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着急的蒋委员长(第1/1页)重生之征战岁月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英国人给唐秋离提出的谈判条件,可笑到一定程度,让自去缅北的密支那,亚历山大和埃布森,可不是乔治那样的笨蛋加蠢猪,密支那是个大大的圈套,也未必可知,倘若英国人把自己扣为人质,软禁起来,**师部队再多,也会有所顾忌。/非常文学/
尤其是面对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日军进攻东南亚战争,这种后果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以唐秋离两世为人,对英国人的了解,约翰牛干得出来,至于交换战俘的提议,唐秋离连冷笑都不会给英国人。
战俘,只有英国人被俘,**师连一个战俘都没有在英国人的手里,亚历山大想玩儿空手套白狼,做梦去吧,倒是自己手里这六七千个英军俘虏,唐秋离想做一下文章,当然,不会便宜英国人,而且,刀子磨得飞快,专门往骨头上砍。
而且,英国人还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只是,让英国人拿出什么来,交换这些俘虏,唐秋离还没有拿定注意,枪支弹药不缺,飞机、大炮、坦克,英国货不比美国货和苏联货强多少,倒是英军在亚洲的军舰,让唐秋离颇为动心。
英国特使走了没多久,还没有得到英国人的回音唐秋离的麻烦事儿来了,**师部队,抓了六七千名英军俘虏的事情,被英国驻中国大使,刻意透露给蒋委员长,而且,还巧妙-而隐晦的提出警告。
唐秋离这里没什么事儿,蒋委员长却急的满头大汗,在黄山官邸里,当着众多心腹和幕僚们的面儿,对唐秋离大加责备,“娘希匹,唐秋离在搞什么名堂,英国人是那么好得罪的吗?”蒋委员长非常生气的说道。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秘书长杨永泰,一直是蒋委员长的首席智囊这个时候,不能不出来说话了,“委座,这件事情的影响极大倘若英国人对国府施加压力,我们还要趁早想出对策,以免到时候被动。”
杨永泰这样一说,蒋委员长的火气更大了,“那个唐秋离,就是不安生,在国内怎么折腾我都可以容气,现在,搞到英国人的头上,让我们很被动,他惹的麻烦,让我来解释,娘希匹,这个委员长—让他来做好了!”
蒋委员长发脾气,是有他的道理的,**师与英国人在边境线上,怎么打都无所谓,与有日本人的战争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可唐秋离不知道那根弦儿搭错了,竟然抓了几千名英国兵,英国人不急、不发飙才怪呢?
英国人不高兴,就会破坏蒋委员长的计划,世界上都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好的穿一条裤子,亲兄蒋似的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正在美国展开外交攻势,力图寻求美国人的支持,打通与美国人全面合作的渠道。
这也是蒋委员长为了对抗唐秋离,日益膨胀的势力,而寻求的外部支持在他的内员里认为,迟早与唐秋离会有一场权力之争,打败日本人之后,民国第一人的宝座,就会决定归属权问题。
蒋委员长的另一个心腹大患**,在他的心里,已经退居到第二位,原因很简单,**没有与唐秋离叫板的本钱,相比于中央,也是弱势的一方,蒋委员长的眼睛,自然不会盯着**不放。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越养越肥的唐秋离身上,自从日本支那南方派遣军,被薛岳指挥的中央军,阻击在娄山关一线,重庆得以安然无恙,一场虚惊过后,倒是增加了蒋委员长的信心,自己的部队,也很能打吗!
进而,几十万日军,又被唐秋离的**师部队千里追击,最后,被逼得进入野人山之后,除了东北之外,中国境内,已经没有日本人的军队,蒋委员长对于能否战胜日本,再也没有任何的疑虑和担心。
外敌已去,该考虑重要的问题了,蒋夫人此去美国,取得美国人与民国政府全面合作,是蒋委员长与唐秋离叫板的最大本钱,这个节骨眼儿上,唐秋离搞出这么大的事件来,怎么能不让蒋委员长气急败坏,火冒三丈。
没有美国人的帮助和支持,蒋委员长不敢动唐秋离一手指头,他甚至敏感的想到,唐秋离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偏赶在蒋夫人去美国展开外交活动的关键时期,与英国人大打出手,还抓了几千名英国兵,是朝着破坏蒋委员长大计去的。
这倒是蒋委员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冤枉了唐秋离,关于蒋夫人去美国的情报,唐秋离不是没有得到,**师情报处和调查处,在重庆的情报网,覆盖了所有的区域。
这么大的事情,没有一点儿消息,报告到师长唐秋离那里,情报处长于得水和调查处长沈俊,应该杀得过了,对此,唐秋离的态度很明确,不闻不问,让蒋委员长折腾去,只要不妨碍**师与日本人作战就行。
蒋委员长发够了脾气,在幕僚们的建议下,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身份,给唐秋离去了一份正式公函,内容很简单,要求唐秋离以国家利益为重,无条件释放英国战俘,并礼送出境,立即结束在边境地区,与英国人的交战,可以代表国府,与英国人签署协议,可做适当让步。
唐秋离有点儿愤怒,人家英国人都没有着急,那可是他们的同胞,反倒是蒋委员长急的火上房,谈判还没有开始,就先提到让步,这从何说起,简直是莫名其妙-吗!
他真想飞到重庆,对着蒋委员长和国府那些大员们的耳朵高喊,“你们搞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英国人主动要求谈判的,他们打不过中国人,这是变相的城下之盟,以战促和。”
唐秋离心里有气儿,给蒋委员长和国府的回文,也就相当的冷淡和不客气,“蒋委员长勋鉴,英国人求和,是为形式所迫,眼下,我**师部队占尽优势,岂能谈判未开,先提让步?”
“至于英军战俘一事,蒋委员长大可不必担心,此为谈判重要一环,我有具体安排,恕秋离断难从命,请委员长与诸位同僚,在陪都敬候佳音,秋离主持谈判,自有主张,国府万勿插手此事!”
干脆的拒绝,就差直接告诉蒋委员长,这事儿你就别乱插手了,没用不说还净添乱,英国人还没说话呢,就先想到让步,这不是屈膝求和,陪着小心吗?打服气英国人的,是咱中**队,虽然不是你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我唐秋离也是副委员长,都是中国人的军队。
至于蒋委员长接到回文之后,是什么表情,气的骂天骂地,还是暴跳如雷,大喊,“唐秋离脑袋瓜子后面有反骨,”那就不得而知了,也不会是唐秋离想关心的问题,谁有实力,谁就有话语权,这才是硬道理。
英国人走蒋委员长的路子没好使,六七十名英军俘虏,还被关押在腾冲的战俘营里,亚历山大和埃布森,终于有了回音,同意就唐秋离所提条件,进行谈判,在谈判期间,双方军队停止一切敌对行动。
说白了吧,就是要求**师部队,别再攻击英**队,这无非是好面子的英国人,一种保持所谓自尊,而玩儿的文字游戏罢了,英军到是想敌对,恨不得把中**队剁碎了吃下去,可得有那个本钱和实力再说。
还有,关于战俘问题,不在此次谈判的条款之内,留作下次谈判时,再做具体商谈,唐秋离看完英国人的答复,一阵冷笑,笑得师指挥部里,众多参谋和机要员一阵恶寒。
英国人这是在赌博,赌自己不敢杀掉六七千战俘,把这个大包袱留给自己,杀又杀不得、留着还没有用处,干养着几千人,以英国人的思维判断,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无条件的释放战俘。
而英国人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唐秋离的冷笑,正是因为如此,英国人聪明过头了,自己是不会留着几千名干吃饭的战俘,可也不会养闲人。
让英国.兵白吃白喝,嘛事没有,便宜这些少爷兵了,昆明就有好几家后勤部的军工企业,平添了几千个有文化、又不用开工钱的劳动力,想必后勤部长张全,会乐得满脸的褶子都开了。
还有,这几千名英军俘虏,就是唐秋离手里,随时可以打出的一张好牌,是经济牌也是政治牌,要是这些战俘们知道,亚历山大和埃布森,没有救他们,只要在国际上,发几封战俘的亲笔信,骂骂女王陛下,说说将军和总督,那效果该是爆炸性的吧?
英国人不要脸,唐秋离就没有替他们护面子的义务,英国人想占便宜,唐秋离就有办法,让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且是连续的砸,看谁心疼带肉疼,最后,还要付出几倍的代价。
亚历山大和埃布森,从仰光启程了,两个人不但带着大批的随处,还带着满肚子的讨价还价,到了密支那后,乘坐汽车赶往腾冲,一路上,两人的兴致很高,对缅北的风景赞不绝口。
车队过了滇缅边境,看到的情形,亚历山大和埃布森,再也高兴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