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1/1页)世子很皮
梅殷、李景隆、徐辉祖、齐泰、黄子澄、卓敬、耿炳文、郭英等人,包括新上任的礼部尚书陈迪亦是惊得面如土色。
朱权心中也着实吃了一惊。
燕王的三个孩子胆子也太大了!要知道,他们现在人在京城,就连他这种往日从不肯循规蹈矩遵从虚礼的家伙,今天也是小心翼翼的。
然后,朱高炽三兄弟竟然毫无顾忌,在这庄重肃穆的落陵封葬仪式上给了新皇一个大大的难堪与反击。
这三兄弟的胆子倒是都随了四皇兄。只是,这下子,所有藩王都要跟着倒霉了!
朱权有些幸灾乐祸地冷眼旁观,同时,他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身旁神色淡然的怜星,心中微微有些咋舌。
朱久炎的婆娘显然早就知道。
怜星此刻其实也是大吃了一惊,她虽然早就知道朱高炽三兄弟会在今天的仪式上对新皇发动反击,但是真没想到,这三位的手段居然如此毒辣,让这位建文新皇在所有藩王、文武官员、军兵与近十万京城百姓面前大失颜面。
不过,这件事她是乐见其成的。朱允炆前面搞出这么多花样,就是想在这么多人面前竖立威信,现在不仅威信没有建立起来,还实现了负增长。
燕藩不愧是天下第一强藩,不说实力,单凭这胆魄就无人能力及!怜星自量,自己反正不敢干出这样的事情来,在京城干这样的事情,对湘王府来说太危险了。
不知道朱允炆接下来会怎么办?怜星下意识地望向朱允炆,却意外地发现,那朱允炆此刻竟死死地盯着她,眼中闪着一丝狂怒。
怜星的第一反应是有些无语,心想,关本姑娘什么事,你盯着我干什么
可很快怜星就反应过来了,朱允炆并不是在盯着她一个人,而是在扫视着所有藩王,刚才只不过是朱允炆的目光正好扫过她而已。
她扫了面色自若的朱高炽三兄弟一眼,脸色突然一变,不对!
她终于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燕王府根本就没安什么好心。
这是一个一石二鸟的行动!燕王府今天这样做,一方面固然是反击朱允炆,不想让朱允炆竖立起绝对权威,让朱允炆颜面丧尽、威信扫地但是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将所有藩王都拖到朱允炆的对立面!
从朱允炆狂怒的眼神中不难看出,他将所有藩王都看成了怀疑对象,他的目光在不断地扫视着,寻找着这桩事情的幕后主谋。
从表情上未必能看出什么,但是,朱允炆在推测,到底是谁,会让他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吃这么大一个哑巴亏?!
朱允炆削藩既然是必然的,那燕王府索性来个釜底抽薪,让所有的藩王谁都不好受,谁都不能置身事外!
他们才不管什么后果,哪怕他们引发滔天洪水也不必害怕,浪大了才好,他们燕王府正好乱中谋事。
燕王真是生了三个好儿子!
好手段!
所有人的眼睛此刻都望着祭坛上的朱允炆,他们都不知道,这位大明帝国的第二任皇帝,会以怎样的手段收拾来这个让他无比窘迫的摊子。
只见朱允炆脸上遍布阴沉之色,一步一步地走下了祭坛,来到一众藩王面前,双手虚抬道:“诸位皇叔、堂弟快快请起。”
诸王一边擦拭眼泪,一边起身。
朱允炆也作势擦拭眼泪,“皇爷爷大殡已罢,诸位皇叔、堂弟务须太过伤心,他老人家肯定已经感受到了你们的忠孝之情,还请诸位保重身体才是。”
“陛下也请保重龙体!”诸王连忙弯腰谦逊道。
朱允炆继续道:“京城之地,位处江南,风光秀丽,自古便是天下才子们竞相游览胜地,比诸位皇叔、堂弟的藩地景色来,却多了几分柔和细腻,皇爷爷的丧事已经弄完,诸位皇叔、堂弟不必着急回去,且多留些时日,也好让允炆多与诸位一叙亲亲之谊,玩上一年半载再回去不迟”
一向不太起眼的辽王朱植忽然一挺胸,道:“多谢陛下盛意,我们等感怀涕零!”
“多谢陛下盛意,我们等感怀涕零嘶慢着!玩上一年半载?”
“一年半载?!”
亲王们脸色立时变了,他们惊愕地瞪大了眼睛,一会儿看看辽王,一会儿看看一脸真诚的朱允炆,手心都沁出了细汗
也不知是哪位藩王当众设局让新皇难堪,现在好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新皇居然要将他们继续逗留在京城!
这是要挨个查我们?还是要对我们翻脸了?没想到辽王居然倒向了新皇!这新皇倒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朱柏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唯有朱高炽三兄弟没有丝毫愠怒之色,脸上一片坦然淡定。
朱权冷冷地对怜星道:“四哥的这三个孩子倒都是一时之选!”
怜星道:“十七叔明白就好。”
正如藩王们所猜想的一样,朱允炆一回到武英殿便开始发飙,那叫一个三尸神暴跳!不过,滔天怒火面对的倒不是前面的心腹大臣们,而是所有的藩王!
“好大的胆子!当真是好大的胆子!他们的眼中还有朕这个皇帝吗?!朕虽是他们的侄子,但也是他们的君王,除了辽王,还有谁将朕放在眼里!”
朱允炆在朝臣们面前是很注意自己形象的,但是此刻他实在是忍不住了,连连拍着龙案,嘴巴没有一刻停顿。
“在皇爷爷的落葬封陵仪式上,在如此重要的仪式上,他们竟然给朕来了个下马威!他们将朕这个皇帝当什么了?!将皇爷爷当什么了?!难道他们就不曾想过下面有将近十万大明百姓在旁观吗?皇族的脸面、朝廷的颜面,就这样给他们当中某些人败尽了!”
“请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陛下暂息雷霆之怒,身体要紧”
魏国公徐辉祖、驸马都尉梅殷、曹国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六部尚书、平安、黄子澄、卓敬、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等,无一不是老老实实地跪在大殿中央,以头触地请求朱允炆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