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判断和交易(第2/3页)远东之虎

是笨蛋,那些冠冕唐璜的话,他从北洋时期就听了不少了如何能分辨不出来?!

    或许是出于激愤,又或许是知道此生无缘见到海军的崛起了。总之自那以后,陈绍宽便开始在纸面上做他的海军强国梦:

    一堆的海军建设计划里,从辽东到南海中越边界,划分四大战区,建造20艘航母,每艘航母造价约18亿元。

    然后,YY有罪的陈绍宽被蒋公认为不切实际准备下放养老。要不是正好碰到了抗曰,或许老陈这会儿就只能是在福建老家种花养草了。

    “厚甫,再过两年我就要退下来了。”忽然,沈鸿烈显得极为落寞。转过身来对着陈绍宽道:“到时候,海军还得你来支撑着。我现在就希望啊……咱们的航母,能在我退役之前真真正正的打一仗!把咱们丢在大东沟的耻辱,用海军的方式洗回来!”

    陈绍宽狠狠的点了点头,郑重的对着沈鸿烈行了一个军礼。

    海军这里甚是相得,而国防军的总指挥部内现在却是一片沉寂。德国皇室毕竟在容克中有着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德国海军是如何取得英吉利优势的被他们轻易的获取。

    由于拿不准情况,这些事情被一封电报发到了中国来。收电报的人是费德丽卡公主殿下,这封电报看起来就好象是普通的皇室问候电报。

    但如果将内容拆开来,并根据某些字母的循序排列到某本费德丽卡常看的中文古籍里就能够知道,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普通的家庭问候电报。

    这是一封加密的特殊电报。

    “德国人竟然这么快就用上了航母,还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不敢相信,不敢相信哪!”林森拿着电报感叹的道,他想到了自己的海军。

    现在国防军海军的总司令沈鸿烈还在为打捞被击沉的曰军航母忙的不亦乐乎,可人家德国人已经开始将航母运用在作战上了。

    按说,这也是德国第一次使用航母作战。但看起来效果极好,且直到现在英国人似乎也没有发觉德国人使用了航母。

    “德国人这么多年的工业累积不是盖的。他们能够证明快制造出航母来,甚至运用于实战我并不觉得奇怪。”相对的,颜正清就简单多了。

    他很早就去过德国,也曾见识过德国那完备的工业基础。且德国在一战之前就有着战舰修建的经历,虽然在一战之后海军被限制住了。

    但显然,那些容克们把海军的精华保住了。在那些海军精华们的带领之下,德国海军只需经历过数次的实战就能够完成磨合。

    虽然距离海军强国英国还是有着差距,但要完成一些战术动作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难事。且德国有着大量的精锐飞行员,只需经过训练他们就能够成为航母的战机驾驶员。

    “我们和德国不可比的是,他们有着近百年的工业发展基础。这些条件是我们所不具备的,他们发展起来并不出奇。”颜正清顿了顿,道:“且他们现在得到了苏联的资源支持,还拿到了曰本的航母设计图有有着空军的支撑,能够完成航母的跨越并非难事。”

    众人想了想,不由得点了点头。确实是如此,德国的工业化大约是在1850年前后进行的。到了现在,也要近一百年的历史了。

    且他们在欧洲的地理位置、早年和欧洲各国的关系,也让他们可以很轻易得到大量的资源、技术,从而完整自己的工业化路线。

    现在国防军才发展多少年?!满打满算,从屠孟贲这位总司令掌权的1931年到现在,也不过是不到十年而已。

    不到十年的时间,能够发展出庞大的陆军、空军体系这已经是一种奇迹了。如果不是经济危机导致了欧美各国不得不拿出技术来,或许这种累积需要的是更长的时间。

    当然,趁着纳粹驱逐犹太人的时候国防军也没少从德国获取大量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比如著名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现在就在**科技大学内做客座教授。

    尽管爱因斯坦是不遵循犹太教规的犹太人,但说到底他毕竟是犹太人。在“锡安”接触了他,并恳请他为了犹太同胞前来中国后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便在**科技大学内开始了自己任教和研究的生涯。

    “的确是这个道理。”空军司令陈海华点了点头,道:“不过我现在想要知道的是,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会不会有影响?!是不是要跟英国人通个气?”

    屠孟贲耸了耸肩,道:“为什么要告诉英国人?!他们的死活与我们何干?!不过,既然德国人已经开始运用航母了,我们倒是可以考虑把‘锏’式卖个好价钱。”

    众人闻言,不由得眼中散发出绿油油的光芒。自家总司令比打仗更擅长的,是做生意。基本上从总司令做任何生意,都不会看到有亏损的可能。

    “那咱们换什么好处?!德国现在有的,基本咱都有了。”林森高兴了一会儿,叹气道:“倒是咱们的东西很多,换那些东西太吃亏了。”

    “赤诚号的设计图纸。”屠孟贲点了点桌子,笑着道:“我相信德国人会有兴趣。”

    屠孟贲的话音一落,众人的脑子便开始转开了。赤诚号的设计图大家都知道曰本早已经和德国做过交易了,德国是凭着曰军的设计图和大量的资料做出了这次袭击英国的齐柏林伯爵号航母。

    换而言之,现在成功的齐柏林伯爵号已经表明了那些设计图对于德国来说用处不大了。那么,用这些设计图换取能够击沉航母的航空炸弹合适不合适呢?!

    当然合适!所有人心里都有了答案,很简单。现在德国的海军和英国的海军还是不成比例。所以,他们需要更强大的炸弹来实施自己的攻击。

    命中两枚就能够击沉一艘航母,这对于德国来说没有再好的了。用已经失去了作用的设计图,换取对于自己来说迫切需要的设计图哪个轻哪个重德国人会做衡量。

    再说了,德国又不跟中国接壤。且即使是现在,双方也很有默契的没有向对方宣战。甚至国防军还有着办事处设立在德国及意大利。

    盟国方面无论是英美,都当作是看不见。而轴心国的曰本倒是抗议了一下,但德国和意大利不断的打着哈哈,曰本人也没有办法。

    总不能不管不顾的就冲去把国防军的办事处给拆了吧?!

    “这会不会暴露我们在德国的关系?!”林森再次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是关键。联合政斧和德国皇室之间的关系是不能暴露的。

    一旦这种关系暴露出来,那么对中德双方谁都没好处。

    “这个问题倒是很容易解决。”颜正清推了推自己的眼镜,笑着道:“我们手上不是有四万多曰军俘虏么?!这些人里面可有着曰本海军的人,就说我们审讯后得知曰本海军和德国交易了赤诚号的设计图。所以让办事处的人前去试探德国是不是用这个设计图造出了航母。”

    “如果是的话,就暗示他们我们准备用自己研发的可以击沉航母的炸弹设计图来交换航母的设计图。”

    颜正清这么一说,大家都释然了。的确,这次华东、华北两个军区在上海战役抓了不少俘虏。现在这些俘虏都在修建着内蒙到甘肃的铁路。

    按照联合政斧铁道部总长孙继丁的话说,这些曰本矬子们在中国尽搞破坏,现在也是该补偿的时候了。内地不让他们去,就去苦寒之地修建铁路。

    老孙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早年间他曾入清华学堂进学。随后在庚子赔款的资助下,前往印地安那州普渡大学机械系学习电气工程。

    毕业后又获得资格前往西屋电器公司实习一年,可谓是理论、实战都超一流的铁路人才。而他的办事能力也在随后得到了体现。

    1930年冬,他调任陇海铁路机务处处长,时值中原大战,他用心整顿路政,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使运务获得巨大的改观。

    老孙的本事也让林森看在了眼里,在组建联合政斧的时候林森便早早的和老孙联系上了。随后经过和颜正清的磋商,老孙被任命为铁道部总长。

    这激动的老孙差点儿就写血书来证明自己的决心了。不容易啊!自己堂堂普渡大学的高材生,又在西屋电器公司干过。就是去任何一家公司,也能混的不错是吧?!

    可在回国之后兜兜转转了这么多年,在被林森提名之前却只能是混个机务处处长还他娘的是路段的。上面一堆的婆婆关着,下面一堆的肘制。让这位高材生的拳脚完全施展不开。

    好了,这下自己直接就成了铁道部总长了。这可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啊!老孙当时就想着自己豁出去了,要在任期内好好的把中国的铁路都建设起来。

    好歹让所有的重要城市都通上铁路不是?!但上任之初,老孙就遭遇到了巨大的难题:建设工人的缺乏。

    此时正值战事正酣,大部分的青壮不是去战场就是去工厂。少部分的也在务农,根本就没多少人从事铁路建设。

    为此事老孙愁白了半个脑袋的头发,连续打了七八份报告送到了林森的案头。目的就一个:要人。

    这件事终究是促成了俘虏修路计划出台。老孙得知是曰军战俘来修建铁路,还特别开心。战俘嘛!就算是累死了,那也无所谓。不像是自己的老百姓,可不敢这么干。那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那就这么决定了,让我们的人跟他们接触一下。”一直没有说话的屠孟贲见到大家都没有意见了,便笑眯眯的道。

    “同意!”

    数个小时之后,德意志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脸色焦急的乘车悄然的进入了元首的指挥部,让元首的秘书敲响了元首卧房的大门。

    “阿希姆,你吵醒我了。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我可得惩罚你了。”没一会儿,睡眼松弛的希特勒打着哈欠出现在了里宾特洛甫的面前。

    “我的元首,如果不是紧急事务我是不会前来打搅您的。”里宾特洛甫显然很是激动,对着希特勒行了一个纳粹礼,道:“刚刚我和国防军在柏林办事处的人会面了。”

    “哦?!”希特勒总算是有点儿兴趣了,国防军虽然遥远但希特勒觉得这或许是比曰本更好的合作伙伴。

    的确,曰本人在东南亚的战绩不错。对珍珠港的袭击计划也颇为符合自己的胃口,可偏偏总是在国防军面前吃瘪,这很是让希特勒觉着可怜。

    当然,希特勒绝对不会告诉曰本人那些把曰本人打的落花流水的武器其实也有着德国的影子。早年间国防军和德国的合作就不少,虎鲨战机、虎式坦克都是这种合作的结果。

    甚至苏联现在大量的对德国出售矿产、石油等原材料,也和国防军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苏联并没有如历史上一样以粮食换取工业化。

    他们此时采取的是用大量的资源,来换取自己的工业化。德国的机床姓能极好,德国的技术也很强大。这都是苏联缺乏的。

    而德国最缺乏的便是资源,尤其是石油。虽然为了发动战争希特勒早就开始囤积石油了,但打起来才发现这些资源根本就不够填战争的洞。

    好在苏联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声音统一,也没有如历史上那样利用大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