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坐而论道(第1/2页)传奇1997

    晚宴之后,

    百度团队要赶晚班的飞机前往新加坡,告辞离开。

    隋波就请易迅的几人来到书房。

    一边喝酒,一边继续细谈。

    林馨则和几人打了招呼后,自行去琴房练琴去了

    在硅谷的时候,她就是这样,很少去主动听隋波谈公事。

    几人散坐在书房的沙发上,

    一边享受的隋波珍藏的雪茄和红酒,一边听隋波面授机宜:

    “周杰、n,

    我对易迅团队这段时间的工作,总体来说是满意的!

    在新浪和趣游加入后,易迅基本上算是完成了,之前规划的互动娱乐战略的业务布局。

    也初步形成了,以即时通讯和社交为核心,覆盖游戏、音乐、文学等内容的生态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

    你们管理层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

    不过,在我看来

    这个生态现在还是非常脆弱的。

    而且,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协同和赋能!

    一来呢,像起点、浩方、边锋,甚至新浪,这些收购后的公司,

    无论是在公司文化、管理架构,还是和、平台的业务协同上,都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易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并不仅仅是由即时通讯业务所带来的用户规模

    而是我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对互联网和用户体验的关注、思考和理解

    是我们在技术和产品上,通过多年的研发和创新,所积累的强大系统体系。

    更是我们一直坚持梦想和价值观的公司文化,所带来的公司内部员工充满激情和自发驱动的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创新精神和活力

    我们一定要把这些我们最重要的东西,都灌输到那些新加入易迅的公司中去!

    要将他们真正整合到易迅的生态中来

    不仅要将这些公司融合进来,

    还要让他们能够继续在所在的细分领域中,学习和利用易迅的这些竞争力和创新优势,继续不断发展壮大!

    收购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现在做的好。

    更是为了让他们将来,能发展的更好!

    所以,光是把业务嵌入到和上,这种低层面的肤浅协同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个大课题,你们管理层一定要深入的思考。

    怎么进一步整合这些公司?怎么把这些内容业务,更好的和社交结合?

    最终形成一个互相促动,不断彼此提升的业务闭环,和健康发展的生态体系。

    二来呢,

    我听说,n一直都对易迅的开放平台战略,有不同意见?

    我理解你的想法,

    易迅现在拥有这么大的用户群体,我们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没问题。

    从解决用户需求的角度,很多业务完全可以我们自己来做!

    这样也许产品出来的效果更好,用户会更满意”

    隋波说到这里,不禁有些感慨。

    小马哥能在前世时,成就企业帝国的霸业,和他本身性格中的很多优点是分不开的:

    执着、内敛、宽怀、自信、对事物和人有着超于寻常的洞察力

    专注、精力过人、对技术和产品细节有敏锐感知、战略眼光出色、精明、具有商业头脑

    这么多优点,集中在他这个领导人身上。

    也是腾讯能够成功的关键之一。

    如果说他唯一的一次失败,或者说弱点

    就是在2010年以前,他对国内的商业环境和市场竞争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或者说,不够成熟

    当时,互联网领域几乎没有腾讯不涉足的领域,它无处不在,什么业务都要插一手。

    关键是,它插一手也就算了

    但是,凭借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微创新,任何业务只要腾讯开始做,很快就会把市场上的老玩家打败。

    积压别人的生存空间不说,搞垮的公司,也不是一家两家!

    这就有点过分了,当然会犯众怒啊

    结果腾讯被全行业抵制和唾骂,被称为“狗日的企鹅”、“全民公敌”。

    并终于在“3大战”后,

    引发了小马哥的一次大反思,也促使了腾讯的战略转型。

    从“封闭”走向“开放”,确定了“资本内容”的战略方向。

    也正是从那之后,腾讯才凭借着“开放平台战略”和大规模的投资,打开了第二次腾飞的序幕

    隋波正是吸取了“历史”教训,

    为了避免出现前世腾讯的被动局面,这才早早就提出了开放平台战略

    正是这一点,

    对于现在的小马哥而言,还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他又不像周杰等人,跟随隋波多年,早已对隋波的任何决策,都是毫无疑问、诚心诚意的信服。

    所以,曾经一度小马哥对此,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的。

    隋波正好借这个机会,好好给他“提点”一下。

    说实话,能折服小马哥的机会,还真不多

    “n,

    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我要把易趣不停的拆分,到现在形成易趣、百度、易迅等等公司?

    你还记得在2000年、2001年左右,曾经有一段时间,行业内和媒体曾有过“易趣威胁论”吧?

    后来这种声音渐渐少了

    包括现在,即使我们已经拆分成多家公司。

    还不时有人在喊着“易趣太庞大”、“恐怖的易趣系”?

    我一直在对外宣称,我们不做帝国,做的是生态系统。

    又是因为什么呢?

    不错,我们做企业,一定要考虑盈利,考虑到发展。

    在更多的业务领域获得成功,可以扩充我们的业务边界和发展空间,对营收和利润也有利。

    但是,也必须看到:

    虽然以我们现在的实力,还远远称不上“垄断”。

    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多个领域遥遥领先,占据了市场第一位的位置。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认识到:

    我们不仅仅是一家商业公司了,更是一家有着巨大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型公司。

    甚至,我们作为市场第一,

    是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制定行业规则的

    所以,

    我们在业务发展之外,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行业形象

    我们应该具备,引领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远大抱负和深远的谋略!

    很多事情,不一定都要完全自己做的

    产业链怎么培养的更加丰富一些?如何和周边的同行相处的更好?

    竞争的同时,还有合作。

    只有这样去思考问题,易迅才能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赢得全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开放平台,

    从客观上来看,我们能够聚集更多的中小互联网公司和开发者,帮助他们成长和获利。

    好像是损失了一部分我们自己的利润。

    但是,

    一方面这些公司和开发者就成为了我们生态的一部分,同样在丰富我们自己的平台产品和应用,为用户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另一方面,平台同时是有分成的啊!

    我们仅仅靠自己的产品和创新,或许无法将上亿用户的所有潜在需求,都挖掘出来。

    但是通过开放平台,那些公司和开发者一起努力,将会有数以万计的创新产品出现,就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而我们作为平台方,自然也会分享其中的一部分收益。

    此外,开放平台的价值,

    还不仅是在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业口碑以及经济收益方面。

    更重要的是,通过做开放平台,也可以对我们的管理层、整个组织的格局,得到质的进步。

    因为,当我们从一家公司转变为一个平台的时候,就变成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商”!

    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

    所谓“连接一切”,无论是连接人与服务、设备或数字内容,根本上还是为了满足人的延伸。

    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让每一个在生态中被连接的伙伴,都能获得一种自我延伸的能力。网络越大,这种潜在的延伸能力越强。

    我把这种促进延伸的能力叫做“连接力”。

    所以,在易迅的生态体系中,

    我们的价值和角色在于:作为一个“连接器”,搭建起新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

    这才是平台真正的价值!

    你们必须认识到,易迅更高层次的战略,是成为互联网的连接器和基础设施。

    那么,在这个认知过程中,

    易迅的管理层就可以不断的进化,从而推动公司整体不断进化!

    n,

    一个企业再大,能力都是有限的,很多行业都有很深的专业性。

    只有开放协作,才有可能创造出共赢的未来。

    一直以来,我认为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四个字:合作共赢!”

    隋波的一番长篇大论过程中,小马哥脸色也随之不断的变化,陷入了深思中。

    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或许之前是更关注于业务本身,没有想过这么深入,但隋波这样一说,他自然就醒悟过来。

    作为潮汕人,小马哥自然不乏生意头脑。

    隋波的话有没有道理?

    显然是真知灼见!

    小马哥点了点头:“波总,我明白了,这一点上,是我考虑不周

    你放心,我会全力推动开放平台战略的实施!”

    隋波笑笑,温和的道:

    “我知道,转型很难

    一方面,腾讯以前是习惯了封闭自足,虽然和易信合并了,但是观念的转变不是短时间能扭转的,现在要走向开放,的确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这一点上,你们可以多和周杰他们,以前的易信团队多沟通。

    在易趣的价值观中,

    拥抱变化,主动变革,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条!

    另一方面,要整合那么多公司和内容,进行协同,多业务线的大型团队,转型期间怎么保持小团队的活力,这也是对你们管理能力和组织文化上的挑战。

    我给你们的建议,

    就是搞一次全公司范围、大规模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学习和考核。

    文化和价值观是企业最重要的根基。

    要经常说,天天说,贯彻到每个人精神和行动中!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公司上下所有人的统一的认知,形成团队的强大战斗力和执行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