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消息(一)(第1/1页)抗战之小军医
陈修收到信息,也知道韩松那边现在危险,便打定主意不再随意发报,只是,接下去,要看韩松他们的了啊!
……
“老于,刚刚收到消息,说是鬼子偷了留坝县基地一份很重要的文件!是一个药品的工艺生产设计书!”
“药品?”
“嗯。按照推测,应该是太原这边鬼子动的手脚。最近,我们需要注意一下,如果这个药品的生产设计书被日本人拿到手,那以日本人的工业能力,很快就能够生产,甚至,减少战损。”
“上头的任务是什么?”
“尽量将这份设计书抢回。”
“这样啊!留坝县基地!”老于叹口气,想到此前见到的年轻人,倒是一手金蝉脱壳,摆脱了危险,“我知道了,我会尽快让人注意一下,一有消息,就通知你!”
“嗯。”
……
“韩队。”
“嗯。”韩松点点头,看着这间房间内忙碌的众人,“接下去,有一个任务,咱们基地的一个药品生产设计书被日本人偷拿了,多注意这方面的消息。”
“是。”
……
“由里,你是说,你已经派人去探查留坝县基地的机密了?”梅津美治郎看着自己眼前的这名女子,微微皱眉。
“是的,司令官阁下。那个陈修,过于年轻,他所建造的基地,也是漏洞百出!要探听一些机密,并不算难事。”由里和音开口,“想来,很快就会有消息。”
“既然如此,等有消息了,你把相关情报都交上来。”
“嗨。”
“还有,支那商人,最近安分吗?”
“嗨!都很安分!”
“哟西,那就好!最近一个月,侨商们的收入有增加吗?”
“嗨,比上一个月的收入多了两成!”
梅津美治郎点点头,“知道了,你下去吧。”
“嗨!”
等由里和音走出办公室,梅津美治郎叹了一口气,他不得不感谢百武小五郎之前所提供的方法,让他的管辖之地内,相对和平。
而且,侨商们的收入也在增加。
一副,和和美美的感觉。
特别是,时间已经11月多了,天虽然冷了下来,但由于是在中国,中国百姓们却丝毫不减热情,因为再有几个月,中国最重要的春节,就要来了。
而他们日军的新年,也就一个月多一些就要到了。
为了好好过一个新年,他也让麻生希二现在就开始准备了,他们第一军,拿下太原,虽然往西受阻,但其实他们已经拿下了中国最为富裕的地区了。
越往西,越穷,资源越少。
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年轻人,英年早逝。
……
由里和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选了人,准备进驻风俗街,她确信,城东那样的信号,肯定是有其他势力的探子。
所以,她打算,守株待兔。
……
太原城风声水起。
而留坝县基地这边,也是开始了又一轮的排查。
特务营的成立很快,工作效率,也很高。
至少,在陈修看来工作效率蛮高的。
仅仅是一个礼拜,就差不多找到了好几个鬼子的探子。
“天虎兄弟,果然,名不虚传。”陈修还是甘拜下风,果然,做专业的事情,就要专业的人来做。
“陈长官客气了,这只是初步筛选。等后期大家工作更熟练了,会再筛选一次的。”韩天虎开口,“不过,前些天陈长官那份设计书的事儿,我这边还是没有什么消息。真的很抱歉了。”
“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也没有办法。”陈修摇摇头,一星期以来,他也算是想通了,还好,只是一个止血药而不是青霉素的生产设计工艺流程,不然,他才是真的亏大了。
祸兮福之所倚。
这件事,其实也给了他一个警醒。
基地的保密性,确确实实需要一个更为妥善的处理方式了。
原本基地草创,毕竟到现在,一周年的时间都还未到,以发展为主要目的。
一年不到的时间,枪炮都有了,药也有了。
自然成为了某些人眼中的目标。
不是一个正经的军事基地,自然是好混进来的。
基地这扩大产能招人,招护卫。
不混进一些探子,就难得了。
……
一名穿着普通的男子,看着眼前太原城城门,终于松口气,他手中,可是背负着一份价值千万的大产业呢!
“喂,说的就是你!过来!检查!”看守城门的伪军皱眉。
“八嘎!”男子皱眉,怒道,“把你们长官叫过来!”
伪军勉强的露了个笑容,而后点点头,去一边喊了他们的长官。
“这是我的证件,看清楚了。”男子递过一个小本子,有些趾高气昂,如果到了太原城还不能趾高气昂,他不知道要去哪里才能趾高气昂。对他来说,太原城就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了。
一名伪军领头人接过,而后满脸堆起笑容,“太君,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您赶紧请!”
“哼。”接回证件,男子不屑的往太原城走进。
而城内,距离城门不远处,一个茶水摊子,有人收回了视线,堆起笑容,收回一个碗之后,回了摊子,在没有人注意的地方,冲冲换了一身衣服,离开了茶摊。
……
“你说,有一个鬼子进城了,身上背着一个布包?和形容的几乎一模一样?”
“是。”
“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
“行。”
待来人离去,带眼镜的男子摸了摸下巴,觉得,这个被关注的日本人,或许就是他们一直要找的人,也就是说,留坝县基地的资料,的确是太原地区的鬼子动的手。
这件事,他得去告诉陈修留下来的人。
站起身,拿上帽子,就叫了一辆黄包车,往风俗街而去。
……
韩松眉头紧锁,这几天了,他依旧没有收集到任何和设计书有关的消息,是不是就代表,这事儿不是日本人做的呢?
要知道,这三家店铺,每一家都是收集情报的好场所!
而且往来,都是日军军官或高层。
这时,一辆黄包车匆匆的在风俗街停下,一个带着黑色帽子的中年人,走进了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