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接人(第1/2页)第一姝

    这些人背后妄议主子,本就该罚。lnne

    她这样顺势而为,这些人不冤,她也达到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得让惟志院的下人们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两个主子发生矛盾不单单是两个主子的事。

    主子之间发生点什么,他们会被殃及会被迁怒,会有比主子还大的麻烦。

    想站干岸隔岸观火?或是吃里扒外,两头讨好?

    别做梦了,她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依附着主子而生的,只有主子好了他们才能好。

    吩咐了春桐去执行杀鸡骇猴以后,袁明珠也未多做停留,裹紧斗篷,继续往外院去。

    按理说,她哥哥们来了该迎到正院上房接待,但今日特殊,为显疏远,只能放到外院。

    看到他们一行人过来,外院的人马上去知会了茜罗。

    茜罗到门外迎接她们。

    袁明珠看着板着小脸,一板一眼的茜罗,问道:“我哥他们呢?”

    茜罗不着痕迹地观察了一下左右,低声回道:“世子正陪着几位舅爷吃早饭。”

    不说吃早饭袁明珠还没觉得,一说她也觉得饿了。

    心说:看来还真是躺着就不会觉着饿。

    往日她起得迟,哪怕睡到正午时分也不觉着饿今日起得早,又一路走来,竟有了饥饿感。

    “哦,正好我也没吃呢。”

    一起吃点,也省得她饿着肚子出门。

    抬脚上了台阶。

    茜罗是她的人,不会拦着她。

    其他人见茜罗都不拦下她,也不敢贸然阻拦。

    大多数人就观望着,任由她进了院子。

    这些人的心思不难理解,她毕竟是惟志院的女主人,就是跟世子生了些分歧,毕竟世子数落她也没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许是讹传也说不定。

    就算是真的,夫妻哪有隔夜仇?

    背地里议论几句没事,当面给夫人难堪的还没有人敢。

    也是之前那些人运气不好,袁明珠嫁进来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内院走动,尤其是早上,不仅她自己不会出正院,她院子里的人都很少在早上走动。

    所有人已经形成了早晨是安全时段的惯性思维。

    有些文学作品的老桥段,想提前结束工作回家给老婆丈夫一个惊喜的,从来都会演变成悲剧。

    这就告诉大家,为了家庭和谐千万不要玩惊喜,那不是惊喜是惊吓啊!会增加衣柜躲猫猫和窗台意外坠亡的几率。

    这些桥段放在其他地方也适用,她也就是碰碰运气,没想到还真就碰上几个倒霉的。

    言归正传。

    袁明珠来到门口还未进屋,就听到屋内就传来她家四哥的声音。

    “明珠尚且年幼,骤然离家家人十分挂念,尤其是家中两位嫂嫂,更是想念于她,却碍于身体不便无法前来探望,

    复生你也知道,明珠以前都是由两个嫂嫂照顾,姑嫂关系亲厚,因此特意遣了我们前来接小妹回去过两日,

    你们二人婚期定得急,许多规矩家母也没来及教导,这回也顺便让两位嫂嫂教她一些规矩……。”

    袁明珠在外头听得好笑。

    估计是接待地点放到外院让哥哥们对他们俩吵架信以为真了。

    以退为进,主动提出来接她回娘家住几日,也省得她被撵回娘家失了颜面。

    同时也解释了她有些道理不懂的缘故,年龄太小,婚期定得太急……

    隐隐还有些威胁在其中,软硬兼施。

    人是你求来的,我们家宝贝着呢,不是看你真心求娶哪里会答应这么小就让妹妹出嫁?怎么着?得手了给我们脸色看了?

    你若是真不稀罕,我们就带回去好了。

    你确定要把关系弄僵了?

    袁明珠要进屋的脚就顿住了,她要看看顾重阳如何招架。

    她家这位四哥,平日话虽不多,可却是他们家最不好对付的,从来说话滴水不漏。

    屋子里,顾重阳被五位舅兄虎视眈眈盯着,等着听他如何回答。

    尤其是袁少驹,很有一言不合就扑上来扭打他的样子。

    不得不说,袁明珠今日的早起还是有效果的。

    这不,袁家兄弟都不觉得心虚了,感觉腰杆子都直了不少。

    顾重阳可不知道这些,他也不可能真去得罪几位舅兄。

    但是也不能表现的太窝囊。

    笑道:“两位嫂嫂挂念内子,让人来说一声就是,我陪她回去探望探望,还劳动舅兄们来接她。”

    兴师动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来这么多人是来打群架来了呢!

    说着这话,眼神往郑贲思那边瞟了一眼。

    他跟郑贲思比,和家里的关系原本差不多,不过郑贲思是袁家义子,而他只是奴仆,细究之下他要差一点。

    不过他现在娶了他媳妇,郑贲思就比不上他了。

    也就是今天舅兄们误会他跟他媳妇吵架了,又让这人有机会超过他。

    袁仲驹见他瞥了一眼郑贲思,以为他是因为发现是郑贲思通风报信不满。

    忙开口转移话题道:“不麻烦,正好今日休沐,咱们也有日子没见了,大家也趁机聚一起聊聊天。”

    顾重阳笑笑不说话。

    他们成亲还未足整月,期间还有三日回门,说想他了只是说着让借口好听些罢了。

    不过他也不会在这件事上较真。

    见他没有再说话,几位舅兄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这说明他还是重视跟明珠的婚姻,对他们几位也存着尊重。

    这人,还是那个跟着他们一路走来,用双脚丈量过迁徙之路的那个小子。

    没变!

    兄弟几个心情激荡,袁伯驹说道:“你们二哥屋里要添丁了,他媳妇这是第一次当娘,心里难免不安,想接小妹回去陪陪她。”

    既然他们小夫妻没闹得不可开交,他这个做大哥的也无需太细究。

    他这番话算是给接人回去找一个更合理的借口,大家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

    顾重阳点头道:“应该的,这些年二嫂对我们多有照顾,明珠去照看一下也应该,只是……。”

    面露难色。

    门外,正欲拾级而上的袁明珠脚步又是一顿。

    不过面上笑意更浓。

    茜罗有些疑惑,但是没敢露出异常。

    屋里,听到顾重阳前头还说的好好的,后头却突然话头转了,似乎是要拒绝,袁少驹急了。

    就要站起来跟他理论。

    但他刚刚身体前倾,屁股还未离开圈椅,坐在他旁边的袁季驹就就抬了抬胳膊肘。

    也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袁少驹又重新坐了回去。

    若非他还一脸的不高兴,顾重阳都会以为是自己想多了。

    其他人也察觉了,都只做未觉。

    郑白驹笑着打趣道:“怎么着,片刻也离不得小妹呀?”

    顾重阳脸上发烧,不过他整日混迹在军营那帮糙汉子中间,面皮黑些。再加上冬日衣衫穿的严整,倒是不太显。

    若是易地而处换成郑白驹此刻是他的话,该面上充血一般了。

    郑白驹充当了黑脸,袁仲驹则出来扮白脸,笑骂道:“六弟就喜欢胡闹,你个做哥哥的跟他们也严肃点,让小妹知道你乱说话,回头有你受的。”

    两人一唱一和,顾重阳就算有些不满也只能按下。

    袁伯驹主持公道:“好了,你们都少说两句。”

    又说:“马上过年了,复生这边事情也多,几天还行,时间长了小妹也脱不开手。”

    转向顾重阳:“就让明珠回去小住几日,过两天就让她回来。”

    他这话说了,顾重阳即使有不满也消散了,觉得还是大哥最厚道。

    微微倾身谢道:“多谢大哥理解。”

    勋贵之家,享受得多承受得也多,所谓树大荫凉大,日子过得繁琐。

    尤其年节期间,谁家不是一大堆的事务。

    要派人去领朝堂核发的过节份例,要接待下头来送礼的下属,要参加各府的宴席和宫宴,要安排祭祀……。

    有些有圣宠的人家,还要预备朝廷有额外的赏赐,接待颁赏的天使。

    顾重阳这样客气,袁家兄弟们反而不好意思了。

    袁伯驹表示不会让袁明珠在娘家久留。

    门外,袁明珠失笑。

    示意茜罗打帘子。

    茜罗上去一步把帘子掀起,袁明珠抬步进入。

    屋内几双眼睛齐齐看向她。

    袁明珠笑着招呼几位哥哥。

    她要是再不进来,几个哥哥怕不是都得被顾重阳这厮哄住了,以后怕是她想回娘家住些日子都不行。

    这也是哥哥和丈夫太熟悉亲近的缘故了,大家都知根知底,发生了矛盾也不会一下子就针锋相对起来。

    袁明珠捡了下首的一张圈椅坐了,吩咐茜罗:“盛一碗粥给我。”

    伸手拿了一双筷子,夹起面前的一个小酥饼。

    对哥哥们看过来的目光无辜的笑笑。

    袁伯驹几个看着顾重阳挪了一碟笋丝到小妹面前,隐晦地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沉默下来。

    除了鱼以为,笋丝是袁明珠最喜欢的一道菜。

    看顾重阳的模样,应该是下意识的举动,怕是他现在都还未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两人的相处,还带着和小时候一样的润物细无声的温馨和默契。

    看这样子,袁家兄弟都觉得两个人即使真的发生了什么矛盾,应该问题也不大。

    大概还和小时候一样,前头刚打得一锅粥,他们还正在担心得不得了呢,人家两个倒好,已经头碰头凑一起喁喁哝哝说悄悄话去了。

    袁氏兄弟不担心了。

    郑白驹眼神微闪,大抵也想通是他误会了。不过是误会也好,总比小妹跟她女婿生龃龉强。

    席上恢复安静,倒是真有了些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只剩下细微的碗箸碰撞声。

    顾重阳一边把袁明珠喜欢吃的碟子往她面前挪了挪,一边视线扫视着几位舅兄。

    都说打虎亲兄弟,这话果然不假。就几位舅兄,七嘴八舌之下他也不是对手。

    不像他,就他一个,双拳难敌四手。

    暗叹一声,亏得他还有个小叔,亏得他跟明珠没有真吵架,亏得几位舅兄都斯文懂礼,不然更显孤立无援。

    顾重阳正艳羡着袁家兄弟团结一致,就听袁伯驹说道:“这次几州官场动荡,复生你如何看?”

    顾重阳把夹起的小菜放到粥碗里,“皇上之前亲自过问了几地官员的考评,这些都是能吏。”

    皇上开始反击了,把临近各王封地的进京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