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教子(第1/1页)建文天下

    京师,上书房。

    “最近怎么样啊?”

    朱允炆一边看奏章,一边问道。

    “父皇,最近挺好的!”

    “嗯!”

    “刚才儿臣去见母后了!”

    “哦,你母后怎么样了?”

    “好一些了,不过还有些咳嗽!”

    “嗯等朕忙完了,晚上去看看她!”

    “谢父皇。”

    “今天有什么事情吗?”

    “父皇,”

    朱文奎挠了挠脑袋,笑道:“父皇真是明见万里,儿臣这点小心思,一下子就被父皇看出来了!”

    “呵呵,说吧!”朱允炆搁下笔,将奏章用镇纸压住,抬头道。

    “父皇,儿臣有个疑惑,张辅的赏赐是否有些过了?”

    “哦,说来听听!”

    “张辅今年不过三十三岁,且早年有从逆经历,但轮台一役,父皇却立刻敕封其为武安侯,几于历城侯比肩,成为父皇敕封的第三个侯爵,这个封赏,是否有些过了呢?”

    “是不是有人让你打听的?”

    “不,不,没有!”

    朱文奎脸色发红,连忙否认。

    朱允炆笑了笑,沉思了一会儿:“文奎,你是不是认为张辅的功劳过于偶然,不值得重赏?”

    “这个,这个,确实有一点。”

    “偶然,并不能因此抹杀他的功劳,文奎,你还记得蓝玉吧!”

    “蓝玉?那个逆贼?”

    “呵呵,”望着儿子疑惑的眼神,朱允炆摇了摇头:“朕说的是其捕鱼儿海之役,你觉得那次不偶然吗?”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自庆州北上捕鱼儿海,千里奔袭,冒着沙漠大风突袭元军,元军猝不及防,全军崩溃,高皇帝曾经以药师、卫青称之,可见其功劳之大。”

    “但纵观全局,蓝玉的功劳,偶然性也占了很大因素。”

    “朕知道,你必然是受了你身边的文官的影响,比如方孝孺、杨溥这些人”

    “父皇,我”

    “没关系,朕没有责怪你的意思,”朱允炆摆了摆手,道:“文奎,朕今天就和你说说文臣和武将的区别。”

    “文臣,大多都是从科举上来的,他们依靠的是十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的寒窗苦读,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进士,至少也要进国子监,才有机会入仕为官。”

    “入仕之后,文臣们靠的是经年累月的处理政事,埋头于案牍之间,逐步历练,逐步积累功劳,再逐步晋升,再从地方官转为京官,入六部,最后其中的佼佼者才能入文渊阁理事,达到位极人臣的顶峰。”

    “文臣仕途大致如此!”

    “而武将则不同,历朝历代,开国初期,往往名将辈出,金戈铁马,横扫四方,但到了中期、晚期,武将不仅不能战,还经常投降敌国。”

    “当然在那时,文臣也差不多。”

    “所以到了王朝末期,反抗到最后一刻的往往是乡军民勇,以及一些落魄文人,很讽刺吧!这些没有沐浴皇恩的人会起来反抗,那些满口忠诚的文臣武将们却会投敌”

    说到这里,朱允炆不由得有些感慨,有些自嘲的笑道:“当然,我们大明也会有那么一天的,即使高皇帝苦心孤诣,打造了完美的制度即使朕继承高皇帝余烈,横扫四夷,大明最终也免不了那一天啊!”

    “父皇”

    也许是感觉到父亲的伤感,朱文奎连忙道:“不会的,不会的,我大明会千秋万代的!”

    “呵呵,”

    朱允炆苦笑:“文奎,你不必伤感,这都是自然规律,如同人有生老病死一般,王朝也有盛衰之数,无法避免,所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父皇,”

    朱文奎犹豫了一下,起身跪倒在地:“父皇,儿臣一定继承父皇之志,扫平四夷,为大明百姓塑造一个朗朗乾坤!”

    “你起来吧!”

    朱允炆起身将儿子扶起,正色道:“你的孝心朕知道,朕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代明君,这样我们大明的百姓能少受些苦,我们华夏这个民族能够少一些磨难。”

    “儿臣谨记!”

    “再接着刚才的话,”朱允炆轻轻敲了敲桌子,提醒朱文奎注意:“武将没落的原因有二,第一是武将没有良好的培训、考评、晋升制度,第二是承平日久,军纪涣散,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且皆不识干戈。”

    “武将的培训,朕通过武学来解决,承平日久的问题,很难解决,朕通过复员制度能够延缓这个过程,只不过太花钱了,而且士兵复员回乡,很容易争强斗狠,产生许多治安问题,这一点,许多文官都很诟病,但你要记住,士兵复员制度必须坚持,这是大明朝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

    “至于武将的考评、晋升,是很微妙的,因为这都依赖于军功,不能打仗的军队是没有价值的,而获取军功,是要付出鲜血、付出生命的,所以必须重赏方可另外任何军功,都可以说是偶然,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这种偶然实际上是士兵的生命、主将的韬略、决断以及后勤保障等等因素集合起来,才有可能达到的,并不是坐等天上掉馅饼的。”

    “所以武将晋升,必然会引起争议,但你要记住一点,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过于注意细节,在细节上苛责武将,那么武将很快就会和文人一样,瞻前顾后,不敢决断,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从上面这些,你可以看出文臣和武将的区别,武将重事功,文臣重规则,所以文臣经常指责武将不忠、抗命、违制,武将则指责文臣天真、不懂兵事、胡乱指挥等等。”

    “这都是常态,你无须太过在意,如果武将文臣互相看顺眼了,那么问题就严重了,要么国家要完了,要么是你这个皇帝要完了。”

    “明白吗?”

    “儿臣明白!”

    朱文奎打了一个激灵,点头道。

    “所以张辅的战功,必须要奖赏,而且要重赏。原因很简单,朕要鼓励武将们远涉不毛之地,为我大明追亡逐北。”

    “朕看重张辅的有三点,第一,张辅善于把握战机,听到地保奴抵达瓦剌的消息后,张辅立刻决定出击,这种胆识和判断力不是常人所能有的第二,张辅有把握时机的能力,这一点也很重要,否则仓促之间决定千里奔袭,必然陷入混乱,但张辅做到了最后,张辅这个人是有福、有运之人,这样的人才能担当大任,尤其是在轮台那么远、形势这么复杂的地方。”

    “唐朝大将英国公李绩曾经说过,他选将最看重的是面相,认为福薄之人是不能建功立业的,这一点,朕很赞同。”

    “可是,”

    朱文奎想了一会儿,道:“从张辅出兵瓦剌来看,这个人还是有些胆大妄为,方先生说,这样的人很危险。”

    “呵呵,”

    朱允炆笑了笑,道:“这是朕最后要告诉你的,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都是场面话,实际上是用人要以疑,疑人也要用。”

    “张辅有才,那就要用,而且尽可能的重用,但同时也要注意防范。”

    “方孝孺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你不要反应过度就可以了。”

    “所以朕派方宾做他的监察使,张辅出兵时,方宾曾激烈上书,朕没有斥责他,那么他到了轮台,必然会对张辅形成一定程度的钳制。”

    “其次,不能让张辅久镇轮台,至少其麾下军兵要时常轮换,这就是朕坚持复员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仅如此,轮台驻军也要定期轮换,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固然不好,将兵相知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说了这么多,明白了吗?”

    “儿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