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独一无二的《永乐大典》(第1/2页)我真是大昏君

    尽管报上已经预告了大灾患的来临,但有多少人相信,却很令人怀疑。

    包括徐光启和陈子龙在内,连他们都不是很确信,普通人就可想而知了。

    但皇帝却是非常认真,不断给地方督抚下旨,要他们做出防灾抗灾的预案,并大力建设水利设施。

    在平叛战争消耗巨大的情况下,皇帝还能拿出内帑对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可见皇帝的重视程度。

    除了将北方各省的徭役转为本省内的水利、道路建设外,皇帝还给徐光启等农业专家布置了任务,对早熟短季作物进行实验,挑选合适品种,总结种植经验。

    小冰河期的大灾患持续时间长,但也不是只在一省一地肆虐。先是陕西,后是河南,再是河北和山东,连江南地区也会受到影响。

    这样大范围的灾情,需要多方面的准备,移民是一个办法,但也不能把受灾省份的百姓都搬空吧?

    所以,朱由校的思路是能种就种,不管是蔬菜,还是作物,能吃就行。而短季早熟的,因为需要的时间短,相对来说,受到灾患的影响也较小。

    就象现在的辽民安置,已经过了春天的耕种季节,总不能守着荒地光等朝廷救济吧?

    抢种补种,什么萝卜白菜,什么玉米、绿豆、毛豆、花生、苜蓿等等,能在夏天种的作物统统都来。人不能吃的,能喂牛马的也行。

    尽管着急,可皇帝还是相信农学家,挑出来的这些作物都是短季可熟,能解决一些问题的。

    陈子龙作为徐光启的弟子,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再过几天,等荞麦的种子搜购完,他便要和几位农学家前往辽东,指导种植,并详细记录。

    没错,荞麦也是徐光启等人挑选出来的短季作物,还是一种能吃的粮食作物。

    农谚道: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不进种荞麦。因为种种原因,地还闲着,或者赶茬口,又不想让地闲着的,这个时候,播种荞麦正当时,正应时呀!

    而影响荞麦大范围种植的原因也很简单,产量很低,种起来不划算。所以,在肥沃的土地,农民很少种植,只有那些贫瘠地才种。

    但遇到了严重干旱的年景呢,河里没水,井里没水,到了立秋才下了一场雨,也只能种荞麦了。

    立秋前播种,两个月就能成熟,荞麦可算是能直播的生长期最短的大田作物了。

    啥,荞麦不好吃。那你去啃草根树皮吧,荞麦再不好吃,也比观音土能活命吧!

    陈子龙等人前往辽东,还准备试验一下皇帝所说的鲜食农作物。

    按照皇帝所说的道理,玉米种了可能生长时间不够,等不到成熟,天气就凉了。

    那不要紧,也别等它成熟,就赶紧收割、存贮,人为地缩短生育期。这样收下来的嫩玉米就叫鲜食玉米,植株还可以做青贮饲料,用来养牛、养羊呢!

    除了鲜食玉米,还有鲜食大豆,鲜食花生等等。

    徐光启等农业专家开始也被这怪异的名称搞得有点蒙,但细琢磨还是有些道理的,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出来的。

    哦,都没成熟的,只能现吃的就叫鲜食。倒是挺嫩的,也真能吃。

    可这,不太符合常规的耕种规律呀,正常年景的话,没人会这么干的。产量低不说,还不好贮存。

    “万岁总有独出心裁之法,细思却又不是胡来,甚是奇怪。”当时,徐光启就满脸疑惑,轻轻摇着脑袋,对陈子龙说道:“此去辽东,你当好好实验,认真观察。若大灾患真的降临,你们的这些宝贵经验,说不定就会救活无数。”

    陈子龙苦笑了一下,甩开思绪。几个好朋友已经忙完,聚过来要出去为他提前饯行。

    科学院的管理已经不象刚开始时那般严格,也没搞什么军事上的秘密武器,那是兵器火药局的工作,也不用封闭。

    但也不是随便出入,外来人得有里面的来接,出去的话,也要等休息时间。

    众人穿过院落,向着大门走去。

    陈子龙听到人声喧嚣,好奇地转头观瞧,便看见一群人围着个又大又厚重的木头架子,有喊号子的,有转绞盘的,好象在干什么活儿。

    徐孚远笑着解说道:“这是在搞起重机的试验,看起来又有进步,只需两三个人转动绞盘了。”

    利用动滑轮来提升重物,古代就有,但真正应用的却是不多。朱由校认为应该发展起来,用在码头和货栈,节省很多人力,效率也更高。

    陈子龙面露讶色,一块巨石被两三个人转动绞盘缓缓提升,令人震惊。

    “马上就要开始制造带轮子能移动的龙门吊呢!”夏允彝颇有得色地说道:“用在码头上,一下子提起搬运数千斤货物也不成问题。”

    “沈兄画的简易图纸。”王季重笑了笑,说道:“他倒是会偷懒,随便画个图,大家就要反复试验。”

    “但肯定没有大的问题。”徐孚远摇了摇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总有独出心裁的想法,可又不是胡来,真是甚为奇怪。”

    陈子龙愣了一下,转头看着徐孚远,心中惊疑。怎么这话听起来跟恩师讲的如出一辙,奇哉怪哉!

    …………………………

    皇帝亲自指点,肯定事半功倍,但他更希望培养出大明的科学家。

    而四轮马车、动滑轮起重机等机械也不急迫,画图、计算、制造、改进,直到实用,一系列操作下来,岂不是印象更深,理解更透?

    如果他看到文生卷起袖子转绞盘,吆五喝六地指挥,面红耳赤地争论,肯定欣慰不已,终于把读圣贤书的家伙弄成神经病了。

    况且,哪怕是微小的改变,积累起来也将形成巨大的影响。

    尽管朱由校崇拜科学,但却不意味着他要抛弃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皇帝暂时不修三大殿,手头紧是一方面,但要挤出来资金,还是能做到的。可他觉得有更重要的工作,比修三大殿的门面功夫更要紧。

    在后世,曾有一本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被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巨著,却惨遭浩劫,最后两万余卷仅存八百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没错,这便是永乐年间编纂,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的巨著。

    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等,最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若论篇幅和全面,经过大删特删的,完全不能和相比。

    但就是这样一本宏篇巨著,却只抄录了一部,叫做“永乐正本”到嘉靖朝时,怕大典有损,又重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

    从编纂成功后,原稿一直存放在南京文渊,后毁于大火。朱棣迁都北京后,正本一直放在明朝皇宫中的文楼。

    这是一部珍贵的史书,明朝皇帝都非常重视,嘉靖皇帝就非常喜爱。三大殿遭火烧毁时,幸得抢救及时,正本遂得不毁。

    但嘉靖皇帝开始担心,为了保险起见,“复制”一部的工作正式开始,直到嘉靖皇帝去世的第二年才抄录完成。

    可副本有了,正本却失踪了。后世经过研究,猜测是自私的嘉靖皇帝把正本陪葬,自己偷着看去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还是一套,尽管是副本,可称为孤本也不为过。除非朱由校去把永陵刨了,把正本再抢出来。

    刨坟掘墓是绝对不可能的,朱由校再怎么是穿越者,坐上了皇帝的位置,还真不敢这么干。

    太不保险了,太容易遗佚了。

    朱由校一想到收藏在皇史宬的是独一无二的,就忍不住担心。火灾啥的难防,有人偷也不好办哪!

    嗯,窃书不能算偷,是读书人的事情。可朱由校不干哪,把独一无二的孤本据为己有,吊起来打都不解恨。

    “万岁。”礼部尚书老董听了皇帝的意思,谨慎又有些为难地奏道:“永乐和万历年间,都曾有人提议过刊刻,也皆因工费浩繁而未能实现。”

    皇帝摆了摆手,根本没问“得花多少钱”,而是很豪横地说道:“不管花多少钱,刊刻都要马上开始。朕已命内府调拨画匠、砑光匠、纸匠等,惜薪司、光禄寺和翰林院则分别负责木炭、酒饭和月米的供应。”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又补充道:“之前抄录副本,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重录本要与正本的格式装帧一致。此番刊刻,倒不必如此。董卿,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微臣明白。”老董躬身答道:“万岁欲使流传于世,人人得观。”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只有这样,才不虞此巨著遗佚于世,成为千古之憾。”

    招集了数千人编写抄录,耗费了那么多金钱,就弄一套收藏在皇家,既不经济,也容易遗佚。

    刊刻了几百套,那,那就是几百万册啊?!朱由校轻抚着额头,被这数字吓了一跳,决定先来个一百套吧!

    董其昌也在暗自估算,要是雕版印刷的话,千万刻版都打不住。虽说是一劳永逸,想再印的话,找出刻版就行,但耗费的时间和人力,算起来也令人咂舌。

    朱由校已经权衡过利弊,决定采取活字印刷,关键是快呀,省钱哪!

    而且,既然是印出来给人看的,要求就不用太高。流传于世的是文章,是知识财富,而不是秘不示人的精美收藏品。

    在各州县逐步建立起图书馆,也是朱由校要普及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个图书馆放一套,这比较现实。个人收藏的话,一两万本的书,非一般财力所能购齐。

    “微臣回去便布置,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刊刻。”董其昌理解了皇帝的意思,躬身告退。

    书籍是进步的阶梯,皇帝轻轻叩击着椅子扶手,觉得自己干了一件最有意义的大事。

    永历大帝朱棣修撰,是为了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可路子走偏了,只抄录一本,显然达不到造福万代的目的。

    嘉靖虽然抄录副本,理由是以免遗佚。可这个自私鬼,把正本带到棺材里去了,你能看个屁呀!

    只有刊刻发行,流传于世,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失传。

    对了,还有辽东的建奴,可不能让他们翻盘。什么,编撰收录的还没有毁弃的多呢!

    这也只是个开始,在文化传承上,朱由校知道自己还任重而道远。

    皇家藏书虽然丰富,但也有很多不全的。民间个人收藏的珍本善本,也不在少数。

    不管是好是坏,别让它佚失了,是非留待后人阅览评价吧!

    …………………

    皇帝在尽力保持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财富,还憋着劲儿要平辽,不让建奴有毁书的机会。

    而在辽东,建奴最终还是实施了战略收缩。这是形势不利之下采取的正确选择,可也是无奈之举。

    能守住地盘,能抵挡住明军的攻袭,谁会不战而退?

    “南卫四百里膏腴之地,奴一旦弃之而为我军所有。闻奴连斩数名伪官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