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司徒陈耽(第1/2页)兴汉使命
谏议大夫刘陶,拿曹操祖上,说事儿。
朝会之上,这么一闹。
一穷二白的汉帝,也不好意思,下令曹操,自组典军校尉部了。
刘陶得势不饶人,追着汉帝不放。
朝会解散之后,刘陶继续,仗着刘家人的身份,强闯后宫,搅了汉帝的饭局。
坚持让汉帝下令,诛杀十常侍。
汉帝问:“子奇,你姓什么呀?”
刘陶回答说:“自然是姓刘。”
汉帝冷笑了一声,继续质问。
既然知道自己,是刘姓皇族的人,为何又要帮着外人,挖刘家的根基呢?
刘陶坚称,他是为了天下大义,请诛十常侍。
汉帝继续问,十常侍,都有什么罪呀?
卖官鬻爵,祸国殃民。
汉帝气笑了,豪强世家,不纳租税,国家用度,从何而来呀?
刘陶答不上来,反而耍赖——一切都是十常侍的错,只要杀了十常侍,天下自然,转危为安。
汉帝再问,十常侍虽然卖官鬻爵,但是他们都久居深宫,如何祸国殃民呀?
刘陶这才明白了,真正祸国殃民的,是那些花了钱的官。
然而究其根源,还是十常侍的错,依旧坚持处罚十常侍。
汉帝见刘陶,坚持帮外人说话,于是就继续追问。
有能力花钱买官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呀?
他们都是,天下各地的,豪强世家。
难道不花钱,他们就不贪了吗?
十常侍卖官鬻爵,是汉帝明码标价。
得来的钱,讨伐黄巾军,用了一大半,再建西园八校尉,全部花光了。
凉州再乱,全靠从卫家手中,得来的钱财,勉强的支撑了下去。
若是没有钱,靠谁来平乱呀?
靠那些,口是心非的,豪强世家吗?
汉帝知道,刘家一直以来,都是不齐心的,从当年东汉光武帝,再造汉统以来,各脉都,莫名其妙的,获得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刘家的不肖子孙,为了虚名,居然让外戚和宦官,轮流主导更替。
如今十常侍,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何进的大将军府,难道就代表着,天下大义吗?
若是没有十常侍,汉帝又该用谁呢?
天下之大,又有谁,可以为汉帝所用呢?
难道主动把汉室,送给贪得无厌的,天下豪强世家,坐地分赃吗?
汉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刘陶身为刘家人,竟然不知刘家事。
甘愿充当,天下豪强世家的走狗,不仅断了汉帝一臂。
还试图,让汉帝再断四肢,彻彻底底的,沦落为孤家寡人。
西园八校尉,能够为汉帝所用的人,不多。
然而凉州一乱,先折一校。
再后来,又折了两校。
南军校尉部,被拖在了荆州。
右军校尉部,又困在了汝南。
中军校尉部,一直与大将军府,眉来眼去的,能不能用,还得两说呢?
唯一可以放心的,只有三校。
上军校尉部,是一直以来的,从圣武皇帝手中,一脉相承的,羽林郎。
崛起于,幽州边军的,靠讨伐黄巾军起家的,平贼校尉部。
既同十常侍,沾亲带故,又与大将军府,纠缠不清的,典军校尉部。
凉州一行,典军校尉部,彻彻底底的,烟消云散了。
汉帝有心,重组八校人马。
然而手中没钱,只能仰天长叹。
好不容易,曹家愿意,花钱重组。
刘陶的一番话,不仅把事情,搅黄了。
还要得寸进尺,逼着汉帝,砍手砍脚。
汉帝大怒说:“刘子奇,你想要逼朕自残,朕先弄死你。”
正在这个时候,刘陶背后的人,司徒陈耽,终于赶来救场了。
汉帝见,谋划整件事情的,主角到了,不由分说,直接将二人下狱。
张让等人,向汉帝哭诉说:“陛下,我等愿意赴死,还请赐罪!”
汉帝说:“行了,有你们在,我还可以,抗衡一下,豪强世家。要是你们都不在了,我还能依靠谁呢?”
张让等人,见身家性命,暂时无忧,就不再,惺惺作态了。
张让请旨:司徒陈耽,谏议大夫刘陶,应该如何处置呢?
汉帝想了想,就告诉张让,没有钱了,司徒的位置,必须要空出来,再卖一次。
至于谏议大夫的位置,蚊子腿也是肉,一起拿出来卖,就当做是添头。
张让会意,当天夜里,亲自进入汉帝秘狱,鸠杀陈耽和刘陶。
想起汉帝缺钱,又假汉帝诏命:上军校尉蹇硕,亲自带人,查抄两家。
收得钱财无数,算是解了,汉帝的燃眉之急。
司徒之位,尊贵无比,太原王家的王允,和弘农杨家的杨彪,都有意角逐。
本来还有,陈荀两家的,一见到两虎相争,就偃旗息鼓了。
大将军府,已经完成了,驱逐董家的计划。
如今董家,远遁凉州,短时之间内,肯定是无法,威胁中枢。
何进可以,放心大胆的,进行下一步谋划了。
中军校尉部,已经向大将军府,宣誓效忠了。
虎贲中郎将,任县侯袁绍,更是大将军府的,座上之宾。
关于兴汉侯府,和平贼校尉部,何进派陈群,亲自上门,询问立场态度。
兴汉侯刘正,明确表态,只效忠名正言顺的汉帝。
陈群见刘正,还是老生常谈,于是就问:“侯爷,如今大势已显,还没有做出抉择吗?”
刘正回答说:“长文先生,兴汉侯府的立场,一直都摆在那里。谁是名正言顺的汉帝,就效忠谁呀!”
陈群说:“大将军府,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
刘正只好摆明了,平贼校尉部的立场。
一是不与中官为伍,这是大义,兴汉侯府不敢忘。
二是皇太子,名正言顺的,成为汉帝之后,兴汉侯府,立即宣誓效忠。
刘正说:“长文先生,作为人臣,这是兴汉侯府的底线,还请大将军府海涵。”
陈群问:“若是皇太子,无法名正言顺的,成为汉帝呢?”
刘正笑了笑,闭口不谈。
陈群心知肚明,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就意味着,大将军府,已经失败了。
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兴汉侯府是什么立场,都已经不重要了。
司徒争夺战,很快就结束了。
弘农杨家的杨彪,顺利的问鼎司徒宝座。
至于太原王家,王允退而求其次,拿到了,谏议大夫的位置。
陈群向何进,如实的禀报了,兴汉侯府的立场。
何进问:“长文,对于兴汉侯刘正,你怎么看呢?”
陈群回答说:“深谋远虑!”
按照计划,西园八校尉中的,五校人马。
应该完全折在凉州,才是预期的目标。
董家全力一击,居然让袁绍和刘正,成了漏网之鱼。
据说是刘正,力主班师回朝,袁绍财大气粗,看不上皇甫嵩许诺的,蝇头小利。
北军校尉孙策,纯粹是置气。
唯一贪心的人,就是典军校尉部的曹操。
他低估了,董家的力量,这才折戟沉沙,赔光了本钱。
说起来,还得感谢,死去的刘陶。
要不是他,汉帝肯定会,重组典军校尉部。
如今的曹操,已经无法翻身了。
若是寻不到,外放的机会,就只能蹉跎岁月了。
何进说:“咱们要不要,先对付刘正呢?”
陈群谏言说:“大将军,如今孤立上军校尉部的计划,都已经完成了。”
虽然刘正和袁绍,成了漏网之鱼,但是袁绍改弦更张,刘正也明哲保身。
再也不会影响大局,最好不要,节外生枝。
以免卢门上下,同仇敌忾。
曹操之过,在于贪心,那是他咎由自取。
要是听了刘正的话,典军校尉部,也是可以,全身而退的。
兴汉侯府的情况,可是完全不同。
刘正已经,摆明了立场,表达了善意。
若是大将军府,再咄咄逼人的话,只怕会引起,卢门中人的反感。
再说从“卫门惨案”,就可以看得出来,兴汉侯府的力量,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呀!
何进最终,还是被陈群,给说服了。
决定:不理会刘正,全力阻击蹇硕。
白波黄巾军,杨奉所部,南下箕关,进犯河东。
更有卫氏余孽,揭竿而起,响应附逆。
又有山贼胡才和李乐,慕名而来,拥杨奉为首领。
白波杨奉,拥兵三万,威胁京师。
何进诈病不朝,闭门谢客。
刘正听到,何进生病的,消息之后,也坠马受伤,卧病在床。
袁绍也偶感风寒,进食汤药无数。
朝会之时,汉帝见能打的人,全部病了,只剩下一个曹操,还是光杆司令。
汉帝无奈,只得诏命:
上军校尉蹇硕,带兵出征,讨伐杨奉部。
数番激战之后,羽林郎折损大半。
告急书信,络绎不绝。
汉帝无奈,强行诏命:
兴汉侯刘正,带病出征。先救援上军校尉部,再讨伐顽敌。
刘正无奈,只得大军缓行。
数日后,河东附近,一战击破,敌先锋李乐部,救下了,危在旦夕的蹇硕。
李乐弃军而逃,敌军溃散。
战后计点损失,上军校尉部,仅存千人。
蹇硕羞愧难当,愿意俯首听命,唯刘正,马首是瞻。
刘正命蹇硕,屯兵河东郡城。
又令陈到,出击胡才部。
刘正带着郭嘉和徐晃,与杨奉箕关会战。
徐晃耀武扬威,连杀四将。
杨奉气不过,亲自上前交战。
战不过三十合,胯下战马,力竭而倒。
杨奉见势不妙,诈称换马再战。
逃回箕关的杨奉,自忖不是对手,于是就解散部众,逃回白波谷。
河东之危,已经解除。
回到郡城的时候,陈到也破了胡才,令其单骑遁走。
刘正于蹇硕商议,西园八校尉,是汉帝亲军,不可久离京师,于是就决定——班师回朝。
汉帝酬功,无钱可赏,于是就任命刘正,为安北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