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澎湖,我来了(二)(第1/1页)重生之明末枭雄
“好!太好了!”俞咨皋将牧凌风的来信传给毕春,“信是三天前写的,按照日子,南山兄弟今天差不多就要到了。”
“咳……咳……”毕春正喝着亲兵煎熬的药,身体显得很是虚弱。不过,听到俞咨皋说牧凌风今天就要到,瞬间忘却了胳膊上的箭伤,显得异常兴奋“等南山小弟到了,咱们兄弟仨一齐收拾那帮贼人!”
罗大成:“禀俞帅,我们有一支援军到了!”
俞咨皋:“说南山,南山到!”
毕春:“看清将旗了没有?”
罗大成:“看清了,为首的旗舰挂的是虎贲营猛虎旗,将旗写的是虎贲营参将牧!”
“走,我们去接好友!”俞咨皋说着,同毕春一同出了帅帐。
“好,好得很!”这几天接连败仗让监军穆南齐很是失落,听到虎贲营赶来支援,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等等咱家,咱家也去。”
滩头上,已经有不少船只靠岸,不少虎贲营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正在卸载着武器辎重。
牧凌风:“末将拜见诸位大人!”
俞咨皋:“南山啊,我们可是盼你得紧呐。”
见到牧凌风,俞咨皋和毕春手上的一把烂牌就好像要起死回大翻盘一般兴奋,不等礼数走完,就是一个拥抱。
“哟,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牧解元啊。”穆南齐见牧凌风与俞咨皋、毕春打得火热,咳了一声。
俞咨皋:“南山,还不快拜见监军穆公公!”
牧凌风打量着眼前这位监军大人,要不是说话的声音像个娘们儿,以及身后不远处站着两名身穿飞鱼服,腰挎秀春刀的锦衣校尉,牧凌风还以为是个兔儿爷,是俞咨皋或者毕春的男宠。虎牙传来的战报说,监军穆南齐好大喜功,自己得小心应对着,不然背后有穆南齐使绊子,就不好了。
在明朝,可不要小看了皇帝派往各地的监军。监军品级不高,但贵在是宫里派来的人,是皇帝派来的人,专掌功罪,稽核赏罚,有专折奏事的特权。但是相比皇帝派往各地的税监、矿监、织造监,监军还是很少为非作歹,勒索地方的,但是监军越过一军主将擅自指挥的事情还是有的。因此,牧凌风不怕眼前这位监军公公爱财,就怕他不知战事,紧要关头逞英豪。
牧凌风:“虎贲营参将官牧凌风,参见牧公公。”
穆南齐:“果然闻名不如一见,气宇轩昂,虎贲军果然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
穆南齐这句“威武之师,虎贲之师”倒不是故意夸大。从看到上岸的虎贲新军仪容、携带武器装备就足以甩开俞咨皋手下士兵几条街,更不用说毕春带来的那些所谓精锐了。况且,牧凌风率领的虎贲军在当涂,可是大败红夷倭寇,就连当今圣上都知道福建出了牧凌风这个将才。
牧凌风:“公公谬赞了,末将受之不起。”
穆南齐:“秦有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方统一天下灭六国,我大明车不下千乘,骑不下万匹,粟如丘山,缺的是牧参将率领的虎贲之士!”
“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出自《战国策.楚策》,没想到眼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监军太监竟然将“虎贲”引经据典找到了虎贲的典义,同时一言中的地点出了当前国家和军队层面的一些矛盾问题。穆南齐的这番话,不禁让牧凌风刮目相看,一个太监,居然有此见解,实属难得。
牧凌风:“公公读过《战国策》?”
穆南齐:“让将军见笑了,杂家入宫时,曾在内书堂零碎地学了些而已。当年叔时先生曾到书堂授业,讲的就是这段。”牧凌风的谦虚很是对穆南齐的胃口,文化人儿,就是不一样:咱家喜欢。穆南齐遥想当年,在宫里内书堂读书时候的情景,因为背不出学长授课的诗文,没少挨板子。
牧凌风:“公公说得叔时先生,可是顾宪成顾阁老?”
“对,就是顾阁老。”穆南齐余光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觉得有必要试探拉拢一番。
“只不过拂了魏公公的一片心意,得罪了魏公公……”穆南齐补充道。
穆南齐后面的话没有说,但是牧凌风也知道。
说起顾宪成,后人知道的不多,但提起东林书院,提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对对联,就耳熟能详了,这幅对联便出自东林领袖顾宪成之笔,这副心怀远大抱负的名联,被后世广为传诵,成为许多学人、志士的共同心声和座右铭。此联至今仍悬于江苏无锡东林书院依庸堂内。
俞咨皋和毕春见牧凌风和穆南齐你一句之乎者也,我一句之乎者也,耳朵虽然没生茧,头倒是有些受大了。
不知不觉间,俞咨皋和毕春竟然被监军穆公公和牧凌风甩开了好几步路。
毕春听不太懂穆南齐和牧凌风讨论国事,对于魏公公三个字倒是如雷贯耳:“武将和内官走得太近,终究不是好事。”
俞咨皋:“朝廷上的事,武将最好不要牵涉过多,江彬是怎么死的?我们有必要提醒一下牧南山。”
白沙岛,海岸线长约四十公里,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平坦,全岛最高处是四十米高的瞭望山。荷夷的堡垒修建在瞭望山下,从瞭望山俯瞰,全岛尽收眼底,红夷堡垒一览无遗。
俞咨皋和毕春虽然在进攻红夷堡垒的战斗中惨败,但庆幸的是攻下了全岛最高点,可以俯瞰红夷堡垒的瞭望山,并在瞭望山建立营垒,重兵把守。
牧凌风手里拿着洋教士弗朗西斯送给自己的见面礼——“千里镜”观察着红夷堡垒的布局,火力配置。
现在的欧洲,已经开始使用棱形堡垒了!只不过,要充分发挥棱形堡垒的战斗功效,荷兰人建造的棱形堡垒无疑是粗糙得不能再粗糙了,但是明显要比明朝城市防御工事要完善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