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不征之国(第1/1页)大明二十四监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老臣对这两个国家的战策并无疑议,相反是持支持的态度,壬辰事变就是为了不让倭寇有了朝鲜这个跳板,可以随意的进攻我大明,才有的援朝战争。而朝鲜则在得到大明的倾力相助之后,打败了倭寇,要知道当时的大明是在财政如此困难的情况之下,倾大明全国之力发动的这场战争。没想到,短短几年的时间,朝鲜先是夺了那光海君的位置,又后和大金暗通款渠,大明的国运怎么能放在如此没有感恩之心、整日两面三刀的民族手上。只是对南海诸国的战争,老臣不解。”听着皇上老拿朝鲜和日本说事,孙承宗才提到。

    “南海这边,越南把大明的军队打的如此之惨,这个仇朕是肯定要报的,因为越南因战争使得没有了国君及国君继承人,大明当时顺理成章的进入了越南,当然一些官吏做的的确不好,但却被反动派打死打伤多少的大明官员、士兵,此仇不报,冤为人君。孙老师以为呢?”对越南这个国家,的确没有什么好印象,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也是以后争执的对象。不过既然大明在越南建立过政治管辖,那就让这个政治管辖更彻底一些的。

    “回皇上,交趾设三司二十年,被越南民众的游击战法,搅的是不厌其烦,大明军民的确损失惨重,最终在明宣宗三年撤了三司,主动从交址撤兵。皇上,大明现在刚刚还没有彻底平定河套,东北建奴仍虎视眈眈,国内更是连年战争不断、天灾不减灾荒不停。况且越南离大明山高路远,其地形复杂,民心又排外强悍,望皇上能以史为鉴,勿擅用兵锋啊!”孙承宗真是头疼这样的皇上,这又是灭朝鲜,又是打日本。现在还有那八杆子都挨不着的越南,大明朝在其手上,是有起色,但总不能来个远征军进攻越南,这劳师远征哪里和打打蒙古一样的简单呢。

    听到了明宣宗撤交趾三司之事,朱由校就不由的摇头,大明的皇上以成祖朱棣最为强势。可惜死的有点早了,死在了亲征蒙古的途中,算是因公死亡了。而其余的大都算是业余皇帝,并不专业。太祖一个小农意识特强的人物,看看他的各种国策,根本就是欲把中国建成一个大农村。看看他的祖训,就完全明白了。

    而第二位被赶了下来的孙子就无从说起了,就一废物式人物,一个皇上坐拥整个中国,最后干不过一个市级单位的王爷。

    第三位就是成祖朱棣,把朱元璋的祖训一条条的否了一个干净,什么禁海、不征之国、屏藩等垃圾祖训全部抛开了。

    第四位只上位一年就挂了。无从谈起。

    而第五位,这位明宣宗,是大明朝数的着的好皇帝,搞内政促民生,支持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等等做为的确不错。但也只是业余,其主业和自己这个木匠不同,他的艺术天份可与宋朝皇帝赵佶相比,尚可能较赵佶为优。摆明了人家是个搞艺术的。而且是个艺术大家,如果把这份能耐用到了治国上,也不会把越南这块地给丢了。他那时候可是三杨开泰的好时候,朝廷里的风也正。为了他的仁慈,把这块飞地,彻底的给丢了。

    往下的皇帝就不数了吧。回到了孙承宗的问题说:“孙老师,朕不会现在就解决越南等问题。那是在解决了朝鲜、建奴、日本之后的事情,现在第抽不出时间、精力、兵力、财力。越南的游击战的确让人头疼,但却也不是什么大事,游击注定成不了什么气候。否则也用不着偷鸡摸狗的打游击了。从招募白杆兵之始,越南的战策就已经打算好了,秦良玉就是进军越南的主力军。而且此次进军,并不以内陆为主,而是沿海登陆,有点象袁爱卿打的盖州战一样,然后有了据点之后,慢慢的推进。游击战只是小道,只能是在敌后袭击、骚扰。但在越南不会有类似的敌后游击战的可能,因为那里将执行移民计划,来个南人北调。所有的越南人一个不留的全部押往大明,所以那里不会有游击战。”

    对于越南的游击战,在敌后、丛林之中才能发挥其长处,连妇女孩子都会暴起杀人,这才是可怕之处,让人防不胜防,朱由校当然看过类似的文章。他当然不会变态的来的赶尽杀绝,移民到大明来,能民族融合更好,不能的话,那就结扎计划。总之是不能放他们在那里,一是给驻军或者是大明移民捣乱,二是一有机会他们就又会起义之类的事情,三是不能给以后留个尾巴,看看日本人把一衣带水的琉球国的人民,基本都赶海里淹死了,结果琉球人几乎都绝种了,日本不一样在战后新秩序下占着琉球?虽然那是畜生才能干出来的事,但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做事必须要一劳永逸,解决越南问题就是应强制的融合,只要不给他们扎堆的机会,政策上、钱财上、土地上等等都可以多倾斜一些。越南的人口也就是在成祖时统计的,只有三百多万人,如今也出入不大。大明多少村、镇、村,一亿半人口,把这三百多万人分下去也是极有可能的。

    “这、、、、、、”听皇上说了越南功略的时间这倒没有什么,还好皇上不想多面开战。但把越南人全部移民到大明,这得多少船,要费多大的劲,更要费多少的钱粮?不过皇上如此说,倒的确是好办法,不过越听越是感觉不是那么靠谱,于是弱弱的说:“皇上,臣有一言不知当讲否?”

    “孙老师请言。”

    “请皇上恕老臣无罪。”

    “孙老师但说无防。”

    “皇上,只言在那场越南反对派之国大明有多少的损失,但是非曲直可曾细想过?”

    “孙老师请言,朕也只是简单的看看了这段史实而已。”这点朱由校倒是实事求是的说。

    “起先越南陈朝权臣胡季牦篡位,建立胡朝,因为陈朝是受过大明册封的,所以凭着篡夺得国的胡氏为免惹起明朝猜疑,便遣使赴明,向刚刚登基大宝的明成祖声称陈氏‘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甥,为众所推’,要求明朝册封。明成祖派人到越南后,也回报说是‘众人诚心推权理国’,于是大明就封了安南王。但后来却有了陈朝的一位宗嗣叫陈天平的,从老挝到了大明,把这个事情捅了出来。于是大明安排了越南来的两方使者相见,辩明真相,最终胡朝明白势不得已,唯有承认责任,要求迎归天平。明廷则决定送归越南,并要求越人‘以君事之’,奉为国主。然后陈天平回越南后,经胡朝审讯后,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后大怒,便‘决意兴师’,名义是为了阵朝而去报仇的,当然得到了许多越南人的支持,最终占领了越南。但因为三个原因,一是明朝官府的压迫,这点是无可否认的,所以激起了越南人民的反抗。二是陈朝支持者的企图恢复旧业,这点倒是和大明兴兵的口号相似。三是民族因素,每个民族都是有独立气节的,所以反抗的相当严重。以上就是越南的的那段历史,请皇上圣裁。”孙承宗长长的一段话,简短的把那段历史说了一遍,其中有史实,也有个人的一些见解。

    而听着的朱由校却越听越不是滋味,这不就是一个国家的持政党和反对党在斗争,结果反对党胜利了,然后持政党找了老大来评理。老大强制的要求反对党把胜利果实还给持政党。但反对党不愿意,结果老大出手了,教训了一顿反对党。但老大教训完之后却不想走了,直接的把人家国家圈了过去。最终被人家又哭又闹的,弄成了一个赔了夫人又折兵,回国了。结果那些反抗的人成了民族英雄,而大明成了入侵者。

    自己以前还真没仔细的研究过这段历史,如今一看,就此事上,最起码与自己长期接受的不干涉别国内政的观点,是相违背了,人家一个国家改朝换代,那是自己的选择,和其他国家有什么关系。你不能因为人家持政党用了什么武器,就要出兵打人家吧!挑着大义的幌子,其实就是想在人家国家获得一些利益而已,又想当婊子,还非要找个好牌坊的借口。

    所以朱由校出征越南的心也就动摇了,虽然身为宗主国,为了正名、打出自己的威风来,镇压一些不正之风,动不动的就来个权臣谋国,这也是可以的,大国的担当也可以有。但为了私利,却想着把藩属国据为已有,这让其他的藩属国怎么想?怎么看?无疑会给大明戴上一顶不好的帽子。就现在来说,除了几个有限的国家,在后世将给中国有着严重威胁的,而且无论是历史还是未来,都注定了是敌非友的,那是朱由校不得不动手铲除的外。朱由校并没有想着去夺人家有主的土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