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 第73章 御赐绶带(第1/2页)历史正能量

    贾琮的这番话,一开始李焯听着当然是有些不信的。这世界虽说一直有神神怪怪的传说,但基本上都没有人亲眼见到过。李焯天资聪颖,三岁就能识文断字,阅览群书,其中最让他欣赏的就是儒家学问。子不语怪力乱神。对这些神神怪怪的事情大抵是不信的。

    但想到贾琮如此年轻,只比自己大一岁,此前他让人打听来结果也确实如贾琮所说,贾琮在两年前,更确切点是一年前,他在贾府是完全没有存在感的。贾府里的人,不少人在一年前甚至都不知有这位爷。直到一年前他突然冒出来要参加科举,大家才突然发现贾府大老爷有这么个庶子。

    然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科举之路一路顺坦,县试案首,府试第二,院试案首,李卓知道,要不是府试的时候,主考官故意,他应该也是头名,如此李焯就能成为小三元。十一岁的小三元,这在大坤国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过的。

    然后,贾琮就流传出了几首诗,在京城名声大噪,后面更是有犹如神助般在比试中战胜了北庆第一才子。现在更是做了皇宫侍读,还这么轻轻松松的用一人换5000人的壮举。

    这对十一岁的少年来说,都是逆天级别的。此前,李焯自认为他在这时代是不世出的天才了。但现在贾琮这个大一岁的少年,让他突然有了一种仰望的感觉。他自视甚高,轻易不服人。但此时,却是不得不服。

    而贾琮这个梦中仙人授课的说法,在他一阵思量之后,就被他给认同了。因为如此才能解释贾琮如此逆天的原因。

    两人在马车谈了一下一人换五千人的具体细节,其中最关键的当然是永顺帝的亲笔感谢信了。这点,不论是李焯还是贾琮都非常的有把握。

    写上一封信就能换回来自己国家的五千子民,这种事情,即便是昏君也愿意去做,毕竟只是写上最多几百个字罢了。

    何况,如此之举是非常值得夸耀的仁政,可以昭显永顺帝这位皇上的爱民之心。对永顺帝个人的仁君形象塑造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所以,只要永顺帝不傻,这种买卖他肯定会做。

    等两人重新回到皇宫,来到上书房的时候,永顺帝和几位大臣都还在。两人出去一个往返,前后也就不过一个来小时罢了。

    回来的太快了。

    永顺帝和几位大臣这一个小时在讨论的就是北庆国的事情,这几年北庆国频频向大坤国试探挑衅,甚至有意挑起两国争端。这让大坤国这边有些紧张。因为这些年,北庆国一直在厉兵秣马,而大坤国却只是在休养生息。在军事上便没有太多的侧重,何况他们大坤国在军事形式上都是擅守不擅攻,更因为缺少战马,一直处于劣势。

    所以,在这方面永顺帝当然很是重视,甚至可以说很是担忧。若是北庆国大军压境,他这个皇帝当得当然不可能舒心。何况上面还有一个太上皇。

    永顺帝和几位大臣今天就是在商讨各种与北庆国外交甚至发生战争的可能。

    其中战争当然是最不愿意,却又无法逃避的。因此,他们主要还在讨论万一发生战争后,北庆国大军压境,自己国家这边该如何调兵遣将去防御,粮草如何征集运送。

    这一番讨论推演,结果当然都是不怎么乐观。没有人相信,若是北庆国大举入侵后,他们大坤国能轻易将他们击败。

    形势很不让人乐观。所以,刘文骅做为礼部尚书便提出了“力争与北庆国交好”的外交主张,得到了其中两位阁老的赞同。看他们的样子,只怕要不是顾忌永顺帝对永昌公主的喜爱,都要再次提出和亲的建议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贾琮和李焯两人回来了,要向永顺帝禀告与北庆国使团那边以人换人的情况。

    几人下意识都以为,他们这次过去肯定不怎么顺利。毕竟是用汪楷杰一个人换对方2000人,换了他们是北庆国那边的也不同意。

    刘文骅就是这么想的,第一个跳出来,一副好心的样子说道:“陛下,想来贾侍读这次过去会同馆那边便不顺利。此前他虽然冒犯微臣,但微臣还是要给他说句话的。若是汪楷杰先前没有被他击败,北庆国那边说不定还能同意用他一人换2000人,但现在嘛,汪楷杰名声扫地,让北庆国蒙羞,北庆那边是不可能同意用两千人换他一人的。这是人之常情,怨不得贾侍读。”

    刘文骅这明着是给贾琮说好话,但实际上大家都听得出他这话语中幸灾乐祸的意味。

    永顺帝当然更加看得出来,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便让李焯和贾琮进来了。

    不等永顺帝发问,李焯就满面得意笑容的出声禀告道:“父皇,儿臣和贾侍读幸不辱命,已经成功与北庆使团达成了换人协议。”

    “什么!?”

    几人都是非常吃惊的看向两人。

    刘文骅是最不相信的,马上出言询问道:“这是真的吗?北庆国同意跟你们换人了?”

    贾琮在旁冷笑道:“刘尚书,不是你们而是我们,这话说得好像你不是我们大坤国的人一样。”

    刘文骅被贾琮这话噎得不轻,偏偏还不好辩驳,因为他刚才下意识的确实是说了“你们”,而不是“我们”。只是这其中的意思显然被贾琮给故意曲解了。他想要张口解释,偏偏这事越解释越不清楚,反而给皇上和其他几位大臣留下不好的影响。只能心中将贾琮恨得牙痒痒的,涨红着脸质问道:“北庆国怎么可能答应跟我们一人换两千人,是不是只换了一千人甚至更少?”

    其他几人见贾琮一句话,就让刘文骅憋得满面通红,又气又恼。又是好笑又是感觉此子果然神童之名,不同寻常。

    五皇子当即不客气的说道:“刘尚书,你这话说得。也太小瞧了贾侍读与我了。”

    刘文骅连忙解释道:“殿下误会了。这事是贾侍读一力承当的,不关殿下的事。”

    本来李焯还不是很生气,但一听刘文骅这话,当即脸色就拉了下来。这次以人换人的事情,当然贾琮的功劳最大,但他也是给过助攻的,怎么也是有功劳的。现在刘文骅这么一说,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明着是为他辩解,但岂不是等于将他的功劳也一并抹杀了?

    “刘文骅!”李焯当即就直呼其名了,“此次以人换人的差事,是我和贾侍读一起接下来的。什么叫不关我的事?真是不可理喻。”

    刘文骅一脸的懵逼,他真没想到自己好心好意的一番话会换来五皇子的疾言厉色。心中不由惴惴起来。得罪了贾琮没什么,但得罪了五皇子可就糟糕了。

    李焯做为五皇子被外界认定为准太子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年纪但一些手段却是已经非常了得了。

    就在刘文骅有些懵逼的时候,五皇子李焯继续禀告道:“父皇,儿臣这次与贾侍读一起去了会同馆,经过跟对方的一番交涉之后,对方已经同意我们用汪楷杰一人换取至今羁押在北庆的大坤子民5000人。”

    “什么?五千人?你没说错?”

    这回连永顺帝也吃惊了,不由脱口问了出来。其他几位大臣,此时也是一脸的震惊和怀疑。

    毕竟用汪楷杰一人换对方2000人,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结果李焯说用一个人换了5000人,这对他们简直感觉就是在说梦话。

    李焯很满意大家的震惊表情,淡淡一笑道:“我没有说错,确实五千人。当然,对方之所以答应我们一人换五千人,也是有两个条件的。缺一不可。其中一个重中之重还得父皇出力才行。”

    几人一听原来还有两个条件,脸上都露出了释然之色来。这就难怪了。肯定是贾琮两人答应了对方两个比较苛刻的条件,才让对方愿意五千人换一人。想到这,几人的眉头都是不由皱了起来。

    永顺帝也跟其他人一样,微微皱眉后,便说道:“哦,那你说一下这两个条件。若是不难的话,朕就答应了。”

    毕竟是五千羁押在北庆受苦受难的大坤子民,不说他爱民如子,但想到能在自己手里救回五千大坤子民,对他这个皇帝声望是有莫大好处的。至少太上皇当年就没有救回来多少人。最后这一点尤为重要。

    李焯淡淡一笑,转向贾琮说道:“此事是贾侍读一力促成的,接下来还是让贾侍读来说吧。”

    贾琮正要开口说话,刘文骅又跳了出来,一脸严厉的盯着他说道:“贾侍读,谁给你的权利可以向北庆使团任意许诺了?即便是我这个礼部尚书,也不敢不能对北庆使团任意许诺。”

    刚刚李焯说话,刘文骅不好反驳和质疑,但贾琮要说话了,他当然就可以当面质问。毕竟他是礼部尚书,主管对外邦交。

    贾琮也没对他客气,冷笑道:“刘尚书,你以为我是任意许诺给对方好处的人吗?我可比不得你这位礼部尚书的权力大,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至少我就从来没想过更加没有建议过送公主殿下去和亲,嫁给北庆太子做侧妃。”

    刘文骅做为大坤国礼部尚书,前不久就建议过同意北庆国的联姻要求,将李月婵这位公主嫁给北庆国太子。当然,当时同意这件事不仅仅只有他这么一个重臣。包括两位阁老也是建议过皇上同意的。但这件事很快就被皇太后下懿旨给否了,之后太上皇也是发了话不和亲。永顺帝尽管没有明确表态,但毫无疑问也是心疼这个唯一的宝贝女儿的。

    因此,不少当初同意和亲这件事的大臣心里面多少有些担心,皇上一家子会秋后算账。好在这么些天过去了,皇上太上皇一家子也没有什么动作,他们也就暗暗放心了下来。

    现在贾琮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又提起了这件事,让原先就在永顺帝面前失分不少的刘文骅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偷眼暗暗观察永顺帝,果然见他皱了皱眉,心中更是恨死了贾琮。

    刘文骅想要开口解释一句,偏偏这事又不好解释。因为越解释这件事只会让永顺帝越看他不顺眼。只能让他再次吃了个哑巴亏。

    好在贾琮怼了他一句后,就向永顺帝说起了正事。

    听完贾琮的一番话,尤其是其中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贾琮对外做出与汪楷杰惺惺相惜,还要十里相送,赋诗一首;另外一个是永顺帝的亲笔感谢信。

    这两个条件对大坤国这边可说是一点损失都没有,但得到的好处却是巨大的。

    “好好好!贾侍读你能将此事办得如此圆满,朕心甚慰。这封感谢信,朕写了。”永顺帝有些激动的拍案而起,连叫了三声好。

    其他几位大臣,看向贾琮的目光也满是震惊、欣赏之色,当然刘文骅除外,他此时眼里满满的都是嫉妒和恨意。若是贾琮将这个办法说出来,让他过去交涉也能手到擒来。

    “陛下不计个人荣辱,一心拯救羁押北庆的大坤子民,爱民如子,实为千古仁君。微臣,微臣代他们谢陛下皇恩。”

    贾琮也是神情激动的跪伏余地,向着永顺帝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用金雁功俯身,这头磕得货真价实,却是丝毫不疼。

    贾琮这记马屁可说是拍得再好不过,永顺帝原本一个非常严肃的帝王,此时也是不由龙颜大悦,哈哈大笑道:“贾琮,你很好。不枉朕当初亲笔御书称赞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