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桥啊桥(第1/1页)重生之征战岁月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第一百二十九章 桥啊桥

    唐秋离翻了翻文件,没有什么重要的情报,他又来到了电台室,这里应该是鬼子抵抗最激烈的地方,墙上密布累累弹痕,电台室的铁门被手雷炸得千疮百孔。

    里面有七八具鬼子尸体,其中还有一个女军官,屋里一塌糊涂,电台被鬼子在临死前捣毁了,地上是一堆燃尽的纸灰,至于密码本之类的东西,就别指望找到了。

    不过,唐秋离确信,鬼子在被消灭之前,肯定发出求援电报,合围自己的二十来万鬼子应该收到了消息,今天应该有所动作。

    关键是这重兵,远水解不了近渴,那么,能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赶到的援军是哪支鬼子部队?

    对了,应该是鬼子朝鲜驻屯军,那可是四个师团的兵力,只要跨过鸭绿江大桥,一抬腿就到了安东。

    按照鬼子的集结速度和行军速度,最晚不会超过今天中午,鬼子的增援部队,就会出现在鸭绿江边,李洪刚支队还在市郊和鬼子守备部队激战,自己这点人马,可是抵挡不住。

    他的眼睛盯在地图上的鸭绿江大桥,这是陆路进入安东的唯一通道,把桥炸了,鬼子再想增援,只能横渡鸭绿江,这对防守方有利。

    他马上命令部队,在鬼子军火库里,寻找烈性**,数量越多越好,同时,命令特战支队的一个大队,消灭鬼子海军的港口警卫部队,控制港口。

    他和秋泉坐上一辆鬼子汽车,直属卫队分坐几辆大卡车,紧急赶往鸭绿江大桥。

    汽车驶出市区,沿着江边大堤,往目标赶去,沿途顺手解决了几小股零散的鬼子部队,耽误了一些时间,到了大桥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八点来钟了。

    他在这里焦急的等待着**运送过来。

    北郊的枪声依然很激烈,部队正和鬼子激战,如果不迅速解决那边的战斗,一旦鬼子朝鲜驻屯军增援上来,局面就很危险了。

    他告诉秋泉,马上赶回市区,在鬼子的军火库里,把鬼子的各类火炮都收集上来,小部分大口径的火炮,送到刘铁汉那里,其余的,都运送到江边。

    秋泉马上赶回市区,目送秋泉消失的背影,他把心思都放在横跨鸭绿江的大桥上。

    他背负双手,看着一弯碧绿的江水,滔滔不绝的流入黄海,卫队战士在他周围,组成了一个严密的保护圈。

    五月的江风,吹起他的黑发,鸭绿江大桥,如同一条巨龙一般,飞过宽阔的江面,这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两根闪亮的钢轨,在下面的那一层伸入朝鲜境内。

    看来鬼子在两国之间的运输很繁忙,这是一座全钢结构的大桥,坚固、结实,他还知道,这座大桥在一九五零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被美国远东空军给炸毁了。

    现在,那座断桥,还无言的伫立在鸭绿江上,承载着历史,默默的诉说着侵略者的罪证,在断桥旁边,又新修建了一座桥,连接着中国和朝鲜的陆路交通。

    现在,他要炸掉这座桥,是必然的历史,还是历史的必然,十五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还能使用这座桥,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那首名传千古、永载史册的志愿军军歌,还能诞生吗?

    几十万优秀的中华儿女,还能在这座桥上通过,凭着坚强的斗争,山呼海啸般的,在异国的土地上,一战而将十六**队杀退几百公里,一举打出新中国的赫赫威名吗?

    很快,这座世界闻名的桥,就要在自己的手里消失了,他为自己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改变历史的走向,有些惶恐,有些惴惴不安。

    他在这里心情复杂,在北郊的刘铁汉,心情焦虑,这会儿,战场上,已经打成一锅粥,战斗处于胶着状态。

    刘铁汉有些搞不明白,和小鬼子打了这么多次的仗,这安东的小鬼子,战斗意志咋这么顽强。

    部队在突破口往下发展时,遭到了鬼子的拼死抵抗,往往炮弹炸过之后,还有残存的鬼子从暗堡里钻出来,拼命的射击。

    部队一截一截啃下去,进展缓慢,伤亡倒是不大,可现在是时间问题,虽然占领了市区,可这坨鬼子不消灭,部队抽不开身,那江边的防御,就很困难。

    现在,各部队都抽不出人员来,作为一名极富军事素养的指挥官,他也考虑到鬼子援兵问题,也考虑到了朝鲜驻屯军的援兵,另外,他更清楚,此地不宜久留,一面临水,两面环山,为兵家大忌之死地。

    顽抗的鬼子,在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兵力情况下,竟然发起了一次反冲锋。

    真他妈吃了邪药了,大约有四百多鬼子,隐蔽在战壕里,当部队清除一段障碍后,继续攻击前进的时候,这股鬼子突然跳出,挺着雪亮的刺刀,嗷嗷怪叫着,反扑过来。

    这伙鬼子应该是精锐,脑袋上扎一条白布,战术动作娴熟老练,部队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很快和鬼子搅在一起,炮兵傻眼了,拿着炮弹不敢放,这一炮下去,连自己人都炸死喽。

    部队竟然被鬼子给压下来,幸亏冲锋枪手上来一阵弹雨,四百多鬼子无一活命,可是,部队也伤亡了几十人,都是被鬼子的刺刀给造成的,战术们的拼刺技术,还是不如鬼子。

    眼下,部队攻不动了,有三座特别坚固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大碉堡,里面的火力还特别密集,部队被挡在这了,无法发展。

    调来迫击炮,几百发炮弹下去,竟然没有炸塌,也幸亏当初没选择这里,作为突破口,否则,战斗刚一开始,就会陷入不利局面。

    战士们想用集束手雷炸,连续上去十几个人,都牺牲在前进的道路上,鬼子猛烈的火力,在碉堡周围,形成了一条死亡地带,烈士的遗体,布满在碉堡四周。

    指挥长已经几次询问战斗进展情况,刘铁汉急得汗都下来了,正当束手无策的时候,运送大口径火炮的战士到了。

    刘铁汉喜出望外,真是及时雨啊,这一定是指挥长命令送过来的,十几门大口径火炮,昂起粗大的炮身,黑洞洞的炮口,就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一阵巨响,大威力炮弹,不停的落在碉堡上,先是一股烟柱,然后尘土飞起,脚下的大地一阵颤抖,炸点处,水泥碎块儿,钢筋铁轨不断的飞上天。

    这三座碉堡,就算是再坚固,也架不住这么炮轰,很快被炸成废墟,鬼子的抵抗意志,终于被彻底粉碎了,心理底线,轰然倒塌,纷纷从隐蔽的工事里面爬出来,往外夺命突围。

    部队全线出击,不断有鬼子被后面追上来的战士击中,短短的追击路上,鬼子遗尸累累。

    忽然,一队骑兵,高举着雪亮的马刀,迎头堵住鬼子的去路,这伙残兵败将,本来就如丧家之犬,惶恐不安,在被当头这一下,马上就陷入绝望的混乱之中。

    后面的追兵也追上来了,两下夹击,这伙残存的鬼子,前进不能,后又追兵,在绝望之中,反而激发了凶性,分成两股,一股朝着后面的部队扑过来,这真是狗急了跳墙。

    另一股,冲进骑兵支队的方向,鬼子们挺着刺刀,瞪着血红的眼睛,迈着罗圈儿腿,嚎叫着反扑上来,要和战士们拼命,一边冲,还用不是人动静的声音大喊:“天皇陛下万岁!”

    刘铁汉哪有闲工夫和鬼子恋战,冲锋枪手上去就是一阵齐射,清脆的枪声响起,弹壳欢快的在战士们眼前跳动,把反扑的鬼子,割高粱似的一排排撂倒。

    冲向骑兵支队的鬼子更惨,在平原上以步兵对骑兵,那是找死,鬼子的冲锋队形,很快被淹没了,一连串的惨叫声不断的响起,当骑兵掠过战场后,地上躺满了鬼子残缺不全的尸体。

    西郊的战斗终于结束了,两千七八百个鬼子,被全部消灭,虽然打得比较艰苦,可取得的战果也大,刘铁汉总算能腾出手来。

    部队没有停留,迅速穿过市区,往鸭绿江边急行军,在路上,刘铁汉把战斗结束的消息,报告给了唐秋离。

    唐秋离总算放下了提着的心,刚才他暗暗祈祷,这个时候鬼子增援部队可千万别上来啊!桥上还没有安放**,刘铁汉这面和鬼子大打出手,骑兵支队准备伏击鬼子,特战支队维护市区秩序。

    自己身边就三百多人,是绝对抵挡不住鬼子增援部队的。

    秋泉带着**,也赶过来了,还真不少,足足有两卡车,特战支队的战士,有不少精通爆破技术,直接把卡车开上桥面,**被安放在各个桥墩上。

    装好导火索之后,秋泉还不放心,又在各个爆破点的**堆里,放上集束手雷,把弦用绳子拴住,拉到岸边,来个双保险。

    刘铁汉和李洪刚也带着部队赶到了,看着战士们披着满身的硝烟,带着疲惫的面容,唐秋离硬下心来,命令部队马上构筑岸边防御工事,鬼子过不了桥,还有在江面横渡的办法。

    把这里的防御,全权交给刘铁汉指挥,他和秋泉成车返回市区,哪里还有一大摊子事情要处理,主要是没收日伪财产,更深一层的想法是,他不想看到这座具有太多历史意义的桥,在眼前化为乌有。

    就这样,带着复杂的心情,唐秋离开始刮地三丈的敛财行动,干这活,他心情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