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张 上乘葬法升灵性(第1/1页)玉京仙
“仙长,你可有读过古易?”孟掌墨说道。
“读过,只是无人讲解其中玄妙,多有不懂之处。”
张闲点了点头,古易博大精深,乃是命术和卜术的上古经典,阐述天与人的气运变化,他似乎天生就读懂这些东西,但只是读懂其中大意,具体的一些细节,却不是很懂。
“莫非这潜龙格局,与易卦的潜龙勿用有关?还请前辈为了讲解一番。”他已经拜师了,不懂之处,正好请教。
“不错,正是潜龙勿用之意。”
孟掌墨说着,心里也是惊讶,这位记名师弟,真乃神人也,年纪轻轻的,已经抱丹成仙,还通晓古易,有这根基,想学他们这一派的东西,只怕也是轻易而举。
孟掌墨讲解道:“古易有六十四卦,以乾卦为首,卦象为龙,寓意万物阳刚之气运。”
“卦有六位,从下往上排列,分别是: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
“乾卦的初九位,卦辞曰:潜龙勿用。意思是阳气之初始,犹如土里的种子,刚开始萌芽,力量还不足,处于潜伏的状态,但阳刚向上,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在风水堪舆里,以此比喻阳气潜伏于地底。”
“地属阴,地气大多属于阴气,适合死人居住,而活人为阳,不是适合住在阴地,需要有阳气之地。”
“生基乃是向天祈福的祭坛,古易曰,天行健,天道阳气刚健,生基需要选择阳气昌盛之地,生基之下,建造地宫,连通地脉阴气。”
“所以生基葬法,讲究阴阳相合,天人合一。”
“上为阳,生前修行,向天祈福,聆听天命,下为阴,死后长眠,人伦善终,回归自然。”
“万物生于天地自然,最终返归自然,如此阴阳轮回,看似已死,实则返归了天地自然,故曰以续生业,这便是生基葬法的宗旨,天人合一,自然轮回。”
听了这讲解,张闲一点即通,这与阴阳过界是一个道理,他又想到最近学的尸术,不由得恍然大悟:
“阴阳相合,阴阳过界,方能返归天地自然,养尸之法,便是选择极阴之地,或是人为布阵凝聚阴气,阻断阳气,死后不能回归自然,故而变成了鬼怪,不知是否?”
“这……确实如此。”提到养尸,孟掌墨的语气有些避讳,不过这位记名师弟的悟性真是不凡,他只是这么提点一下,就已然明悟其中道理。
张闲又说道:“以这道理反推,若是活人斩断阴气,是否就能不死?难怪方仙各派之中,有一派纯阳道法,应该就是由此而来。”
方仙历史里,剑仙之祖,道号纯阳真人,就是吕正凌的祖师爷,正阳派就是修练的纯阳之法。
孟掌墨说道:“阴阳乃是自然天律,不能彻底阻断,活人如此,养尸亦是如此,终究是血肉之躯,都会腐朽衰亡。”
张闲闻言,心有所悟,继续问道:“若是改变血肉之躯呢?”
“这……”孟掌墨的语气沉默了,他看出来了,这位记名师弟,对尸术很感兴趣,这可不是正派所为。
“呵呵。”张闲淡然一笑,当然也知道孟掌墨忌讳什么,他说道:“前辈,我并非邪人,只是对上古金丹之法感兴趣。”
金丹之法,就是改变血肉之躯,秦子韵练尸就是研习此术。
听了这话,方掌墨倒是安心了几分,毕竟跟邪人打交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说道:“仙长,金丹之法早已失传,我等凡夫俗子,难窥其中玄妙。”
又说道:“一般葬法,皆是选择阴山地,阴气养尸以续阴德,妄图通过葬法盗取天机气运,这不是我们正宗葬法的理念。”
“我们正宗葬法,讲究天行健,阴阳平衡,选择阴阳之地,阴阳练化,灵性升入清虚,返归天地,自然轮回,不扰阳间安宁。”
“最上乘的葬法,尸体看似千年不朽,栩栩如生,其实只是一个形,阴阳练化其尸身,灵性长存于天地自然,一旦有人盗墓开棺,尸体见风,立刻化为灰灰粉末,随风而逝。”
“尸体见风则化,原来这是上乘葬法!”张闲惊讶一声,他在书里读到过这样的玄闻,挖出古墓棺椁,打开一看,犹如活人一般,但转眼之间就风化了。
不过这阴阳练化其尸身,灵性长存于天地自然,前半句他能理解,后半句却有点疑惑,询问道:“灵性是为何物?如何长存于天地自然?”
孟掌墨说道:“灵性一说,太过玄虚,介乎于性命之间,具体是何物,我也说不清道不明,不能言传,只可意会。”
这话说来就跟没说一样,但张闲却是莫名的感悟,他修练化龙术的第二层时,进入那种状态,超脱肉身和神魂之外,犹如进入了阴间与阳间之外的第三界,灵性升入清虚,莫非就是指的这种境界。
活死人入葬,难道就是修练灵性?
他心里明悟了什么,却又有更多的疑惑,越发觉得其中玄妙无穷。
他又询问:“前辈,道观所在的位置,乃是风水宝地,蕴含天地气机,但为何我平时没有任何察觉?”
孟掌墨说道:“所谓风水宝地,天地之气,只是一个抽象的描述,天地之大,气象万千,而气机是非常细微的存在,或许仙长已经有所察觉,只是没有注意。”
“这潜龙之地,中正祥和,阴阳平衡,天地之气犹如潜伏的龙,宁静之中蕴含阳刚。”
“仙长可否发现,住在这里就感觉很清静,但一般的清静之地,大多有些阴凉清冷,但这里清静却不阴冷清冷。”
“因为这里的地形格局特殊,背后有山,坐东朝西,但山势平缓,风向缓和,底气流通,上午背对太阳却不冷,反而早晨太阳升起之时,背有一股阳刚升腾,精气神随之而升,下午面朝太阳,炎热之中却有清风,热了不闷,反而浑身一股力气,当太阳下山时,心神也随之归静。”
听了这话,张闲不由得一愣,仔细想来,还真是如此,他一个人住在这里非常清净,却丝毫不觉清冷,而每天下午,他都习惯坐在屋檐下打坐,观看夕阳西下,自然而然就随之入静了。
他时候明白了,所谓的天地之气,就是自然环境的气机,太阳、风向、水汽、空气等等,这是一个笼统的概括。
孟掌墨又说道:“一般建宅,以坐北朝南为先,忌讳正对西晒,因为下午太炎热,但这里正对西面,却是承接日月之精华,以下午的阳气,平衡夜晚的阴湿之气,阴阳平衡,第二天早晨,阳气又随之而起。”
“仙长身在道观,看不到道观的全貌,若早晨去道观的对面望向道观,正对早晨的太阳,必然可以经常看见上方有虹光笼罩,犹如神灵庇佑。”
“还有这等玄妙!”张闲惊讶,他还真没注意这些,明天就去对面看看,又说道:“前辈,六合地宫就建在道观的位置么?”
孟掌墨说道:“道观的后山,水平高度提升十六丈的位置,正好适合建造地宫,挖入地底,水平高度比道观高出六丈,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以道观为生基,连接背后的地宫,正好形成阴阳格局。”
张闲点了点头:“好,一切就按前辈的意思办,不知何时开工?”
孟掌墨说道:“明天就可以着手筹备,我让家里的其他人都过来帮忙,我们在这一带颇为熟悉,办事也快,不耽误仙长的清修,仙长跟我一起看看就行了。”
张闲听明白了这意思,他现在已经是孟家这一派的记名弟子了,辈份还这么高,这些事务就交给小辈全部代劳,他只需要跟着孟掌墨,一边知道修建,一边学习其中窍门。
“如此甚好,多谢前辈了。”他行礼一拜,又询问道:“修建这地宫,大概需要多少银两?”
孟掌墨思考一会儿,心里算了大概:“六十个人工,再加上材料等等,一切从简,至少也得一千三百两左右。”
这价格不算贵,而孟掌墨还没算他们的工钱,认了这位记名师弟,结一个善缘,这些钱财都不计较了。
不过张闲肯定不会让师兄吃亏,他说道:“我出两千五百两,多余的钱,就当是送了拜师礼,前辈切勿推迟。”
“这……”孟掌墨迟疑了一下,这位师弟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也不好推迟,只得说道:“如此就听仙长的。”
事儿谈妥了,下山回道观了,张闲一路上又请教了很多问题,大感受益,回到道观已经中午了,煮了一锅羊肉焖饭,又拿出酒水,待客的礼数不能少。
吃过饭,孟掌墨两人忙着回去了,明天就要开工,他们也得回去筹备安排。
下午,张闲修练道法,参悟尸术,有了与孟掌墨的交流,他对尸术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天地之气养尸,反之亦是养活人,阴阳练化,天人合一,灵性得以升华,冥冥之中蕴含天机命数。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他依旧坐在屋檐下打坐,看着夕阳西下,自然而然的入静返虚。
然而他明白了这潜龙之地的玄妙,多了这一层明悟,打坐入静也随之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玄妙。
一直到深夜,他观想识海里的五藏寄鬼,已经初步练会了,但还需以人试法,他心里思量着,找个莲花教的人,试试这魔道的手段,但该找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