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足之地(第1/1页)越战的血
百度搜索 本书名 + 第五文学 看最快更新
攻打5186高地时候后还是出现了点麻烦,原因是越军大约有两个排兵力撤退到了山顶阵地。
山顶阵地这个地方,就像我们跟越鬼子打时候是一样……这个部位就像一个刀锋,不仅面积小而且炮弹随便打高一点或是低一点都打不到,再不行就稍稍往反斜面方向一撤……那正斜面坦克炮、高射机枪以及其它直射火力就全部无效了。
所以对一座高地来说,适合防守要地就是山顶阵地。
对于这一点我们事先已经考虑到了,所以一开打时候就用迫击炮靠近山顶阵地位置用燃烧弹打出一条火带同,其目就是阻止越军往山顶阵地撤退占据险地。
但无奈是我军迫击炮数量太少了,前后加起来就只有十七门,这还是从军部加强了五门迫击炮结果了。
十七门迫击炮说起来也不少,但协同步兵轰炸越军据点同时,又要山顶阵地前炸开一道火墙阻挡越军撤退还是略显无力……再加上这时是黑夜,越军又熟悉地形,想要摸到山顶阵地去并不难事……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越军就算是公安屯民兵同样也是战争中成长也是有一定战斗经验和军事素质……这场战斗要是撂给一个普通民兵,而且还是失去团部指挥、敌我火力对比差距如此之大情况下只怕早就崩溃了。
但越军公安屯民兵不仅没有崩溃,反而还能把那些被我军打得七零八落散兵游勇给组织起来拉到了山顶阵地负隅顽抗。
这倒是让我有些意外……其实也不能说是意外,因为之前战斗我也有过几次跟越军公安屯民兵交手经历,知道他们战斗力其实一点都不比我军正规军差,有些甚至还超过我军……我军正规军很多时候不是训练,而是种地,那实际上也就是民兵水平。
越军民兵比起正规军来唯一不足就是武器没有统一……这绝对是一个硬伤,主要原因就是越南武器装备过于繁杂了,有美式装备、有苏式装备,甚至还有二战时遗留下来曰式装备和法式装备……又由于越军先进武器是优先装备正规军,于是公安屯武器就只能捡正规军换下来破烂……这就导致公安屯武器是各式各样,这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战斗力。
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没有小看这支公安屯部队,但我还是没想到他们能这种情况下还能迅速地组织起了防御。
后来才知道……这其实并不是公安屯功劳,而是第五步兵团为了能让公安屯民兵好配合坂旺地区其它越军防御,于是就从第五步兵团抽调了十几名老兵充当这两个民兵连骨干……换句话说,现5186高地上起到指挥作用其实不是民兵,而是那些骨干。
于是麻烦就出现了……我军直射火力很就失去了作用,火炮作用也变得十分有限……这火炮包括远程火炮和迫击炮,远程火炮虽然能打到另一面……但越军是位于刀锋处山顶阵地,远程火炮一旦打高了就会越过5186高地而打到我们自己人。
迫击炮吧……虽然没有远程火炮问题,但问题是山顶阵地面积太小,打一批炮弹上去也不见得会有一发落到山顶阵地上。而且我们弹药补给也十分有限,接下来还有可能要面对其它战斗,所以这绝不是我们能消耗得起。
“营长!”刀疤这时候就主动请缨了:“让我们二连上吧!”
这个任务确只有二连比较适合……山地攻坚战啊,一连那是完全没有经验,而二连却是与越军正规军有过多次交锋,这其中甚至还有越军316A师。
所以我没有多想就话筒里应道:“做好准备!我指挥其它部队与你们配合!”
“是!”话筒那边传来了刀疤很干脆回应。
各兵种很就我调度下做好了准备,随着我一声令下进攻很就开始了。
但这次进攻却并不像往常一样先是一阵炮火准备接着步兵就火力掩护下对目标发起冲锋……我明知道这些玩意对山顶阵地越军威胁不大,当然就不会这样浪费时间浪费炮弹了。
迫击炮还是有打,但打出去却是一发发烟雾弹,而且这些烟雾弹还是打我军阵地里,靠近越军山顶阵地也有几颗,但数量却是不多。于是很我军阵地就冒起了一层层有如浓雾般白烟。
这就让越军有些奇怪了……这是晚上,烟雾弹一打不就什么也看不见成了瞎子了吗?成了瞎子还怎么冲锋呢?
但很那些驻守山顶阵地上越鬼子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接下来迫击炮打上去就是十几发照明弹……这些照明弹几乎是同一时间打到山顶阵地上空,那强光霎时就把越鬼子给刺激得睁不开眼睛来……而刀疤部队却早有准备,就乘着这一会儿朝越军打去了成排成排子弹并发起了冲锋……让越军有些无奈是,当他们举起枪来要朝中[***]队射击时,才发现照明弹和烟雾弹交互作用下,实际下已经变成了越军明解放军暗状态。
与此同时,担任掩护任务一连部队也躲烟雾中朝越军阵地打去了一枚枚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这玩意毕竟可以艹控导弹,所以它虽然对付移动目标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对付静止目标准确率还是相当高,于是用来进攻山顶阵地就恰到好处。
何况,这些反坦克导弹打击目标并不越军……用导弹来杀伤步兵话似乎有些浪费了,它们目标是越军山顶阵地上架起来工事,比如用沙袋堆起来机枪阵地,比如被当作掩体树桩,又或者是山顶阵地上巨石……
特别是座落山顶阵地上巨石……这些玩意如果是用火炮炸话是很难得会炸得到,但对于反坦克导弹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明显靶子。
其实这些巨石也并不是什么很重要军事掩体,用反坦克去打它们原因……是一旦反坦克导弹击中了那些巨石,就意味着那爆炸会掀起一大片到处乱飞、乱射碎石……
这反坦克导弹可是能穿透15坦克装甲,所以这一通反坦克导弹打上去就打得越军阵地是一塌糊涂……用沙袋堆砌防御工事就不用说了,那一枚导弹上去就打得乱七八糟,树桩被这玩意一炸就直接没了,厉害是那巨石爆开弹片……本来越鬼子还期望把它当作一个掩体呢,却没想到是被我们当作弹片产生器来打,而且因为巨石体积本身就不小,打上几发这还没完,越鬼子这一时半会又搬不走,只得无奈承受着一片又片碎石他们头上飞舞……惨叫不已他们一定是后悔了,当初怎么就不知道先把这玩意给移走。
接着二连战士再一个冲锋……很就反坦克导弹以及烟雾、子弹掩护之下朝山顶阵地冲去……话说越军朝向我们这一方向掩体本来就是临时构建起来,这会儿又被反坦克导弹炸得乱七八糟,哪里还有办法组织起有效抵抗,于是很就让战士们冲进了手榴弹投掷范围……
接下来事就不用多想了……一阵手榴弹爆炸之后,二连战士就冲上了山顶阵地,很就把那些做困兽斗越军民兵打成了筛子!
这其中还有些反应较越军……乘着我军还没有冲上去时候就继续往反斜面撤退……这种做法是对,反斜面也有反斜面战术嘛,就像我们也曾经反斜面上构筑工事,与火力较强敌人打得难分难解一样。
但可惜是……这一带高地全是越南方向较平缓而中国方向较陡峭,他们这么一退就是全都退往较为陡峭而且到处是石头中国方向……
这个地形确是有点奇怪,如果说只是一座两座高地是这样话那还可以说是偶然,但这一带几乎所有大小高地全是这样……后来想想,这应该是大自然力量……这一带风向基本都是自中国吹往越南,正所谓滴水穿石,这风这么吹啊吹,吹个成千上万年,于是高地靠向中国那一面尘土或是被风化或是被吹走了,就只剩下一堆堆光秃秃石头。
于是这下越军就尝到了我军进攻时那种苦……战士们也不往下冲,只是把手榴弹、炸药包、爆破筒一古脑儿往下丢……随着一阵“轰轰”暴响,那下面就是一片飞沙走石……退往反斜面越军那是不死也残废了。
至此5186高地才落到我军手中,也就是说我们总算是抢了一块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