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大权旁落(第1/1页)春禧宫谋
春禧宫谋正文卷第一百十章大权旁落亦心带着绵恒进了宫,暂住在寿安宫。
颖太妃正在逗鸟儿,赵公公慢慢走来禀报道:“主子,贝勒福晋带着小阿哥过来给您请安了。”
“哦,是吗?那小家伙儿也来了?”对于永璘的孩子,颖太妃总觉得更亲近一些。
她膝下无子,只养育过永璘,如今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不免想要享受天伦之乐。
福毓姑姑早早就起身去迎接亦心。
“福晋吉祥!太妃娘娘总念叨您呢。”福毓面慈心善,说话都觉得让人安心许多。
亦心自是懂得礼数,“劳烦姑姑了。”
进了寿安宫大殿,亦心依顺的跪下行礼道:“亦心给太妃娘娘请安,愿太妃娘娘福寿延绵。”
“快快起来吧!哀家早上还说怎么没得你的消息呢。福毓,快给福晋请坐!”颖太妃略显皱眉的双手握着亦心的手,和蔼的说道。
“谢谢太妃娘娘~~”亦心说着心里一暖眼睛就泛起泪花。
当看见亦心略带憔悴的面容时,颖太妃怜惜的拍了拍亦心的手,说道:“可怜的孩子,难为你了。”
“有太妃娘娘挂牵,儿臣已经很受感动了。”亦心眼角泛泪,说着话从腰间抽起手帕拭泪。
“别难过,绵恒是个好孩子,自小就听话的很。这次皇帝特意交代李太医主办要给绵恒瞧瞧呢。”颖太妃宽慰亦心。
“是!儿臣自是十分感激皇上。贝勒爷此时已经在毓庆宫。但愿不会辜负皇上和太妃娘娘的浓浓眷恩。”亦心说话落落大方,这也是颖太妃当初喜欢她的原因。
两人说着知己话,任谁看都是母慈子孝的样子。
毓庆宫。
嘉庆和永璘已经谈了许久。
“皇上,臣弟对时政实在是不甚了解,还没有绵宁得皇阿玛赏识呢。这孩子很快就能成为您的左膀右臂了呢。”永璘对绵宁实在是另眼相看。
“你是他的皇叔,怎么看都觉得他优秀,这孩子是聪明,不过,有时候太过感性了。”嘉庆一想起只有绵宁一个幌子,心里就有些担心。
永璘笑笑,“绵宁是随了皇上,心怀天下。”
嘉庆却摇头,都是皇家儿郎,有些话只有永璘能明白。
“这才十五,就开始为了丫鬟和皇后闹别扭呢,你说这——”嘉庆一摊手,有些无奈。
永璘只笑,“这算什么大事,他也不是小孩子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总比唯唯诺诺强吧?”
这句话,永璘还真的没说错,皇宫之内忌惮直言直语,却也不适应唯唯诺诺之人。
“行了,不说那孩子了。最近朝堂的事儿都够头疼了。”嘉庆揉了揉太阳穴。
“可是白莲教起义的事?”不提朝政便算了,嘉庆一提及,永璘也有些担心。
“是啊……”
虽说永璘不甚关注朝野,可是这事情那是连路边的茶馆都在谈,他身为一国贝勒,怎么不着急。
“皇阿玛怎么想?”永璘抬眼问了一下嘉庆。33听书
嘉庆微微扣了扣玉扳指,脸色微暗,说道:“太上皇最近醉心千叟宴,说这起义不过是一时之举,不会长久。”
“可眼下的情景可不像是一时意气。”永璘道。
永璘的见解那也是嘉庆的思虑,此事确实嘉庆向太上皇提过几次,可每一次都被敷衍回道说无所谓,时间长了,嘉庆也怕太上皇太过生气,便没再说下去。
“若是任其发展,只怕这大清的江山也会有所影响啊。”嘉庆起身,走到门口,从毓庆宫往前看,正是那高高的城楼,在这方寸之间,不居安思危怎能安定这天下……
永璘也起身随嘉庆走出,现在,或许是他要跨出第一步的时候了。
“皇上,不如,这样——”永璘附到嘉庆耳边,悄悄言语。
慢慢听进心,嘉庆紧蹙的眉间略略有了一点缓解,但愿有用。
永璘走后,嘉庆还在出神。
四宝问道:“万岁爷,可是累了?”
“万岁爷?朕总觉得这天下还是乾隆年间。”
面对嘉庆的忽然开口,四宝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万岁爷这是怎么了?”
嘉庆自嘲道:“连永璘都是先问太上皇的意见是什么,可见,这乾隆年间那是深入人心啊。”
四宝心里一震打鼓,万岁爷现在想的可真是缜密,“太上皇在位六十年,眼下又仍在乾清宫,总是免不了有人会多想。不过,贝勒爷应该不会的。”
嘉庆自然知道永璘不会,再怎么说,那也是他的亲弟弟,永璘不过是不谙世事,甚少进入朝野,但心思是能够相信的,只不过是嘉庆自己在意。
好在,永璘在最后还提了建议。明日朝堂之上,这建议是否有效就见分晓了。
第二日,金銮殿。
也就第一日登基,嘉庆坐在了龙椅之上,而后起,他都在太上皇之侧。逢见有要事启奏,太上皇自是第一个先给意见,嘉庆基本都是点头,附和,很少有忤逆之意。
戴均元上前一步,启奏道:“臣有事要奏!”
太上皇微微点头。
戴均元快速的看了眼嘉庆,说道:“白莲教起义越来越盛!现在已经纠结了湖北,贵州,占据了大量的重要城池,而湖广总督永保讨之未克,更是增加了白莲教的气焰!臣请太上皇决断,必得一举歼灭白莲教之众,大清方可安稳。”
这方说罢,和珅便朗声说道:“臣不同意戴大人意见!”
太上皇本要考虑,见和珅提出疑问,便说道:“和珅啊,你说说你的看法。”
和珅满脸正义,道:“戴大人所言可也不准确!那白莲教岂是今日才起,都是一群老百姓,有什么可怕的!再说了,打仗,那哪儿是那么容易的,劳民伤财,动辄就要大批的军饷和将士。眼下,国库紧张,只去年一年,就赈灾几次,哪儿还有精力这么折腾。还望太上皇三思!”
这么一搅和,太上皇还真有些动摇了,便转头问嘉庆,“皇帝,你的意思呢?”
嘉庆颔首后抬头,看着这满殿的文武大臣,心里复杂万分。这能有多少是和他一心的。
“儿子觉得国之根本就是民,如今民造反,大清却不镇压,只怕其他老百姓也会生乱。”
太上皇点了点头,未语。
这时,永璘站了出来,“启禀太上皇,儿臣觉得应该讨伐,不禁讨伐,还要有皇子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