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奇怪的套路增加了!(第1/2页)学魔养成系统
李峥喜欢上学,喜欢在学校。
可以嬉笑打闹,可以画画篮球,也可以看闲书。
极偶尔地,兴致来了,还可以听一节生物课。
如此松弛的环境,是培训班和培训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不喜欢学习。
一天的校园放松过后,回到家,沐浴更衣,泡壶淡茶,抱上静静。
最后再坐在桌前。
这才叫学习。
没办法,在112倍的效率下,他一天能投入在学习中的现实世界,也不过一个小时罢了,理应放在最安静的时候,有仪式感地学习。
这一晚,李峥准备完毕后,揉着怀中的静静,瞅了眼台历。
期末考试,倒计时12天。
也是时候为自己安排学习计划了。
综合统考不比竞赛,拼的是平均水平,要命的是短板。
即便史洋、祁英男这种能进T2的单科天才,在学校中的真正排名却反倒只是中游。
说白了,学科竞赛本也是为这类天才准备的,让单科优秀,综合却不尽人意的同学进入高等学府,人尽其才。
只是后来,随着各类培训班的兴起,这条路难免就歪了。
到现在,入学菁北的,大半都是通过学科竞赛获得签约优惠的人了。
据说教育部正在纠正这个风气,不过李峥这届应该是等不到了。
当然,李峥也不在乎。
对他来说,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高考,都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时机。
即使学魔系统可以体现出一个绝对数值,但若想了解自己在全体学生中的相对位置,还是离不开统考。
话不多说,先看看阔别已久的面板。
【语文:116→131↑↑】
表面上,提高很多,但其实李峥付出的更多。
期中考试后,他其实一直都在按照语文课代表刘月轩的方法,坚持每天,做笔记,顺手训练写作。
虽是细水长流,但也细品了一小摞名著了,可是这个提高却十分有限。
语文方面,怕是真的资质有限了。
这倒也犯不上气馁,与挥洒激昂的文学表达相比,他本也更喜欢探索客观规律。
没啥可说的,继续坚持,能到哪里算哪里。
接下来……
【数学:181→194↑】
不得不说,借着物竞的东风,顺手提前学习的高数,还是效果显著的。
但李峥却并没有分毫得意。
对于超前学习,他始终都很谨慎。
物竞和化竞,都是把先前的知识吃透了,才迈向新的疆域。
数学却是个例外,几乎只是为了物竞快速修炼而成,虽然数值很高,但对于公式与规律的理解其实是空的,只是单纯的会套用。
会的东西是多,但其实哪里都算不上精,距离融会贯通还有一段距离。
这样的数值,也只是虚高罢了。
别看高达194,其中有大量提前学习高数的水分,真正的高考数学,都还不一定能拿到130+。
这很不妙……
有理由先把数学划进复习重点了。
再之后。
【英语:169→173↑】
这四点提高应该是这几个月做英语材料搞的……
英语评分,高了似乎也没啥用,反正永远也不可能满分。
有时间随个缘冲180就好了。
【物理:258→284↑↑】
培训班提高显著,期末考试之前,随便做两套题热手就好了。
【化学:342→343↑】
国家队集训后,莫名涨了一点,大概也是沾了数学物理的光吧。
这个学科……几年之内应该是不用管了,就这么待着吧……
最后。
【生物:121→149↑↑↑】???
莫名其妙。
貌似放任成长就好了?
算了,还是尊重一下生物吧。
考生物的那天早晨,随便投入十几分钟翻翻书做做题吧。
审视已罢,重点无疑就是数学了。
常有半懂不懂的人说“物理的本质是数学”,或者“数学是物理的工具”。
这当然都是片面的,二者各有其美好与精妙。
李峥深知,自己觉得物理更妙,只是一个主观想法,这个感觉预示着,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才华,感受数学之美的能力,是低于物理的。
这也一定不是他一个人的情况,毕竟物理之美更加直观。
从星系到飞船,从核反应堆到万事不决量子力学,感受这些并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与才能,4岁的小孩子都可以爱上火箭。
但要领略数学的魅力,却有一道高墙。
多数人,别说触到这个高墙,就连离看到这个高墙都差的好远。
便是李峥,此前也只是身处迷雾之中,偶尔能嗅到一丝妙味,却又转瞬即逝。
有趣的是,随着这段时间的学习,李峥不仅看到了这堵墙,甚至还撞上了。
对于一个偏执的人来说,被墙拦住前路这种事,必然是很气的。
不仅气,还很痒,瘙痒难耐。
谁想要站上那堵高墙,一睹那传说中的数学风景?
只是……
不行的,现在这样是不行的。
一直以来,都是为了得到高分,解出物理题而学习数学。
这种肤浅的应用是不行的。
要回到本质,重新理解。
毕竟,哪个科目都无法脱离于数学。
唯有数学,可以脱离一切。
现在开始,忘记那些公式。
回到人类纯粹理性的起点吧。
……
接下来的日子里,沉浸于数学理性中的李峥,完全抛弃了那些公式和习题,只选用了最基础的教材,逐页细品。
这种品,绝非是品懂了就算的那种品。
事实上,在应用层面,他早就懂了。
但这绝非真的懂。
他需要的是最底层的那种懂,通过简单的公理可以推导出无数延伸的那种懂。
如果说,之前掌握的数学,犹如一副强健的骨架,坚挺耐用,但也只是死的工具。
那么现在,李峥则需要从第一个干细胞开始,生长出一条条血管,一滴滴髓液。
只有这样,数学才算是活了。
在这漫长的学习与通悟之中,李峥也一次次发出了遗憾的叹息。
遗憾的是,此前的数学学习太表面,太应用了,浪费了大好的时间和机遇。
想必,那些传说中的数学大神,一定早在一开始,就走了与套公式完全不同的路了吧。
……
1月23日,期末考试如期而至。
这一周数百个小时的学习之后……
李峥的学科评分,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包括数学。
但他知道,自己已经不一样了。
现在的他,已经忘记了高中课本上90%的数学公式了。
但却可以做出此前毫无思路的难题。
无招到有招,有招再归于无招。
至少高中数学。
李峥自信达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
就好比华山剑法一板一眼,谁都能看出来是个好剑法,能应对一定的江湖局面。
而独孤九剑反倒毫无章法,拿出来根本就看不懂,多数人教都教不会。
但这两者,已经差出了好几重境界。
唯有实战,方能见分晓。
考试日,晨。
李峥早早来到学校,放空心灵。
学路无疆,现在的他只有满心的敬畏,再无半点诳语。
他不禁又想起了张涛的告诫。
现在的学界,在某个细分领域投入一生的精力能出个成果,就已经很幸运了。
的确如此。
李峥爬上了数学的高墙,方才领略到其间的宏伟。
在这空无一人的教室中,李峥淡然一笑。
现在这个境界,别说是期末考,怕是高考,都很难泛出什么波澜了。
可他刚刚心如止水,门口就传来了波澜的声音。
“~~~这么早~~~”
“哼,别打扰我清修冥想。”李峥泰然端坐,看也不看她,“倒是你,怎么这么早?”
“考语文,要背课文~~”林逾静哼着小曲儿,踮儿到桌前取出语文书就往桌上一拍,“一个小时应该够了吧……”
“???”李峥愈发波澜,心境也乱了起来,“你都没背?”
“都看过,只是没特意背过,怎么了?”
李峥一个哆嗦,心烦意乱,姿态也开始乱了:“那……期中考试呢?我记得你语文是143分……”
“好像默写部分扣了5分吧……”
“你……你……”李峥难受地抓了起头,“你不要太过分,有本事你期末也别背。”
“平常期末是不至于背,但这次还是稳重一些吧。”林逾静吧唧着嘴翻开了书,“放心吧,我未来早晚会拿第二,但你绝对不会是第一。”
“!!!”
此刻,李峥修身养性多日,沉浸下来的心境,垮掉了。
“你就是为了让我不爽才背的么?!”李峥骂道。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闭嘴,不要背出声。”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至此,李峥崩了。
去你妈的境界。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攀比!
就是为了看林逾静挠桌子!
背书。
老子也背书!
……
三天的期末大考,拉开序幕。
这里的十八岁,没有甲子园,也没有学生会。
没有追梦偶像,也没有文艺社团。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热血,没有努力与奋斗。
为了理想的未来,为了能成为自己渴望成为的那个人。
张小可奋笔疾书,一往无前。
江青华愁眉不展,感觉很难。
徐梦溪心无旁骛,挑战平凡。
乔碧霞气势汹汹,卷乱题残。
最后,是那叶孤城西门吹雪。
决战紫禁之巅!
高手,很难。
只因任他如何努力,也难提升分毫。
只因他即便提升了分毫,也无对手可以超越。
林逾静,便是这样一位高手。
自幼儿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