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不离诸法而得涅槃(第2/3页)拜见君子
佛子始终是佛子,身份岂会简单?
即使佛子无佛法,也会在冥冥之中,化解一切厄难。
这便是佛子。
他所说的一句“与我佛有缘”,又岂会是随口所言?他,的确从颜山上,看到了佛之德,佛之慈,佛之悲,佛之苦……
因而才会说“与我佛有缘”。
因而才是“佛子”。
而在此时。
大殿内外的僧人,都有些惊讶看着颜山,似乎都没有想到佛子能够化解方丈的佛印。
佛子能够化解方丈的佛印,说明是真的佛子。
要不然如何化解?
毕竟佛子能够在冥冥之中化解一切厄难。
“敢问方丈,这是何意?”
颜山冷眼道。
“唉,是贫僧着急了。”
苦陀方丈摇摇头,便面对着莲台上的大悲佛低眉垂眼起来。此刻大殿内的老僧人,也没有再看颜山,都转身面向莲台,低眉垂眼起来。
这时颜山有火无处发,只好忍下来,道:“请问方丈,我师兄现在身无生息,但亦无丝毫死气,此为何种状态?我师兄,乃是古来今往第一虚圣,更是人间第一君子,绝对不会轻易死去……”
苦陀方丈沉吟一下,便轻声道:“夫至人空洞无象,而万物无非我造。会万物以成己者,其唯佛人乎!何则?”
“非理不佛,非佛不理,理而为佛,佛不异理也。故曰:般若当于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于色中求,亦不离于色中求。又曰:见缘起为见法,见法为见佛,斯则物我不异之效也。”
“所以至人戢玄机于未兆,藏冥运于即化,总**以镜心,一去来以成体。古今通,始终通,穷本极末,莫之与二。浩然大均,乃曰涅槃。经曰: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曰:诸法无边,故菩提无边,以知涅槃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物,物我玄会,归乎无极,进之弗先,退之弗后,岂容终始于其间哉!天女曰:耆年解脱,亦如何久。”
当苦陀方丈说完,就闭目不再言。
大殿外的僧人都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明悟了。
但是,颜山却是完全听不懂,他根本就没有学过佛经,如何听得懂?
苦陀方丈所言很多是佛教术语,他根本无法按字面去解释。
此刻他只好看向苦难长老,希望苦难长老能够解释一下,方丈所言是什么意思。
虽然苦难长老并没有看向颜山,却似乎知道颜山在看他般,就轻声解释道:“方丈所言,乃是达到一定境界之人,必有空寂灵昧的体验,体验到空境,就不会在意世界万象的事物,万物由我心流出,执万物与我合一,只有佛方能做到!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不掌握这个真理,就不能成为佛。反之,不是佛,也无法知道这个真理。正是因为掌握了这个真理,才可成为了佛,所以佛与真理契合无间。”
“凡是佛,都不能离开这个真理!这正如般若观照所说的色心不二,相即相离,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从缘起法的角度来看,万法为空,空为万法,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
“所以,通达空境的佛,总是勘玄机于先兆,隐未来于变化,将东南西北上下**统摄一心,过去未来同成一体。古来今往都是一样,穷本极末,没有二致。将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槃。”
“这就是经里所说的‘不离诸法而得涅槃’。又因为诸法无边,故求得解脱也无尽,涅槃之道在于保持契会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万法冥然一体的真理。万物与我没有本质的差别,我与万物实质一样,物与我玄妙会通,无极是它们最后归宿。”
“涅槃就是进而不前,退而不后,无始无终,终始不在其间!天女说:耆年的解脱也无终始。”
苦难长老说完,沉吟一下便道:“佛子可是明白了?”
颜山的眉头紧紧皱起来,还是不太明白,总觉得眼前的老僧人,总喜欢打玄机,不直接说明白,他沉吟一下便道:“方丈的意思是说,我师兄现在乃是处于涅槃的状态?”
苦难长老笑而不语。
“请问苦难大师,何是涅槃?”
颜山问。
“圆满而寂静的状态,即是涅槃。”苦难长老微笑道,“而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为无为、大自在、不生不灭……”
颜山苦苦思索起来,似乎师兄目前的状态,就是圆满而寂静,不生不灭。但是,他还无法的确师兄是生是死,只好问:“既然如此,我师兄何时方能够醒来?”
苦难长老没有再说话,闭嘴闭目静坐。
而在此时,九歌小心翼翼走上来,满脸疑惑问:“三先生,他们在说什么?什么涅槃?什么不生不灭?”
“方丈所言,乃是师兄现在正于涅槃的状态之中。”颜山沉吟一下解释道,似乎心里已经相信方丈所言,“所谓涅槃,就是圆满而寂静的状态,即是大自在,不生不灭……”
九歌听了后,脸上的疑问更多了,一脸听不懂的样子。
“按方丈所言,师兄成佛了。”
颜山皱着眉头。
“成了佛,即是没有死?”
九歌想了想问。
“不生不灭……”
颜山皱着眉头,也无法辨别师兄到底是生是死,毕竟是不生不灭的状态。
即是不会死,也不会生?
这是什么状态?
但是,想来都成佛了,应该不会死吧?死了,还有可能是佛吗?
“九歌、青莽,吾等走吧。”
颜山看了看莲台上的封青岩,沉吟一下就道。
“走?”
九歌有些愣住了。
颜山点点头,便往外面走去了。
只要师兄没有死,一切好说,什么佛不佛的,只要师兄醒来,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现在最重要的是,师兄没有死就行了。
但是,也没有生啊。
此刻他沉默不语走出去,九歌和青莽相视一眼,也跟着走出去。
片刻后就回到僧院里。
颜山就坐在石椅上不语,九歌和青莽见到三先生心事重重的样子,也没有出声打扰。
半晌后。
颜山站起来,对着九歌和青莽道:“九歌,青莽,师兄不会那么容易的死,或许师兄真处于方丈所言的涅槃状态之中,总会有一天会醒来。”
九歌猛然点头。
“对了九歌,你可知道师兄,为何会突然来苦陀天?”
颜山有些好奇问。
他是来西域后,才临时起意前往苦陀天。
虽然在穿越永恒黑夜时,经历种种的磨难,但是他的运气真的不错,只是文相境,竟然丝毫无损地走出永恒黑夜……
在这数千年间,不知道有多少的大贤,葬身于永恒黑夜。
即使强如苦慈长老,倘若没有再三遇上封青岩,恐怕最后也会葬身永恒黑夜。不过,苦慈长老的运气也十分逆天,竟然在神志癫狂的状态下,两次走过了极冻之寒。
“不知道。”
九歌摇摇头,接着就想到刘凌等学子的事情,在想着要不要告诉颜山。
但是想了想后,就决定不说了。
这时颜山细细询问,在永恒黑夜所遇到的事情,但是九歌知道并不多。
“三先生也知道在永恒黑夜里,神魂可视?”
这让九歌十分意外。
“这是我无意间发现,正靠着神魂出窍,才能够走过永恒黑夜。”颜山感叹道,此刻想起永恒黑夜的种种,依然心有余悸。
“三先生,现在我们怎么办?”
九歌问。
“等,等师兄醒过来。”
颜山沉吟一下道。
九歌和青莽闻言就点点头,他们无法为先生做什么,就只能等先生醒来了。
“三先生,你说先生身上,为何会发出无穷无尽般的苦?难道真如苦慈大师所言,先生历尽了世间诸般之苦归来救苦救难,于是就成佛了?”
九歌疑惑道,想不明白先生身上,为何会弥漫着如此可怕的苦。
“扯谈。”
颜山冷眼道,根本就不相信,什么历尽世间诸般之苦归来救苦救难,“师兄从来没有来过苦陀天,更没有习过佛法,如何成佛?这犹如,一个从没有习过圣道之人,能够突然成圣吗?”
“这,恐怕不能吧。”
九歌想了想道。
“三先生,既然君上历尽世间诸般之苦乃是假的,那君上现在所处于的涅槃状态也是假的?”
青莽愣了一下道。
“历尽世间诸般之苦归来成佛是假,但是所处的所谓涅槃状态,乃是真的。”颜山沉吟一下道,“或许,正是因为师兄,恰好处于与涅槃十分相似的状态,所以才会被他们误以为是成佛了。”
九歌和青莽闻言松了口气。
此刻,颜山的眉头却皱起来,道:“或许师兄在刹那间,真历尽了世间诸般之苦,还真不奇怪……”
毕竟苦陀寺的菩萨境老僧人,并不是傻子。
难道他们会看不出来?
所以,想来想去后,颜山还是无法确定,师兄到底是不是成佛了。
而在此时。
在苦陀寺外,无数僧人、百姓虔诚而来。
但是,普通的僧人和百姓,却没有资格走进苦陀寺,只能在寺外叩拜。
大殿内外。
不少菩萨境、罗汉境的僧人,皆静静盘坐聆听佛音,参悟佛法……
方丈苦陀所言不差,见佛即见法,见法即见空,诸法性空,即成见佛,物我两忘,不一不异。
万法为空,空为万法。
他们盘坐在那里,但是见佛,见佛便是见法。
但是,见法也是见空。
虽然封青岩被他们尊为大慈悲佛,但是并没有多少的僧人见到了佛。
他们只见到了封青岩。
即使有些僧人见到了佛,却没有见到法。
即使有些僧人见到了法,却没有见到空。
即使有些僧人见到了空,却无法化为法。
所以,绝大部分的僧人,到头来是一场空,什么都没有见到,只见到坐于莲台的封青岩。
不过,像苦陀方丈、苦难长老、苦慈长老等,不仅见到了佛,也见到了法。
但是诸法却未性空。
而诸法未性空,即无法成见佛……
而往苦陀寺涌来的僧人越来越多了。
他们都想见一见大慈悲佛,见一见大慈悲佛之法。
虽然此刻天下苦得令人心脏都颤,但是对于不少僧人来说,却是甜如蜜糖般。他们认为,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