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换爵位(第1/1页)春闺记事
“大人,千兰姑娘回来了,有事请大人。”小九儿到外院,跟宁席说道。
宁席正屋子里想事情,倏然千兰回来了,他猛然一激灵。
他步进了内院。
王府别馆二门上小厮们则微讶。
千兰姑娘是王爷跟前人,这个他们知道。
可王爷不府里,怎么宁大人也不避嫌,径直就往内院去了?
有个瘦小点小厮机灵,他小声嘀咕道:“千兰姑娘怎么常找宁大人?”
“嘘!”另一个立马紧张道。
瘦小厮不解何意,看着同伴。
另一个小厮就低声道:“……听外头人说,庐州时候就是这样。王爷不知事,府里很多事都是宁大人帮着做主,这是皇上和太后娘娘吩咐。千兰姑娘王爷跟前,有时候王爷有事就让千兰姑娘吩咐宁大人。要是下人敢嚼舌根诋毁千兰姑娘,让王爷受辱,宁大人就要割了谁舌头!”
“外头人”,并不是指王府之外,而是住外院,几个从庐州来车夫。
那些车夫不是宁大人属下,经常跟别馆原先小子们吃酒,有时候就私下里嘀咕几句。
瘦小厮连忙捂住了嘴。
他很害怕,不敢多言。
可心里仍想:说千兰姑娘和宁大人不妥,怎么就是王爷受辱?
既然怕王爷受辱,宁大人总往内院去做什么?
明明是他自己行为让王爷受辱,怎么反而不让人说?
好像说了就是诋毁一样,真是奇怪。
这很是说不过去。
可府里护卫归宁大人管,大总管他们都听宁大人调遣,像小厮丫鬟们,自然闭紧嘴巴。一句闲话也不敢说。
瘦小厮忍不住想:还是留这别馆好。虽然平日里没什么油水,却也不用像那样提心吊胆。
大概过了两刻钟,宁席一脸怒气冲冲从内院出来了。
二门上两个小厮忙垂首恭敬立一旁,不敢吭声。
往常进去,总得半个时辰、一个时辰,今天怎么出来得这样?
夜里,丫鬟们听到千兰大哭声音。
——*——*——
又是一夜大雪。
急雪翻飞,缕缕纷纷。里屋点了迷迭香炉,袅袅青烟,熏透锦被。
千兰一夜未睡。辗转反侧。
宁席话句句耳:“……不过让你去看看王爷是否健康,好让我安心,你怎么就说出了宁大人也忠心耿耿话?我让给替我表忠心了吗?”
然后甩袖而去。
这么多年。宁席第一次对千兰如何态度恶劣。
热泪打脸上,又滑落枕席间。
宁席也睡不着。
昨夜事太过于蹊跷。
他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损失了一名得力部下,换来却是糊里糊涂。
王爷到底怎样了,他不知道。他见不着面。
而对面顾宅,看似没几个护卫。却又高人。
李沐功夫不错,却一下子就中了招。他被戳中喉咙,连句警告之言也说不出,宁席根本不知道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才可怕。
可对方应该不知道此刻是李沐,又没有追过来。
如今。宁席也没有把柄落顾家手里。
他再出手,就可能中了对方圈套。
庐阳王只是个傻子,他如今被顾家操控。宁席已经没法子了。
他不要慌,越慌越错。
顾家以静制动,宁席要冷静。要是没这本事,也该收起这争荣夸耀之心。
睡不着,整夜整夜。宁席一点也睡不着。
到了次日,外头积了厚厚雪。
顾家却派了人来。叫了陶仁过去说话。
宁席心又是一突。
放佛有一头野兽就他身后,躲黑暗里,时不时咆哮一声。宁席不知道那野兽什么时候扑过来,他心就怎么都难以安静。
对方这是要他自乱心绪,露出马脚!
宁席紧紧攥了攥拳头,然后跟没事人一样。
他心里冷哼:“看谁熬得过去!”
陶仁就去了顾家那边回话。
半天之后,陶仁回来。
宁席问他:“王爷所召可何事?”
“王爷说,近无聊,想找千兰姑娘去陪着玩。”陶仁笑容满面,“王爷又记起千兰姑娘了。我这就安排千兰姑娘收拾收拾,明日一早过去……”
宁席心里又是一紧。
为什么那边行动,每每都他意料之外?
这次,让他情绪难平静。
千兰是什么样子人,宁席是清楚了。
没有宁席身边指点,她很就要露陷。
怎么办?
现出手,宁席自己就要暴露了;不出手,千兰迟早也要把他暴露出去!
他进退维谷。
宁席脸变了又变。
王爷内院,这是死罪。
宁席很想娶千兰,获得千兰父亲支持。可此刻,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不能让千兰落到了顾家手里去。
“去吧。”宁席轻笑着对陶仁道。
千兰不能远离他视线。
一听说要去顾家那边服侍王爷,千兰又急了,呜呜哭起来。
小九儿一旁直恶心:能不能不哭?
动不动就哭,什么意思!
就是因为千兰会哭,谁都有宠着她?
“还是收拾吧。”小九儿道,“你原本就是王爷跟前服侍,不过去话,大人要被你害死了!”
“可是我舍不得大人!”千兰大哭。
是夜,宁席悄悄进了千兰院子。
——*——*——
到了第二天,顾瑾之派人去接千兰。
去小厮却回来道:“千兰姑娘病了,昨夜发烧。”
顾瑾之似笑非笑。
“那去告诉陶总管,给千兰姑娘请个大夫。”顾瑾之道,“王爷身子弱。过了风寒可不好,让她暂时安心那边。等过些日子再说。”
小厮道是,转身又去了。
顾瑾之就对朱仲钧道:“宁席这是试探咱们。要是咱们硬要接千兰来,他就知道咱们起了疑心,只怕千兰出不来府,就香消玉殒。他如今不敢贸然杀千兰,自然也有他顾忌。他有顾忌,千兰就不会死。留着千兰,就是留下证据,别逼得太紧。否则疯狗也要咬人。”
朱仲钧笑了笑,道:“听你。”
千兰正听了宁席话装病,而后听说那边府里嫌弃她身子不好。怕染了风寒给王爷,她喜得又哭起来。
宁席心,终于归位了。
看来很多事是偶然,那边人并不是疑心千兰。
既然这样,只怕另外事。也是他想多了……
庐阳王只是个傻子,顾家姑娘女流之辈。
哪怕是顾延韬背后指使,也不能事事替他们谋划。两个孩子懂什么?也跟宁席斗?
而后,宁席也不敢贸然行动,安心把京里这些日子混过去。
朱仲钧和顾瑾之目也算达成了一部分。
宋盼儿却觉得千兰是眼中刺。
顾瑾之无所谓,宋盼儿心里分外不舒服。
庐阳王是个没有判断力人。顾瑾之可以哄好他,说不定将来千兰也行……宋盼儿一颗心,怎么也放不下来。
听说女儿要替庐阳王接千兰来。宋盼儿恨不能掐死她。
可后来一想,总觉得顾瑾之谋划点什么。
她又不肯说。
后,千兰没来。
皆大欢喜。
如此一闹,朱仲钧和顾瑾之对庐州王府情况,有了八成了解。也知道了敌人哪里。
这算是他们收获了。
一连又下了三天雪,京城被皑皑白雪笼罩。
“南边还打仗。北方这样大雪,鞑靼牛羊马又要冻死很多,抢掠少不了。”吃饭时候,顾延臻忧国忧民。
南边安南国叛乱,十月就出兵了,听说至今尚未有捷报传回来,只怕行军尚未到安南国。
因为离得远,大家不甚关心。
可鞑靼人离得近,一旦打仗,也许半年就能打到京师。
京城百姓,担心鞑靼人。
顾瑾之跟母亲商量:“万一西边有了战事,咱们家金子,捐出去四百斤做军资吧。”
宋盼儿大惊。
四百斤金子,够他们一生奢侈。
“娘,皇上总是不相信王爷。”顾瑾之跟宋盼儿解释,“这批金子,能有很大用处。将来我和王爷成亲了,这金子就是王爷。皇上心里又是一根刺。王爷有封地,饿不着我。剩下还有一百斤,也够你们吃喝。”
宋盼儿心猛然一跳。
她内宅久了,有些时候考虑问题简单了很多。
顾瑾之话,一下子就打中了宋盼儿心:“好,要是西边打战,咱们就捐出去。”
只要皇帝不猜疑庐阳王,顾瑾之就安全。
对于宋盼儿而言,没什么比女儿安全重要。
顾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不短吃喝。
再说了,还有一百斤,能够他们吃大半辈子。
到了冬月底,果然有邸报说,鞑靼人抢掠边关,请求朝廷支援。
朝廷对鞑靼人是早有准备,军队和将领都是现成。
接到了邸报,就开始准备行军。
顾瑾之让顾延臻出面,把四百斤金子捐出去,作为行军军资。
朝野上下,一时间惊讶不已。
皇帝接到了顾家递上来奏折,半晌没有挪眼。
而后,他挑唇笑了笑,接受了这笔金子。
等顾家把金子奉上了,皇帝封赏了顾延臻,给了诰卷,封了个奉国将军,食禄六百石,不世袭。
这个奉国将军爵位乃是三品,相应也给宋盼儿封了三品淑人。
顾延臻接到诰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书全部丢了。
他再也不想念书了!
——*——*——*——
二求粉红票~
*d^_^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