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不由一叹(第1/1页)紫薇天帝
秋日的太阳,高高挂在空中,阳光挥洒下来,暖洋洋铺成一地绚烂流金。
伏尘感受着身上淡淡的暖意,思绪不由就翻滚着回到了从前。
“这间酒楼菜肴味道不简单,价格不简单,背景也不简单。”
“前世自己也是在中了秀才之后,凭着身份轮候了几月才排上,得以带着三三来品尝这在济阴难得的美味佳肴。”
在前领路的富态中年人刚跨过高高的门槛,这时听着伏尘先前感慨询问,就笑着说道:“的确是不容易,这间酒楼祖上出身济阴,曾在定州一老店为店小二,机缘巧合之下与七情六欲殿的那位大能有些纠缠,蒙其传授,得了些烹饪灵食的技巧,成为享誉一时的大厨子。”
“后来这位得了大机缘的店小二年迈之后就落叶归根,回到了济阴开酒楼,并将厨艺传给了子孙儿女,这样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这五间楼。”
富态中年人脚步不停,面上笑容不变,开口继续说着:“不过别人求一宴席艰难不得,但有着卧龙先生和您这位明日之星的面子在,我一说,这家酒楼的老板还是很痛快就应了下来。”
伏尘哈哈一笑,心里自然知道中年人的话是恭维之语。若说是卧龙先生的面子那还有几分作用,自己的能抵几分用自己还不知道吗?
若说县试首元,济阴五年出一个,这个名位对真正有实力的人而言并不算什么。
就像济阴那些大族,若案首不是自家子弟,也只会试探性的拉拢罢了,得之些许裨益,失之亦是无妨。
只有自己得了秀才名位后才算在济阴有了较高的身份地位,当得上一地名流,得到真正的重视。
若说为了什么明日之星,那就更是无稽了,又不是需要恳求自己在书中给其做宣传,没有着利害关系,一个尚未成长的天才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私家酒楼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这酒楼不大,但极精美细致,古色古香,物品摆放处处可见心思。
不一会儿,三人顺着木质楼梯就上了顶楼。
“吱呀。”富态中年人走了几步,推开一扇雕花黑漆木门,出声道:“卧龙先生,伏公子和沈先生来了。”
“两位请吧。”富态中年人热情笑道,脸上神情真挚诚恳,不似作伪。
几十年冷暖自知的管事生涯,早就已经将当初有棱有角愣头青打磨的无比光滑世故,嬉笑怒骂,恰到好处。
……
伏尘和沈约入内,一眼就看到了一位清瘦老者,这位老者满头白发苍苍,但目光幽幽有神,肩头还立着一只艳丽鹦鹉,乌黑的小眼睛闪闪发亮,灵动无比。
伏尘目光一凝,联想着前世传闻,自然就知道这位就是名震定州的卧龙先生,旁边那只鹦鹉,想必便是这位先生的证道之机了。
“卧龙先生。”伏尘首先见礼,身后跟着的沈约亦是一同行礼,目光炙热看向面前老者。
老者哈哈一笑,说道:“不必多礼,入座吧。”
当下几人就都依次入了座,卧龙先生自然是坐在主位,伏尘、沈约坐在老者一边,富态中年人则坐在另一边。
屋内还有着数位妙龄少女站在一旁伺候着,有的娇小可爱,有的高挑清冷,环肥燕廋,各有韵味。
这时卧龙先生见着几人都已到达入座,微微偏头,当即就对着身旁侍女吩咐道:“上菜吧。”
那侍女就露出笑容,说道:“是,奴家马上就去。”
一边说着,原地留下一位少女服侍着沏茶,其余侍女一个个跟着出去,在房内留下阵阵暗香。
伏尘面上露出一丝异色,据其所知,这家酒楼世代传家,除了常年聘请两个店小二招待客人以外,应该并无什么年轻美丽侍女才是。
很快诸位少女就又鱼贯而入,步伐轻快,巧笑嫣然,手里还端着一碟碟精美的菜肴。
不一会儿,就见各色菜肴布满了整张黑沉木桌,散发着阵阵诱人香气,让人闻之垂涎。
老者神色微笑,和蔼可亲,说道:“来,都来尝尝吧,这桌菜可都是用灵蔬灵鱼做的。虽说都只是黄品,灵气稀薄,但食之多少也有些裨益。”
“最重要是味道上佳,别有风味。也算难得了。”
美丽侍女在一旁服侍着斟酒,几人边用就边说些最近发生的奇闻趣事、好文佳篇,一时间气氛倒也融洽起来。
说着说着,清瘦老者就笑道:“虽说最近趣事虽多,佳文虽好,但真正让我念念不忘的还属《聊斋志异》,最近可又完成了几篇?”
伏尘早就有所准备,取出了一叠文稿,递了过去,说道:“稿子已经完成,还请先生阅览指点。”
这些可不完全是抄袭,文章并不是单纯照抄就行,毕竟两个世界虽说似曾相识,有些地方甚至隐隐一脉相承,但还是有着些许的不同。
为了更符合当今世界的形式,伏尘还需要整饰修改,粉饰润色。可以说这些时日除了每日的日常修炼外,就属这花费了最大的时间与心血。
“哦?这么快?”老者目露一丝惊疑之色。
但这时来不及多想,老者微微一笑,就拿过了伏尘手中持着的文卷,微微一扫,就见着上面文字是字字精神,洒脱潇洒,隐隐泛着灵光,一眼望过去就觉得赏心悦目。
老者不由一叹,说着:“当真是好字,若是当时我能有着这字,也不至于久久困于童生,不得寸进了。”
说罢,老者目光投注于文卷之上,凝神细细看了下去。
随着翻阅,老者面上就露出惊叹之色,沉浸于其中,旁的都再也顾不上了。
过了许久,老者才叹着:“当真是大才,以不足弱冠之年就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真是羞煞我等。”
原先自己见着呈上去的那几篇只是觉着这少年有很大潜力,方才听见少年说文稿已经全数完成内心更是惊疑不解,不以为然。
毕竟著书十分考究笔力阅历,并不觉得少年写的如此之快后面还能保持先前水平。
但现在仔细一看,疑虑顿时就消解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