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德妃(第1/1页)春闺记事

    到了顾家,朱仲钧听说了从前庐阳王总赖着不走,他犹豫了下。

    而后,他还是回了自己王府。

    他身边有两名是从庐州带过来护卫。

    管家却是常住京师。

    他仔细又巧妙打听了些事,就弄清楚了自己处境,也明白了和顾瑾之关系,他也开始赖顾家。

    顾瑾之教煊哥儿读书时候,他懒懒依一旁大引枕上,拿着本论语,看得聚精会神。

    可是他整个人就变了。

    煊哥儿不太明白朱仲钧哪里变了,只觉得他从和从前那位王爷不同。

    从前庐阳王虽然傻傻,却对煊哥儿笑得很真很灿烂。

    而朱仲钧笑,浅浅,带着几分应付,不是发自真心。

    煊哥儿能感觉到,却说不出来,就不爱和朱仲钧说话。

    读了会书,慕青又正院小厨房,给他们做点心。

    煊哥儿就借口跑去看。

    宋盼儿里屋歇脚,她近很累。

    她肚子越来越大,顾瑾之预感可能是双胞胎。

    这也耗了宋盼儿精力。

    东次间原是顾瑾之姐弟念书,跟前没一个服侍人。

    等煊哥儿一跑,朱仲钧就爬过来,枕着顾瑾之大腿,继续看书。

    顾瑾之轻敲他额头:“靠着引枕趟……叫人进来看见,成何体统?”

    朱仲钧唇角挑了下,不为所动:“我是傻子嘛!我外头拉着你手,旁人也不觉得失了体统!”

    顾瑾之就没有再说什么。

    她手,沿着他脸颊、下颌、颈项、嘴唇轻轻抚摸,扫来扫去。

    轻柔,又用指腹摩挲。

    朱仲钧终于忍不住了,爬起来瞪她:“你平时也这样挑逗一个傻子?顾瑾之。你太不纯洁了。”

    顾瑾之扬眉轻笑。

    想装傻子,也要有资本啊。

    打那之后,朱仲钧就不敢顾瑾之面前倚傻卖傻了。

    有时候他也说:“这辈子又要和你结婚啊。两世夫妻,真是奇怪。咱们上辈子也没修那么深缘分啊。”

    顾瑾之没理他。

    她带着朱仲钧进宫了一回。

    朱仲钧记得顾瑾之说,庐阳王对太后很亲切,太后坤宁宫就是他长大地方,他什么也不会有顾忌,可以大殿里喊叫。

    他又回想自己前世见过几例傻子。

    他装像极了。

    别说太后,顾瑾之看了都有点恍惚。

    她甚至都忘了,朱仲钧是个特别会演戏人。这些日子对她那些言行举止。也很从顾瑾之心里淡去。

    皇帝看到朱仲钧,则带了他去御花园,问他头上伤。

    顾瑾之跟着去了。

    朱仲钧就皇帝面前哭了一回:“……好疼。小七说。不要告诉母后,母后担心。可是好疼。”

    哭得伤心。

    顾瑾之心抽搐了一下。

    庐阳王就是这个样子。

    皇上则轻轻摸了摸他头,叹了口气,叮嘱他:“以后要好好听小七话,不要爬高。”

    朱仲钧擦着眼泪。说知道了。

    回去时候,他问顾瑾之:“怎样,你觉得我做得如何?”

    顾瑾之却阖眼不语。

    她情绪有点低。

    朱仲钧是个非常精明人。他从顾瑾之一个眼神里,就能猜出她情绪。

    他问了句:“你不是真喜欢那个傻子吧?”

    然后,车厢里沉默了下来。

    到了顾宅,朱仲钧又是那个傻子王爷。

    他装已经熟练了。

    吃了饭。他仍东次间陪着他们姐弟念书。

    到了五月端午节那日,太后赏了顾瑾之陪着宋盼儿进宫去问候。

    她们母女是没有封号,原本不能进宫。太后就下了懿旨。

    又怕其他外命妇场。让宋盼儿不舒服,就拒绝其他人进宫,只请了顾瑾之母女。

    太后也听闻,宋盼儿素来好胜要强。

    宋盼儿很感动。

    她渐渐对庐阳王满意起来,对太后是感激。那场婚姻带给她不愉。也消失了。

    她太后面前,既恭敬又不失活泼。让太后有点意外。

    太后倒不知道,宋盼儿谈吐很有教养,却又不唯唯诺诺,是个痛极了人。于是,她也打心眼里觉得宋盼儿很好。

    赏赐了一顿午膳,又送了好些药材补品,让成姑姑亲自送她们出了宫门。

    等宴请过宋盼儿母女之后,太后才叫常公公把户部筛选过秀女全部叫到了坤宁宫。

    一共五十多人。

    这次宫里要挑十八人。

    常顺早就去打过前站,他知道哪些女主是必须入选,哪些是可以挑选,一一暗中提点太后。

    太后对顾瑾之堂姐,有几分兴趣。

    她知道皇帝抬举顾延韬,定是要重用。

    太后就当着,问:“那位是成国公府顾氏?”

    顾琬之心里一阵狂跳,从人群里挪出一步来,上前给太后请安。

    太后让她抬起头来。

    顾瑾之堂姐,都像她二伯父,人生美艳。

    六姑娘不及五姑娘一半好看,却也把大部分女主比下去了,至少比顾瑾之有风韵。

    太后就笑着道:“很好!”

    一句很好,让大家都记住了顾琬之。

    这是个有太后做靠山。

    顾琬之如今喜都来不及了,只觉得晕头转向。她是卯足了劲想太后面前表现一番,播好感。

    却不知,太后早已知道了她。

    太后有问了她几句,她声音有点紧张,回答得也算勉强。

    太后就慈爱笑着:“别怕别怕。哀家又不会吃了你。”

    众人就赔笑。

    顾琬之掌心也汗,也跟着笑。

    然后,常顺就进来大声禀告说。皇帝来了。

    众位秀女心里都发紧。

    太后也起身迎了皇帝。

    皇帝坐到了太后身边,笑着问:“母后,还没有选好?”

    “哀家这才开始呢。”太后笑着道。

    顾琬之已经是站前面,皇帝一眼就看到了她。

    他扫视了众人,个个低着头,高低胖瘦类似,也看不清谁是谁。

    他声音故意有点大,问太后娘娘:“哪位是顾阁老侄女?”

    众秀女听了,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其中还有两个是谭家选送,夏首辅家里选送。谭家乃是先皇后娘家。夏首辅是当朝第一人。

    皇帝和太后不问她们,却只问顾家。

    顾家有什么啊?

    一个靠卖药起家,这几年才混出点名头。京里望族大族提起顾家。总觉得他们不够底蕴,甚是瞧不起了。

    结果,皇帝和太后,只买顾家账。

    底下秀女,羡慕嫉妒得牙根痒痒。

    顾琬之迷糊脑袋。却突然清醒了。

    她总感觉有点不对劲。

    干嘛只问她?

    这是把她抬到众人记恨地步,她以后怎么办?太后真会替她撑腰吗?皇帝又真会宠幸她吗?

    如果不是真,她以后如何应对其他入选妃子怒火?

    冷嘲热讽自然是少不了。

    太后却指着顾琬之对皇帝道:“诺,这位就是了。”

    “抬头让朕瞧瞧。”皇帝道。

    顾琬之抬起了脸。

    太后留意了下皇帝表情。皇帝眼神很安静,看不出喜欢还是不喜欢。

    顾琬之确有点颜色,却不是这群秀女是出彩。

    她中等偏下。

    “模样很好。”皇帝对太后道。“母后,封了她做德妃吧。”

    德妃,乃是正二品妃子。

    皇帝宫里现有一位张妃。乃是淑妃,也是正二品。

    上头只有位正一品皇贵妃谭氏。

    顾琬之冷静下来心,又一次狂跳。

    “皇上所言甚是。常顺,记下了,封顾氏为顾德妃。赐清慕宫。”

    顾琬之跪下,口呼皇帝万岁。太后千岁。

    她眼睛有些湿。

    她是万万没想到,皇帝会封她做德妃。

    她心里所想,能做个正四品贵人,她就满足了。

    而后,她再也没听到耳边话。

    她站后头,眼前不停有女子上前。

    有人选中,有人落选。

    除了她之外,其余地位高,也是正四品贵人,而且没有赐宫殿,等着以后立功了再赐殿。

    所有人看顾琬之眼神,就变得火热起来。

    那些妃子们恨不能扑上去,抱着她腿巴结她。

    到了第二天,京里就听说了顾琬之被封正二品贵妃之事。

    二夫人喜得眼泪都要出来了。

    二爷心里也有波澜。

    他们女儿封了正二品贵妃,他们不封个伯爷夫人,也该是二三品封号吧?

    宋盼儿也没有想到,她也有点嫉妒。

    “琬姐儿长得那样,居然有这样前途。”她道。

    顾瑾之就一旁笑着说:“皇上知道大伯心里正为安南国一行错失而不舒服,所以弥补他。您等着吧,马上就要借这件事,给大伯封侯了。”

    结果,当天下午,就封了顾延韬为禧平侯,大夫人封了一品夫人。

    顾瑾之所料不差。

    朱仲钧私下里就问她:“你大伯对皇帝有什么功劳?”

    顾瑾之摇摇头。她不想提这个。

    朱仲钧却笑了笑:“没有功劳,皇帝这样抬举他……就好像养猎狗,用好食物喂养,指望他将来能辅助打猎。等猎物打,这只狗……你们和你大伯母是一脉血缘,将来估计没好下场。”

    顾瑾之冷冷瞥了他一样。

    朱仲钧拿着书看,不理他。

    他对政治把戏,看透彻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