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程者,物之准也(第2/2页)剑颂



    看来行事要更加小心

    嬴异人虽然蠢笨,但他不傻,之前公虚怀的意思很明显,要他拿出价值,但是嬴异人并不想要去吕门,至少现在,他的理想不是那样。

    眼看绝望已至,却突然来了希望,程知远带他到中央十馆,但却没有见到酆业。

    如甲士所说,酆业去拜访了荀子。

    听说还是为了太学主讲学的事情,酆业始终觉得要见一见荀子,纵然他已经认为此事必成。

    程知远听了便点头,却也不乐不恼,倒是姜氏子弟看到他,顿时恭敬,称一声太学主。

    嬴异人目瞪口呆。

    太学主,这些他也晓得这名号,说是要讲周易,被荀子从太学请来,不少人倒是嗤之以鼻,这中原大地,稷下名士何止千计,需要你一个太学主来给大家讲周易?

    周易千人便有千解,你一人难道也有千解?

    程知远没有给予这个话题回应。

    但是嬴异人却主动问了一句,有些小心谨慎,唯唯诺诺。

    太史简揉着脸,建议离开,被程知远一票否决。

    三个人就在这里等了一天。

    程知远低着头,不说话,身边剑意森然。

    灯火渐熄,黎明前奏,酆业站在讲学馆外头没有进去。

    荀况就在他身边。

    酆业对荀子道:“老师可纵容他胡来也?”

    荀子道:“我管不到他。”

    酆业极为不满:“君王后若是怪罪。”

    荀子看他:“法章不语,君王后更不会动,而太史氏不仅不会怪罪他,还会奖赏他。”

    酆业愕然。

    荀子叹息:“太史公高洁了一辈子,若有淤泥攀附,便时时抖去,天高可容鸟虫共舞,但却永远不会沾染尘埃。”

    “纵尘埃是从天而落。”

    酆业明白了,更明白了荀子为何叹息,故而他更加不满。这是在说太史氏会借助程知远的行为,而彰显自己的高洁,因为学宫之人赏罚无私,而太史简在太史氏看来,用他来换取名誉,那自然是极好的。

    惩与不惩,太史氏皆是不亏,这就是所谓的不为而为。

    荀况看他一眼,示意你还不进去?

    酆业心中却始终认为,程知远难当讲师,但他又知道,成师之道有四,程知远在老师的评价中,属于第四者。

    他低声说了一句:

    “程者,物之准也。”

    “度量衡是也可以为师哉?”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荀子·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