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红楼第120章 臣子难做(第1/2页)历史正能量
大坤名臣录一经推出就成为时下的畅销书。而且供不应求,第一批五千本上架,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部卖光了。大文堂这边加班加点加机器,一天印刷装订三千本,完全不够卖的。
后面,只能采取预定的方式进行售卖。结果第一批预定量就超过了五万本。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各地书商订购的,五两银子一本,他们倒手出去,十两银子一本也有的是人买。原因很简单,这本书如今成了官场、富豪圈和文化圈交际的必需品。
你若是家里没有这么一本装点门面,见面不聊一下在大坤名臣录,你都不好意思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之所以如此,除了这本书的政治含义之外,更主要的是贾琮在这本书开头让太上皇亲自作序,洋洋洒洒的写了几百字。
除此外,还弄了个审核人员名单和编撰人员名单。审核人员指的就是当初评选大坤名臣的那群大坤皇族,一共有三十几个人,多数都什么王的,编撰人员就是翰林院的那十几个编修。
如此一来,一下子就让这本书显得非常高大上起来,更是充满了权威性。你当官的不买一本回去供着,就是政治不正确。你读书人若是不买一本放书桌上,就是没志向,逼格不高。而那些有钱人买过去,就是装逼和附庸风雅的刚需了。
所以,才几天功夫这本大坤名臣录就成为京城最畅销的书籍,火爆程度比之前那大坤英烈传还要厉害一些。
这不很多茶馆酒楼妓院的,原本一直都在说大坤英烈传的,现在很多都改成了说大坤名臣录,挑选一些里面的经典名臣进行演义注水,来个评说。一时间,大受欢迎。
永顺帝当然也知道了这件事,对此心中是非常膈应的。毕竟他如今才是大坤的皇上,是九五至尊。大坤名臣录这么权威的政治性书籍,居然没有他这个皇帝什么事情。从头到尾,从评选到编撰出书,他都插不进手。连在这本书上挂个名都没有。
现在这本书这么火,这么畅销,上至满朝文武下至市井百姓都在热议,你说永顺帝心里面能舒服吗?
当然,开始的时候,永顺帝是没想到这本大坤名臣录会闹出这么大动静的。若是早想到的话,他说什么也要参与进去。太上皇作序,难道他就不能作序了?
正因为没想到,他才错过了给自己标榜和宣扬自己正统和九五至尊的大好机会。反而让太上皇这位已经退位的前皇帝,再次进入大众视野,进入文武百官的心里。并且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因为这本大坤名臣录名义上就是太上皇统筹策划和编制的。
这足可以彪炳史册了。
一想到这点,永顺帝心里面就很不痛快。在一次跟李焯见面的时候,就不由将这个情绪表达了出来。虽然没有明说贾琮“胳膊肘向外拐”,改换门庭去投靠了太上皇。但心里面对贾琮的怨气肯定还是有的。
在永顺帝看来,贾琮是他的人,而不是太上皇的人。现在却帮太上皇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不说给太上皇赚了不少钱。只单单给太上皇杨了好大的名。他就心里面不痛快。
至于,这件事贾琮之前已经只会过他,并且得到了他允许,永顺帝就选择性遗忘了。他只知道,这件事上贾琮让太上皇名利双收,而他这个皇帝却是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所以说,做臣子的是很苦逼的。贾琮现在就是如此。哪像上个穿越世界,他看那个不顺眼就一拳打爆,见佛杀佛见鬼杀鬼的大杀四方,那叫一个痛快。可惜世界不同,在这个有神仙的世界里,他也只能尽量的做个乖宝宝。
贾琮从李焯那里知道了永顺帝现在对他有怨气,他也只能想法安抚了。他自己也就罢了。就怕刚刚封妃的贾元春成了永顺帝的出气筒。毕竟,贾琮可是贾元春的弟弟。这点永顺帝当然很清楚。
这天,贾琮拿着写好的三字经便入宫了。首先,还是去找李焯。
李焯看过三字经后,一开始倒是没多大感觉,反而觉得如此太浅显了,直接就说了出来。
等贾琮解释过,这三字经是给孩童启蒙的读物,李焯才恍然醒悟,然后顿时惊为天人。
这三字经,贾琮可是花了足足一千点正能量从系统兑换来的。当然,按照这三字经是修改版。里面的内容契合这个时代的历史,读起来也是依旧朗朗上口。
这样的一本启蒙课本,对这时代孩童来说实在太重要了。这可是教化万民的大功德了。而这也是贾琮目的之一。选三字经除了讨好永顺帝之外,也想趁机赚一波能量点。
“好。这本三字经真的太好了。”李焯重新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后,不由大叫出声。
他之前只是翻看,也不知道这是启蒙读物,当然一下子看不出这本这么浅显的书本有什么特殊之处。
知道了之后,亲自读出来,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朗朗上口不说,还非常的有启发性和启蒙性。更主要的好记不说,还带有故事性,让小孩子能从小就了解他们历史。
“我这就带你去见父皇。这三字经一定要尽快发行天下,让天下的孩童都能尽快的读到这本书,受到更好的启蒙。”
李焯很是激动的拉着贾琮就去找永顺帝了。
这次,两人倒是没有在御书房跟永顺帝见面,而是在乾清宫,名义上是皇帝的居住的宫殿,但实际上永顺帝一般都不住在这里。
在乾清宫右边的暖阁里,永顺帝接见了两人。两人进来的时候,他手里还拿着一本书。贾琮打眼一瞅,看封面就知道就是那本大坤名臣录。敢情永顺帝也在看这本畅销书。
不过,他做为皇帝,看这本大坤名臣录倒是非常的合适,能够让他系统的了解大坤几代以来的各个名臣,对他的执政肯定是有好处的。
两人行礼之后,永顺帝便似笑非笑的看着贾琮说道:“贾侍读,你策划编撰的这本大坤名臣录确实不错,朕这几天都在读,很有收获。从这些名臣的生平中,让朕感悟了不少道理。”
贾琮连忙说道:“陛下谬赞了,这本名臣录,是太上皇筹划的,编撰各个名臣传记的,也都是翰林院的编修。微臣不敢居功。”
永顺帝语气淡淡道:“若是没有你给太上皇献计献策,就没有这本大坤名臣录。”
贾琮还能说什么,这确实是事实。他只能马上转移话题道:“皇上,微臣此次过来,是向陛下献书的。还请陛下过目。”
贾琮伸手从怀里拿出三字经书册,双手呈上。
李焯在一旁也说道:“父皇,这本三字经我已经看过了。可说是天下一等一的最好启蒙读物,若是能发行天下,对我们大坤教化有着莫大的益处。”
永顺帝一开始见贾琮手里薄薄的小册子,嘴角不由就撇了撇,心想你给太上皇的大坤名臣录就这么厚,给我的就这么一个薄薄的小册子。
不过,听李焯这么一说,他当即重视起来。开口道:“呈上来吧。”
角落里服侍的一个太监连忙上前,从贾琮手里接过小册子,然后又双手恭恭敬敬的呈到永顺帝面前。
在皇宫就是这么个规矩,臣子的东西不能直接拿到皇上面前,只能由皇帝身边的人这么做才行。
永顺帝接过三字经,翻开看了起来。也就一千多个字,过了差不多五六分钟后看完。他的见识可比李焯强上不少的,何况刚才李焯已经说了这是一本启蒙读物。一下子就看懂了这本三字经的博大精深和良苦用心。
总体上来说,这本三字经,是一本非常正能量的启蒙书,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通俗、顺口、易记,短小精悍,琅琅上口。
这对教化天下千万孩童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他嘴上没说,心里面却是对贾琮能写出这本三字经非常的吃惊和佩服。
“不错。这本三字经字数不多,却能将我们大坤从古至今的历史、天文、地理、德治都包含其中,而且通俗易懂。这真是你自己一个人写出来的吗?”永顺帝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面却是不由有点嫉妒贾琮的天才了。只能感叹这小子,真的可能是文曲星转世?不然怎么可能这么妖孽。
“陛下,这三字经是我这段时间来熟读历史天文地理等书籍感悟所得,其中当然还是有不少错漏的。还请陛下能够御笔斧正。而后,发行天下,让天下启蒙孩童都能读到,如此也算是对我们大坤教化起到一点微末作用。”
永顺帝一听这话,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来。贾琮这话他当然听得懂,这是打算将这三字经的一部分着作权让给他了。
说实话,这个很有诱惑力。但他看到李焯听贾琮这么说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顿时警醒了过来。这本三字经的署名虽然很有诱惑力,但毕竟不是他写的。他硬要加上自己的名字,固然可以,甚至可以流芳百世。但这件事还真不能做。
若是这么做了,首先贾琮这位神童少年,心里面一定会有疙瘩。其次,也要被自己的儿子看轻。何况,这种事情想要瞒住天下人也很有难度。
所以,心里面一番权衡之后,永顺帝便大义凛然的开口道:“你这本三字经写的非常好,朕刚刚仔细想了想,还真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的。所以,让朕斧正什么的,就不用了。不过,朕可以给这本三字经作序,便让天下各州府各县尽快推广此书。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只你大文堂刊印可推广不开。所以,朕可以下旨让天下各地自行刊印,你看可好?”
永顺帝这么说,就等于说,贾琮这位原作者免费出让版权,让天下各地书局都能印刷售卖。
对此,贾琮倒是无所谓的很,毕竟他写这本三字经就没有想过要赚多少钱,而是想要进一步扩大知名度,能够多赚一些能量点,同时也能安抚一下永顺帝。
“这是微臣的荣幸。微臣没有意见。”贾琮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李焯却是有些为贾琮鸣不平道:“父皇,这本三字经是天下奇书,对教化天下万民有着莫大的好处。儿臣,希望父皇能对贾侍读予以表彰。”
永顺帝一听就有些犯难了。按理说,这本书确实非常好,确实也应该赏赐贾琮。但贾琮这段时间来,已经三番两次的受赏了。前不久还封了他的姐姐为妃。若是这次再赏赐,感觉好像有些太过了。
贾琮见永顺帝犹豫,多少也猜出了他的心思。马上说道:“微臣不要什么赏赐。其实,这本书能发行天下,就是对微臣最大的赏赐了。因为微臣能够被天下很多人知道名字。所以,微臣希望天下各地印发三字经的时候,一定要将我的署名贾琮印上去。皇上作序的时候,也请提及一下微臣。如此,微臣就心满意足了。”
永顺帝一听,便点头:“很好。你这话倒也不假,这本书若是由朕亲自作序,而后在里面提及你,那天下人就都知道了你的名字。这可是偌大的名声。天下多少人有这份殊荣?”
“微臣谢陛下成全之恩。”
“你能写出这本书。朕心甚慰。不过,你也不要因此而骄傲自满。要知道,满招损谦受益。何况,你的年纪还小,更加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步来。”
永顺帝这语带双关的话,让贾琮心里面一阵无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