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世事艰难(一)(第1/1页)建文天下
欢迎你&;br&; 出了北山殿,涩川满赖有些兴奋,带人去郊外跑了一会儿马,直到天黑才回府,当他回府的时候,福山幸成的监视点已经撤离了。
对于这个结果,福山幸成是非常满意的,因为涩川满赖不是好惹的。
涩川氏是足利氏的分支,而且两家还有姻亲关系,从辈分上算,涩川满赖是足利义满的子侄辈。
满赖的太爷爷涩川义季的姐妹嫁给了义满的叔爷幕府一代将军足利尊氏的同母弟足利直义,满赖的爷爷涩川直赖的妹妹嫁给了义满的父亲幕府二代将军足利义诠,所以满赖的父亲涩川义行在十八岁时就被任命为九州探题,担当攻灭南朝的使命,这得益于足利义满的嫡母涩川幸子的极力推荐她是涩川义行的姑姑。
只可惜涩川义行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在任五年,未能踏入九州半步,所以被今川贞世取代,今川贞世苦心孤诣,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占领了九州,攻灭了南朝,却很快被幕府免职,而接任他的正是涩川义行的儿子涩川满赖。
在室町幕府前期,涩川家深得足利家信任,即使其能力有限,也经常会被委以重任。
次日,涩川满赖被召到北山殿,重新认识了木斋先生。
京师,户部尚书郁新府邸。
郁新形容憔悴、面色苍白的斜靠在床头,卓敬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神色平静,静静的望着他。
其实老的不仅仅是郁新,卓敬,也老了,今年他五十七岁。
“惟恭,”郁新收回了眼神,淡淡的叹息一声:“今天,意外吗?”
“有一点。”
“那你以为,谁会来接任老夫?”
“谭波、郭任、卢迥等人,都有可能。”
“是啊,老夫本来也这么想,也是这么安排的,但没想到郭任做了内务府总管大臣,谭波做了税部尚书,卢迥,恐怕只能以户部侍郎致仕了。”
“下官恐怕也只能再做五年吧,”卓敬低下头,似乎也在微微叹息。
“这个,老夫也说不好,陛下对你还是信任的。”郁新说到这里,突然抬手道:“惟恭,你靠近一点,老夫有些心腹话想说。”
说话的时候,郁新的脸色突然泛红,呼吸也急促起来,吓得卓敬连忙提着椅子靠过去,轻轻握住郁新的手:“老大人,惟恭在这里。”
“嗯,”握着卓敬的手,郁新的喘息逐渐变得平稳起来,他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儿:“惟恭,你已经是太子太傅,官阶从一品,如今却降品来做户部尚书,有没有觉得委屈?”
“这倒没有,”卓敬笑了笑道:“陛下并没有免去下官所兼的户部侍郎,从这方面讲,做户部尚书算是升迁呢,下官怎么会觉得委屈呢?”
“嗯,你能这么想最好,”郁新沉吟了一会儿,道:“但是,惟恭,据老夫估计,陛下仍然会让你兼任太子太傅,所以太子那边、詹事府那边的事情,你千万不能放松啊!”
“这个下官明白,”卓敬点点头:“太子乃大明国本,惟恭不会松懈!”
“嗯,”郁新点点头,松了一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惟恭,你如何评价陛下?”
卓敬愣了一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打哈哈道:“陛下英明神武,不逊先帝!”
“呵呵,”看着卓敬的神色,郁新轻轻的笑了,他抬指点了点卓敬,笑道:“惟恭,还是老夫来说吧,老夫已经是将死之人,没什么好怕的了!”
“大人,您”
郁新摆摆手,摇头道:“惟恭,听我说。”
“是,大人!”
“洪武九年,叶居升上书先帝,言天下可患者三事,分别是分封太侈、用刑太繁和求治太速,先帝盛怒,以离间皇室骨肉的罪名将其下狱,叶居升最后病死于狱中,自此再无人敢言分封之事。”
“但是,叶居升上书的时间是洪武九年,当是时,诸王并未就藩,第一个就藩的秦王,也是洪武十一年就藩的。”
说到这里,郁新微微笑着,看向卓敬:“惟恭不觉得奇怪吗?”
“是有些奇怪!”卓敬点了点头。
“今上登基后,尤其是燕庶人谋反伏诛之后,叶居升逐渐被认为有先见之明,预见到了燕庶人等人的谋反行径,惟恭,你怎么看?”
“这个,”卓敬犹豫了一下,摇头道:“叶居升确实有才,但是说其预见到了藩王会谋反,下官以为过了!”
“呵呵,是啊,叶居升只不过是书生大言而已,于朝廷,于国家并无多大益处。”
“大人所言甚是。”卓敬默默思索了一下,应道。
“老夫以为,先帝分封并无错处,先帝起自布衣,威名布于八表,仁德却远远不及,当是时,非分封不足以安定天下。”
“先帝登基后不久,元军被驱逐出中原,但北元实力尚存,其属臣控制着辽东、草原、西域以及西南的云南、贵州等地,即使朝鲜这种撮尔小国,也对辽东虎视眈眈,大明处于北元的三面包围之中再加上元末大乱,百姓涂炭,户口十不存一,大明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边疆重地的百姓、官吏时常有观望之心。”
“所以先帝很快决定,将亲子分封各地,以示绝不退缩之心,边地百姓、官吏闻之,莫不欢欣鼓舞,值此人心才逐渐安定。”
“后期看来,藩王守边,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以燕庶人、宁王、辽王为最。”
“当然,藩王守边,只能是一时之计,先帝并非不知晓,在洪武末年,先帝先后申斥了秦王、晋王、燕王和周王等人,先太子仁德,为诸弟陈情,诸弟才得以免祸。”
“这其实是先帝与先太子对诸王的警告,先帝施威,先太子施德,珠联璧合。只可惜先太子不幸早逝,先帝的布置完全落空。藩王长期处于边塞,少处京师,今上与之既无亲情,也无恩德,更缺乏信任,所以燕庶人等自命不凡,意图造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说先帝分封是错的,因为当时,大明没有更好的选择。”
说到这里,郁新有些累了,也有些口渴,卓敬连忙起身,将茶杯递给郁新,郁新喝了几口,将茶杯放下,定定的望着卓敬:“惟恭,明白老夫的意思了吗?”
“”卓敬犹豫了一下,道:“大人的意思是,朝廷大事并非一言可蔽之,切不可为腐儒左右,更不要被春秋大义所迷惑,要脚踏实地,因地、因时制宜。”
“不错,”郁新连连点头:“惟恭,这些年来,你确实长进了不少!”
“多谢大人夸奖!”
“自隋唐开科举以来,华夏皆以科举取士,科举虽较察举公平,却弊端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科举之人大多出身贫寒,不通实务,处事以圣人之言、春秋大义为准,却不知圣人施政,不过是救时弊而已。更可怕的是,有些人遇上问题,不反思自己的过失,却往往将苦难百姓视作刁民,朝廷诸公如果不查,听之任之,甚至出兵镇压,那必然会酿成祸患,悔之晚矣。”
“大人,您的意思是”
“不错,”郁新的眼神骤然变得凌厉:“老夫指的就是太子,就是詹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