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天意(第1/1页)建文天下
也许没有听到道衍的话,朱棣径直推门出去了。道衍和尚年已花甲,行道不便,待他走出燕王府时,只能远远看到朱棣和其卫士扬长而去的背影。道衍看了一眼,轻轻叹息了一声,身体打了一个趔趄,旁边的弟子法能赶紧扶住自己的师傅,刚要张口询问,道衍抬了抬手,道:“我们回去吧。”法能点头应是,扶着师傅往庆寿寺走去。
庆寿寺是金国官办寺院之一,当时金国动用了军民万人重修庆寿寺,耗资巨大,成为京城最壮丽的寺院。寺内西侧有元时建的两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九级的是“海云大师塔”,纪念的是庆寿寺主持海云大师,因在战乱中竭力救民疾苦,金宣宗赐他“通元广慧大师”,圆寂后建此塔;另一座为七级,是为纪念庆寿寺主持可庵大师而建。元代书画大师赵孟洮曾留诗云:“白雨映青松,萧飒洒朱阁。稍觉暑气销,微凉度疏箔。客居秋寺古,心迹俱寂寞。夕虫鸣阶砌,孤萤炯丛薄。展转怀故乡,时闻风鸣铎。”
庆寿寺内松树繁茂,曲径通幽,道衍和尚在弟子的陪同下回到方丈净室,方丈室旁边是一条小溪,清澈见底,间或有小鱼在水底悠闲地嬉戏追逐,溪水边种着几棵松树,笔直挺拔,遮住了夏日的阳光,给方丈室带来一丝清凉。道衍坐在榻上喝了几口水,道:“法能,你去请袁先生过来。”法能答应一声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门口出现了一个白衣老者,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头戴儒纶巾,手拿一把折扇,一边扇着一边道:“老和尚,找我干什么啊,老子最近忙的很啊,没空管你的闲事啊。”
道衍轻笑一声,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让老者坐下,法能上了茶之后就退出去了,净室里就剩下了一个老者、一个老和尚。
老者仔细看了看道衍的神色,道:“老和尚摊上事了啊,眼神散乱,气息粗重,衣襟有些发抖,更关键的是鞋上还有几块污泥啊。”
道衍赶紧看了看地上的鞋子,发现并没有污泥,猛地回过神来:“你这个老学究,拿我开心啊,差点着了你的道,你这个人,都一把年纪了,还总是这么没正经。”
“嘿嘿,大和尚还是看不透啊,我袁珙相人无数,岂不知命数轮回之理,世事繁华幻灭,与我何求。王侯将相,贩夫走卒,有何区别?一时的荣华富贵终免不了荒冢一堆。要不是燕王不让我离开北平,我早就云游四方去了。”
道衍苦笑道:“袁兄,最近确实出事了,最近你给燕王看过相吗?有没有觉得出问题了啊?”
“没有啊,我已经有三年没有见过燕王了,你也知道,我平时就在酒楼里厮混,经常听到北平市井传言,说燕王龙行虎步,日角插天,盛世天子也;还有什么太孙无能,累死三军;更夸张的是允炆允炆,死于火纹。我一听就知道是老和尚你的手笔。”
道衍正色道:“袁兄,贫僧今天去见了燕王,谈论一番之后,发现燕王意志消沉,没有信心了,贫僧虽借天意暂定其心,但感觉坚持不了多久。”
袁珙惊奇的道:“为何?难道这两年朝廷有什么变化吗?不都如我所料,朱标病死,朱允炆继任储君,朱元璋应该也活不了几年了,难道不对吗?”
“袁兄说的不错,以前的事情都一一应验,但是这个朱允炆却不是以前所想的文弱书生,最近两年举措连连,”
听着道衍把事情一一道来,袁珙不由得沉思起来,良久才道:“不可能啊,袁某自出师以来,有言必中,当年张士诚、陈友谅都不出我所算,我认定朱元璋会一统华夏,最终也如我所料。后遇燕王,认定他是继任君王,不应该有错啊,哪里出了问题了呢?”
道衍急道:“那你的术法、相术是否有例外啊?”
袁珙想了想道:“当年老师教我时,曾经说过,此法上体天意,下随民心,如果民心和天意冲突,天意为先,但若天意之外,就不准了?”
“天意之外?什么意思?”
“这个师傅没有明说,据我数十年揣摩,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大师乃佛门中人,当知我大明天下只不过是婆娑世界中的一方小世界,我之术法,只能断婆娑世界之人,如果是外方世界,则有可能不灵验。”
道衍听了之后脸色惨白,不由得往四方看了看:“袁兄,你的意思是说,这个皇太孙是外方世界转世?”
袁珙往四方拱了拱手:“罪过罪过,袁某无心之语,还望恕罪。”
“袁兄,你这是?”
袁珙正色道:“大师,这件事情有些麻烦了,如果真如我所料,则燕王之事必有波澜,不是那么容易成功的。”
“为何?外方世界之人难道就无法阻止?”
“难啊,外方世界之人行事常人无法踹度,所以很难对付。如果他是常人倒好,但他是储君,未来的大明天子,拥有无尽的权力,如何能阻止啊?”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任这妖孽祸乱我大明天下?祸乱我华夏一族?”
“这个我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待我想想。”袁珙在椅子上盘腿,瞑目不言。
道衍和尚看到袁珙这样子,叹了口气,双腿盘坐,平心静气。
屋子里静无声息,只有香炉中的檀香的烟圈袅袅升起,一片静谧景象。
良久,袁珙睁开眼睛道:“大和尚,我冥思苦想,也没想出好办法,就此别过吧。”起身就要走。
道衍睁开眼睛,冷冷道:“法能,拦住他,如果他要硬闯,打死无论。”
袁珙赶紧停住了脚步,回头道:“道衍,我们相交数十年,你就这么对待老朋友?”
道衍走下床榻,走到袁珙面前,盯着他的眼睛,道:“老学究,你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赶紧说出来,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袁珙毫不示弱的盯着道衍道:“怎么,要用强?大和尚,我知道你寺里高手众多,难道就真能拦住我?”
道衍轻笑一声,坐到榻上,轻轻道:“那你可以试一试。”
袁珙嘴角撇了撇,转过身,举起手掌就要动手,就听道衍说道:“你能闯出庆寿寺,难道还能闯出北平城不成?或者你还能闯出大明不成?”
袁珙不由得呆住了,想了想,回头坐到椅子上,拿起茶壶“咕咚”“咕咚”的一饮而尽,把茶壶往地上一摔,一抹嘴,道:“罪过,罪过,这是老和尚最喜欢的紫砂茶壶,老朽今天得罪人了啊。”
道衍脸色铁青,面颊抽动了几次,道:“此系外物,无关紧要,请袁兄说出方法,老衲代大明百姓谢谢袁兄的大恩大德?”
袁珙冷笑一声:“即使皇太孙是外方之人,但其所作所为难道有什么不妥之处吗?兴武学、保功臣、设农学、兴工商,有何不对?倒是那个燕王,能做到这些吗?他治理国家能超过这个吗?”
道衍也冷冷一笑:“老学究,你就不怕我告诉燕王吗?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哈哈哈,大和尚,不要用这个来吓唬我,袁某活到花甲之年,已经是高寿了,没什么不满意的。”
道衍语塞,想了想道:“燕王与你我十数年相知,其才足以驰骋疆场,遏制蒙元;其人虽嗜杀却念旧情,且对百姓也有仁爱之心,难道不是一个好皇帝吗?不比那个不知根底的皇太孙强吗?”
袁珙一直在沉默,道衍也不催他,良久,袁珙张嘴,嗓音有些沙哑,道:“朱元璋起自江淮,定都金陵,驱除元兵,其人如其名,诛除蒙元之璋,《周礼·典端》载:‘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只要朱元璋活着,蒙元无再起之日,燕王也是借其父之威,才能威压北地。如果其父逝去,则只能空耗国帑,劳民伤财,大肆征讨却收效甚微。如今燕王受封北平,承蒙元的余气,故而骁勇善战,但也承受其父对蒙元的压制。”
“朱允炆名中有火,定都江南水乡,实属不利。水克火,水又生木,故金陵利燕王而不利允炆。且南京城墙建于燕雀湖上,此更有利于燕王。”
道衍听到这里,不由的道:“看来天命属于燕王啊。”
袁珙看了他一眼,话锋一转,道:“水确实克火,但火若成势,水焉能克制得住?且南方本就属火,若待朱允炆成了气候,则火克水,还克木,燕王还能有什么活路?”
“那如何才好?”道衍急切的问道。
袁珙这次倒没有推脱,道:“此事知易行难,为朱允炆养势,且压制燕王的是谁?除掉即可,燕王没有压制,朱允炆尚未成势,则大事易而。”
道衍恍然大悟,不由得牙齿打颤,手指颤抖的指着袁珙:“你的意思是,是,是”但一直没有说出口。
袁珙却再没有看道衍一眼,径直走了出去。没有道衍的招呼,法能也不敢阻拦。
待袁珙走后,法能进到屋子里,刚要说话,道衍指了指地上的茶壶碎片,然后声音沙哑的道:“师傅我要休息一会儿,你收拾完就出去吧,不用侍奉了。”
“是,师傅。”
待法能出去,道衍跌坐在床榻上,嘴里喃喃自语:“怎么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