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王者归来(第1/2页)唐朝贵公子

    这窥基俗家的姓氏乃是尉迟,乃是尉迟家族的子弟,十七岁时,便奉旨出家做了僧人,进入了大慈恩寺。

    历来皇帝选僧人,都会从一些功臣以及世家大族之中挑选,让他们进入寺庙修行。

    甚至一些后妃,也有入庙修行的可能。

    而窥基进入大慈恩寺之后,因为钦佩玄奘,故而请求拜入玄奘的门下。

    玄奘收了很多弟子,不过这个时代的弟子,他们的佛号,都是皇帝颁赐的!

    往往圣旨命多少人入寺修行,便由官方给予他们佛号,因而……倒不是后世那般,每一代弟子,都有排行,如悟空、悟净、悟能这般。

    这窥基此刻正在待客,今日来的客人,很不一般。

    原来是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到了。

    这大慈恩寺,兄弟二人常来,每一次这样的王公贵族来的时候,似窥基这样的世家子弟,便派了用场。

    其实像窥基这样的人,受了世族的熏陶,皇帝亲下旨意命他修行,也有让亲信子弟掌握寺庙的用意。

    这些人和寻常僧人不同,往往有很高的学识,而且见过世面,其他的僧人听到王公们来,已是瑟瑟发抖,或是不知如何应对,而窥基却总能应付,与人谈笑风生。

    这李恪和李愔二人显然心情不错,太子这次捐款的事情,父皇显然气的不轻啊,现在满大街的人,都在称颂他们兄弟二人,而一说到了太子,便忍不住想要大笑。

    太子连这点威严都不剩下,只有徒增笑柄,这既让李恪觉得无言,又心里生出几分期待。

    无言的是,他们终究笑的是本朝太子,未来这样的太子登基,大唐是否会和隋朝一般短命呢?

    期待的却是……或许……经过了这次的打击,父皇会有其他的考量呢!

    他们二人,兴致勃勃的与窥基交谈,二人向窥基请教佛法中的一些学问,而窥基应对自如。

    正说着,小沙弥匆匆进来道:“师,师。”

    这小沙弥显得慌张,跌跌撞撞地进来。

    明堂之内,窥基脸色略略有些诧异,显然,他意识到小沙弥失礼了,只是这个时候,他却依旧镇定。

    只一笑道:“方才说到人身的皮囊,不过是旧物,就如房子,房子久了,自然要年久失修,可皮囊不一样,皮囊是无法修缮的,因而,我们方才要弘扬佛法,令天下的百姓,不必去在意那宅子的新旧,紧要的是……住在这宅中之人,他是否在意这个宅子。所谓无我,不正是如此吗?无我并非是说,无本我,而是不去在意这一身皮囊而已。”

    李恪和李愔都不禁佩服窥基的镇定。

    李恪道:“受教了。”

    那可小沙弥见师不理自己,却依旧气喘吁吁地继续道:“师,外头有一人……”

    窥基却是置若罔闻,宣了一声佛号,继续道:“只是……人在宅子住了久了,日久难免生情,莫说是皮囊,便是宅子,人怎么能说舍去便舍去呢?因而世间之人,总是不免有许多的遗憾,而遗憾,岂不正是烦恼的根源?正因如此,佛祖曰:清净。这清净二字,是最难得的,需去六根,闭眼睛,塞嘴巴,捂住自己的耳朵,人有六识,要到六根清净的地步,何其难也。”

    “我的恩师玄奘,便是因为这佛法弘扬的过程中没有真经,因而立下宏愿,非要取得真经不可,这又不是六根不曾清净呢?连恩师都如此,更不必说我等了。”

    李恪和李愔听着,继续点头,面越加钦佩的样子,李恪叹道:“玄奘法师,宛如明灯,他虽死,可我置身于此,却犹生一般。这是有大修为的人,我等不能及。只是可惜相逢恨晚,不能与他相见。”

    一旁的小沙弥是急得满头大汗,听他们继续说着玄奘,便咬牙提高了声音道:“外头有一人,自称玄奘法师,叫师前去相见。”

    玄奘……

    李恪和李愔面面相觑。

    这刚说玄奘呢,怎么说曹操曹操就到?

    李愔忍不住嘀咕:“怎么可能,莫不是见鬼了吧。”

    李恪便瞪他一眼,李愔才住了口。

    窥基听罢,不禁微笑道:“却不知是哪一位施主做的恶作剧,拿我师来玩笑,这很不妥。”

    不过窥基没有生气,佛门中人嘛,这点度量还是有的。

    窥基便朝二王行礼道:“请两位施主稍待,贫僧这便去看看。”

    “且慢。”此时,李恪站了起来,道:“本王也去瞧瞧。”

    窥基有些尴尬,却还是点头。

    于是窥基在前,李恪和李愔二人在后,一路往山门方向走起。

    走在后面,李愔忍不住悄然对李恪道:“皇兄,玄奘怎么死而复生了?”

    这口气听着像是并不想玄奘活着似的。

    “胡说!”李恪低声呵斥道:“这样的话,万不可让人听了去。”

    没多久,窥基等人便到了山门前。

    李恪远远看到一个头长了短发,邋里邋遢的僧人,便不禁摇摇头!

    在他看来,十有**就是来坑蒙拐骗的,他正待要前,摆出亲王的样子,狠狠的呵斥一番这野和尚。

    却哪里想到,窥基身躯却是一震,张大着眼睛,努力地看着玄奘,而后眼睛便红了。

    随即,窥基疾步前,拜倒在地,哽咽道:“恩师在,请受弟子一拜。”

    这李恪和李愔兄弟二人,已是眼睛都直了。

    玄奘……还真的死而复生了!

    玄奘则是平静地道:“不必如此,不必如此。”

    纵是僧人,可依旧还有人情,所谓的六根清净,不过真是捂住眼睛和耳朵而已!可是……捂住的眼睛,总会有缝隙,也总能见到光亮,平静的心,也终还是有世俗的羁绊。

    窥基整个人激动不已,痛哭流涕地道:“恩师不是在大食……大食……”

    “难道这是以讹传讹?”吴王李恪随即前,皱眉道。

    玄奘便疑惑地看向李恪,道:“敢问这是谁?”

    “噢。”李恪忙是道:“本王姓李,名恪。”

    玄奘依旧面色平静,朝他行礼道:“贫僧确实是在大食遇到了危险。”

    “此后那大食人,将你放回来了吗?这倒是运气啊……”李恪一时无语,长安城里祈福了这么久,谁料人真回来了,这算什么事啊。

    不过……此时李恪却还是表达出了礼贤下士的气度,无论怎么说……这玄奘也是万众瞩目的人。

    玄奘如实道:“倒不是被那大食人放出来的。”

    “嗯?”李恪一头雾水,一脸不解地道:“那是何故?”

    玄奘便道:“是有人将贫僧营救了出来。”

    李恪和李愔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李恪道:“那拯救法师之人,定是了不起的人,想不到大食之中,也有明事理的人物。”

    玄奘摇头:“不,他们是大唐人。”

    李恪更加迷糊了,大唐人……去大食……这显然说不通啊!

    于是他便问:“却不知是哪一个壮士,本王一定要为他请功。”

    玄奘道:“姓陈,叫陈正雷。”

    李恪先是一愣,随即想到了什么,顿时大惊失色地道:“陈家的人?”

    “正是。”玄奘道:“多亏了他们,那日数十人闯入大食王宫,挟持了大食王和许多的大食贵族,而后……勒令大食王将贫僧换了回来,如若不然,此时贫僧再也不能回长安了吧。”

    李恪觉得自己的腿有些软了。

    这……

    怎么可能呢?

    就几十个人,跑去大食?还将大食的国王给挟持了……

    这大食又非小国,连波斯人都忌惮他们,号称带甲数十万,俨有霸主气象。

    李愔在旁冷笑道:“这如何可能……简直就是玩笑。”

    显然这样的事,匪夷所思得令人难以置信。

    玄奘却是面无表情地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

    这一番话,让李恪和李愔竟是无词了。

    而那窥基却已是狂喜,哪里还顾得这个,对他来说,终归自己的师父还活着便好!于是口里道:“恩师能安然返来长安,就是再好不过了。”

    他这一声大叫,惊动了许多的和尚和沙弥。

    那些香客们在听到了玄奘二字,便已纷纷朝山门看来。

    突然,人群之中有人道:“玄奘和尚回长安了。”

    一时之间,人声鼎沸,许多人哗然,人潮便涌了来。

    寺中,又有许多僧人纷纷出来,一见果然是玄奘,竟是不知所措。

    金身已经重塑了,钱也捐纳了,结果……人回来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大慈恩寺在骗人钱财呢。

    此时,许多人纷纷见礼。

    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不胫而走。

    竟已有报纸的编撰,也气喘吁吁的跑了来。

    此时……再无人理会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了,这兄弟二人,就好像一下子成了局外人。

    分明就在不久之前,凭借着慈悲的光环,这两位亲王还被人捧了云端。

    于是……二人被挤到了一边。

    李愔不禁道:“皇兄,当真是陈家人出手?”

    李恪此时不禁叹了口气:“哎……无论是不是陈家人出手,最终……都算是太子皇兄出手了啊。走吧,走吧,还留在此做什么,还嫌不丢人吗?”

    李愔低头道:“这不可能,数十人,怎么可能做到……这玄奘,会不会是和太子还有陈家人一伙的?”

    “不要再说了。”李恪铁青着脸道:“就算质疑,也不能你我质疑,父皇是希望我们兄友弟恭的。”

    李愔便一脸死灰,无奈的点点头。

    …………

    玄奘万万想不到,竟会有无数人争先恐后地来看自己。

    甚至许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从未受过如此的关注,更不知当初自己在大食的危险,牵动了这长安城里的无数人心。

    待他随着众僧进入寺庙,后头依然有无数的香客看着他,不肯离去。

    寺庙之中,明显的比从前更多了几分辉煌,那宝殿在阳光之下褶褶生辉。

    又见一面墙,张贴了一张张的捐纳榜文,他看到了太子和陈正泰很令人刺眼的名字,尤其是后头那一贯和九百九十九文钱,被动辄以万贯和千贯的数目包围着,显得格外的刺眼。

    行至这榜前,玄奘唏嘘,感慨着对其他众僧道:“若非太子和凉王,贫僧必死无疑。也幸赖那些陈家的子弟舍身忘死,这是救命之恩啊。”

    众僧面面相觑,他们这里头当初也是有不少人都讥笑过太子和陈正泰的,可现在………他们却发现……

    此时有僧人急匆匆的过来道:“法师,法师,外头有新闻报的编撰,急盼能与法师一见。”

    玄奘回头,看了来人一眼,其他僧人道:“法师舟船劳顿,该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