,无非倚仗成梁微末虚名而居其位,不提也罢

    如梅年幼,我宠之最甚,因此难免溺爱,其心性难言坚毅,若为副将,当可胜任,若为主将,只怕难免临事动摇,他日恐有畏敌避战之举,亦不可矣。”

    高务实听得心中诧异非常,这一刻甚至恨不得问李成梁一句:汝契兄你会算命?

    原来李成梁刚才所言,倘若以原历史的发展来看,竟然全都不幸言中!

    看来,知子莫若父这句话,还真是很有道理。

    不过高务实现在却不能顺着这个思路去回答李成梁,甚至不能露出诧异之色,只能淡然一笑,说道:“有道是玉不琢不成器,倘若他们始终不能走出汝契兄羽翼庇护之外,焉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