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俘虏!(第1/1页)浴血逃兵
历史悠久的皇家苏格兰团第1营为什么要撤退,因为这支部队是不能投降的,他们除了突围,只有英勇战死才能保留他们的这个皇家番号;在他们之前,这个团的第2营已经在香港被日军歼灭。
日军一路追击,英军沿着来路一路撤退,他们都是在大道,英国人进攻的一路,他们的工兵付出了很多,他们把道路都修复的差不多了,结果现在便宜了日本人,日本人靠着缴获的卡车追的英国人哭爹喊娘。
就像冯锷期待的那样,日军的目标不是他们,他们根本没管就在旁边林子里的冯锷。
冯锷进入林子的第三天,终于有人来管他们了,不是日军,只是缅甸防卫军的两个中队,冯锷没打算跟他们交火,而是给他们留了一堆诡雷,伴随着炸药,弄了一个大型焰火现场之后,朝着林子的深处撤退。
冯锷在林子里呆了十五天之后,两个伤员的情况终于稳定下来,至少他们不用在用液体和血浆来控制伤势;等到了军医的允许之后,冯锷终于带着部队继续撤退。
而这个时候,给他的选择不多了,因为这个时候到处都是鬼子和缅甸防卫军的部队;他们也只能和英军一样,向吉大港的方向撤退。
“校,根据附近的气候推算,雨季快来了,这是海边,会比缅北来的更早一些;去年是四月末,野外干爽的日子最多还有二十天,如果不想再试试雨季中的林子滋味的话,我们必须要快点了。”
来自美军的军医实际并不是简单的军医,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想快点回到后方,该死的敌后生活他受够了。
“雨季来临前肯定可以回后方,至少进入吉大港是没有问题。”
冯锷点点头,他知道美国人什么意思,是时候解除电台静默的时候了。
“给兰姆伽发电,告诉基地我们的情况,请他们联系英军,我们要进入吉大港。”
冯锷点点头,终于允许电台工作。
“滴滴滴……”
电台在林间的空地里开机了,发布着半个月以来的第一封电报,而这个时候,史迪威已经快急疯了。
“太好了,他们没有被该死的日本人包围,问问他们的具体位置,是否需要物资支援,告诉他们,空中支援现在也没问题。”
史迪威看着久违的电报,长出了一口气。
“滴滴滴……”
冯锷并没有要空中支援,实际,他们现在携带的野战干粮都还有十天的分量,这一段时间,他们一直吃的是马匹托运的自制干粮,那些从小镇运出来的食物成了他们在林子里坚持的主要依靠。
“他女马的,劳资就知道没好事,劳资就知道史迪威不会那么好心。”
冯锷摔打着手里的电报,连续几封的电报,史迪威得到了他们的位置之后,马就下达了命令。
“现在呼叫空投物资就是告诉鬼子我们的位置,我们可能会被鬼子包围。”
林间的篝火持续燃烧着,周围不时传来枪声,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开枪,也不知道谁在交火,梅宇山脉以北,靠近东孟加拉的区域,日军的攻击很猛,而他们靠着缅甸人在运输物资、弹药,这就导致到了夜晚,林子里面到处都是火光,有篝火,也有火把。
“离这里二十公里,在这个小镇,有五百多英国人被俘了,他们逃出来的军官用电台在求救,史迪威让我们去救人。”
昏黄的篝火中,冯锷的身边蹲着一圈军官,指着地图,冯锷皱着眉头。
“团长,你怎么看?”
没有理会命令,罗达直接问冯锷怎么想的。
“英国人的尿性大家都清楚,如果我们不救他们的人,恐怕我们进不去吉大港;或许史迪威的沟通之下,我们能进去,但是我们恐怕也需要付出代价,但是我们队伍中有英**人就不同了,如果还有他们的伤员,没准他们还会从防线里面打出来接应我们;这就是区别。”
冯锷说完之后看着大家,他说的这个已经不需要解释,在淞沪战场,四行仓库一战就把他们的尿性打了个明明白白,不仅让中**人放下武器进入租界,而且最后还把他们关了起来;知道日军攻占租界,英国人也没有放了这些英勇的中国士兵,让他们成为了日军折磨的对象。
“鬼子有多少守卫?五百多人的英军俘虏,鬼子至少有机枪掩体,我们没有重武器,一旦打起来,伤亡没办法控制的。”
罗达皱着眉头,他们现在不怕鬼子来林子里面跟他们打,他们就害怕去攻击有固定掩体的工事,那会让大量的弟兄死在攻击的路。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我带九个小队去,其余的人在这里继续留守等待;能不能打,等到了地方自然清楚。”
现在双眼一抹黑,如果确实没有解救的条件,他会直接回复史迪威,然后带着弟兄们继续撤退。
“我跟你去。”
“我也去。”
一旦决定下来,所有的军官没有退缩,在这个队伍里面,冯锷永远没有点名的机会,弟兄们大部分来自于同一个地方,他们宁愿让自己的老乡活下来。
“闵飞,你带四个小队留守;你自己挑留守的人员;其余人准备,三十分钟后出发,多带点枪榴弹。”
冯锷决定趁着夜晚抵达俘虏营的外围,到时候找个地方隐蔽下来,休息一个白天,同时摸清情况。
连续十多天没有作战,要照顾伤员,也不可能在林子里面赶路,弟兄们的体力都保持的非常好,夜晚的行军队列很静,每个小队轮流在前面侦查前进。
纵横交错的荒野和灌木中,走在前面的小队在随时准备面对鬼子和缅甸人的暗哨,这是无法避免的,不管是黑夜还是白天。
远处的枪炮声时隐时现,日军和英国人的战斗还在继续,面对溃兵,日军的追击仿佛不知道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