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北京夜话(第1/1页)建文天下

    自燕王之乱后,燕王府就一直空着,只留下了一些经过甄别的太监、宫女负责打扫。朱允炆移驾的消息传到北京,徐辉祖等人赶紧派人打扫行宫,但时间太紧急,只能大致装饰了一下,将原来象征亲王的装饰全部换成代表皇帝的金饰,再就是规划了严密的警卫措施,等待朱允炆的到来

    行宫东侧,文华殿。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朱允炆却还在处理朝政,屋内灯火通明,刘振等人侍立在旁,大殿中静悄悄的,只有朱允炆翻动奏折的声音不时响起。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允炆抬起头来,问道:“耿璇、练子宁、铁铉来了吗?”

    “三位大人已经到了一会儿了。”

    “好,让他们都进来吧。”

    “是。”

    过了一会儿,练子宁、耿璇、铁铉联袂而来,齐声施礼,朱允炆令人看座,二人谢恩。

    朱允炆看了三人一眼,然后拿起一个奏折:“练子宁,你看看这份奏折。”

    刘振连忙接过,递给了练子宁。

    练子宁接过后,看了一会儿,拱手道:“臣明白了,皇上是不是担心茶马之事啊?”

    “是啊,朕最近看了从洪武二十九年到建文六年的茶马交易记录,发现在燕逆叛乱时,朝廷需要大量的战马,茶马互市尚能维持洪武年的水准,但是自那之后,马匹数量连年下降,去年只有洪武年的一半左右;即使朕重设了群牧监,并在河套、绥远、辽东开设马场,目前已经能够大量提供战马,但是茶马交易仍然不可或缺。”

    “所以,练子宁!”

    “臣在!”

    “朕委任你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前往陕甘,视察茶马交易情况。你要记住,茶马交易至关重要,蒙古人不能缺少茶叶,所以他们才不得不用战马来交换。现在战马少了,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存在走私茶叶的情况,另外一种就是蒙古人找到了新的茶叶来源,而后者要比前者还要严重,你明白吗?”

    “臣明白!”

    “很好,朕派两百名锦衣卫作为你的钦差卫队,另外你有权调动当地的调查司和情报司的人手,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另外顺便也巡视一下河套、绥远的马场,看看是否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你要记住,战马乃军国重器,是国家的命脉,一定不能出任何问题。”

    “是,臣领旨!”

    “很好,你马上交卸布政使的差事,由铁铉接任布政使一职!”

    “是,皇上!”

    待铁铉、练子宁出去后,朱允炆让人摆上酒菜,招手道:“来,耿璇,陪朕用膳吧,我们好久没有在一起吃饭了。”

    “臣不敢!”耿璇连道不敢。

    “呵呵,耿璇,论公,你是朕的武学伴读、心腹重将,论私,你是朕的妹夫,朕今天突然想找人喝喝酒,聊聊天,你不会不愿意吧!”

    “臣不敢,臣受宠若惊!”

    “恩,好吧,江都那边,朕已经派人通知她了,你不用担心。”

    “好的,谢皇上!”说到妻子,耿璇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了一丝笑容

    耿璇开始的时候有些拘束,但逐渐放松下来,尤其说到其两岁的孩子耿诚时,更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朱允炆看到耿璇的样子,也很高兴,妹妹总算没有所托非人。

    过了一阵子,朱允炆忽然叹了口气:“耿璇,你认为朕这天下治理的怎么样?”

    “这,”耿璇愣了一下,拱手道:“皇上英明神武,百官乐业,黎民安康,田赋不加,而国用足,实乃千古圣君啊。”

    “呵呵,耿璇,你说的过于夸张了吧。

    “臣句句实言!”

    “在京师时,朕也以为朕干的还不错,但是这次沿运河北上,朕发现北方民生凋敝,百姓困苦,朕实在是有愧于天下百姓啊!”

    “皇上,这都是燕逆倒行逆施,谋反逆天,与皇上无关。”

    “可是,朕最近想来,心中有愧啊,”说着,朱允炆看了看屋顶,道:“朕虽然有功于大明,可以却苦了百姓啊。”

    “朕策划了绥远建城,导致漠北惨败;朕登基之后,力求宽待宗室,朕的王叔却起兵造反;朕要归化女真,却招致蒙古、朝鲜和倭国围攻,朝鲜李芳远更是登基称帝,真是出乎朕的意料啊。”

    耿璇立刻离座,跪倒在地:“皇上,李芳远狼子野心,不自量力,纯属沐猴而冠,不值一提,我朝廷大军东进,必然尽成齑粉。”

    朱允炆摆摆手:“你起来说话,今天只是随便聊聊而已。”

    “是。”

    耿璇坐下,偷眼看了看皇帝的脸色,感觉皇帝有些不正常,到底要说什么啊?

    过了一会儿,朱允炆似乎下了决心,道:“耿璇,你对李芳远称帝怎么看?”

    “臣以为,只是最后的疯狂而已。”

    “确实是疯狂,但却让朕非常警惕啊,”说着朱允炆站起身来,望着地图道:“朝鲜不过一撮尔小国,就有这样的雄心,即使将来征服了朝鲜,治理起来也会很麻烦,稍有不慎,还会再起变乱。耿璇,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这个,”耿璇眼珠转了转,低头道:“臣只是个武将,不懂民政。”

    “呵呵,好吧,朕不逼你,容朕考虑一下。”

    朱允炆坐下之后,半天没有说话,耿璇犹豫了半天,起身跪倒:“皇上,有什么事情,需要臣去做吗?”

    “也不是,朕只是在考虑一些事情。”说着,朱允炆朝刘振点头示意,刘振走到书案旁,拿过一本小册子,递给朱允炆。

    朱允炆翻了一下,然后递给耿璇,道:“朕很犹豫,你看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理?”

    耿璇接过之后,翻了一下,大惊:“皇上,这都是真的?”

    “是的,朕派了多批人调查过,这些都是确实的。”

    “那,”耿璇犹豫了,他看着上面的一个个人名,低声道:“皇上打算如何处置此事?”

    “朕还没有想好,今天给你看这些,是让你心里有个底,不要与这些人有太多来往,否则,”

    “臣不敢,”耿璇这次吓坏了,跪地磕头道:“皇上,臣虽与名单上的人有些往来,但只是泛泛之交啊,请皇上明察!”

    “恩,你下去吧,你是朕最看重、最信任的人,所以朕不希望你走错了路。”

    “臣明白,谢皇上!谢皇上!”耿璇连连磕头,然后退出大殿。在路上被冷风一吹,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才发现身上全是冷汗

    江都公主朱玉玲跟随着丈夫一起来到了北京,两人成婚后聚少离多,耿璇一直在辽东打仗,前两年才回到京师,两人努力耕耘,终于生了一个男孩,起名耿诚,今年两岁多,刚刚会走,十分惹人喜爱。

    耿璇进到内堂时,江都公主已然微笑着迎了上来,道:“驸马,不是和皇帝哥哥吃饭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公主,”耿璇斟酌了一下言语道:“以后李景隆、徐增寿,还有王宁这些人,不要再来往了。”

    “为什么?”江都公主愣了一下:“本宫是公主,而是还是长公主,难道还怕那些人不成?”

    “不是!”耿璇凑到江都公主耳朵低声边说了几句,就见公主立刻柳眉倒竖:“什么,他们?”

    耿璇连忙捂住公主的嘴,摇了摇头。

    江都公主也有些被吓到了,点了点头。

    处理完政事后,朱允炆回到了淑妃白芳蕤的寝宫,此次来北平,朱允炆只带了僖嫔李雨诗和淑妃白芳蕤,白芳蕤是建文五年三月入的宫。那时候,白芳蕤因为想念孩子,所以请求入宫见孩子一面,却发现孩子根本就不认识她,对她一点都不亲近,这让她心如刀绞,悲上心来,不由得嚎啕大哭。最后朱允炆重新下旨册立其为淑妃,其子朱文圭也归还于她,这一次白芳蕤没有拒绝,而是垂首领旨。看的朱允炆很是心痛,那个自立、干练的白芳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宫中的淑妃,只是她与皇后马慧的早年的友情早已荡然无存。马慧虽然热情的欢迎、招待她,但经历商场的白芳蕤却敏锐的感觉到皇后心底的一番戒心,所以白芳蕤深居简出,安心教养朱文圭,很少过问世事,虽然朱允炆对其宠爱有加,却从不恃宠而骄,久之,马慧的心也慢慢淡了下来。

    **之后,朱允炆搂着白芳蕤柔软的身体,轻声道:“芳蕤,喜欢这里吗?”

    “还好吧,将来要迁都到这里吗?”

    “是的,不如此,将无法控制辽东和大漠。”

    “哦,臣妾不懂,但皇上到哪里,臣妾就到哪里!”

    “唉,只是苦了你,”朱允炆轻轻叹了口气:“芳蕤,后悔入宫吗?”

    “不后悔。”

    “真的?这里规矩太多,无法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

    “皇上,以前只是臣妾天真而已,臣妾多年行商,早已明白皇上对臣妾的恩宠无以复加。即使是普通官宦人家,也不可能容妾身长期在外抛头露面的,何况是皇家。另外,如果没有皇上派的人保护,臣妾恐怕早就被那些官员抢走做小妾了。”

    “恩,芳蕤行商多年,你觉得我朝的吏治比前朝如何?”

    “这个,臣妾也说不好,毕竟臣妾见到的也未必是真实的。但是自从有了报纸之后,贪官就收敛了不少,因为只要被人刊登到报纸上,那么基本上就是罢官的结局。”

    “哦,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