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靖难天下(第1/1页)世子很皮
“湘王反了!?五万大军都反叛了?”杨士奇听到消息,惊出了一身冷汗,连忙命人堵死了城门,想依托高墙拼死抵抗。
叶信、魏志强、吴寿安轮番上阵,使尽了各种手段,皆被打了回来。
朱柏见久攻不下,顿时心急如焚:根据东厂的情报,瞿能父子已率军进驻了当阳,按日程算,不出两日便可与安陆侯吴杰的兵马取得联系。他们双方的兵马加起来怕不下十万大军,若在拱辰门这里耽误了太多时间,以后的战略部署还如何展开?
若是等瞿能、吴杰两路大军在荆州城外汇合,以己方眼下的实力根本抵挡不住。
就在朱柏皱眉思考的时候,一旁的朱久炎建议道:“父王,不如让黄芳与王佐上去试一试?”
“黄芳、王佐?”朱柏听了心念一转:这二人是练子宁的副手,颇受这路官军的信赖。眼下杨士奇的能耐并不足以服重,让他们二人出马劝降,说不定能起到奇效。
“黄芳!王佐!”朱柏沉声问道:“让你们二人前往劝降,十分危险,若杨士奇决意抵抗,你们恐会遭遇不测,你们可敢前往?”
黄芳、王佐对于劝降自己曾经的部下可谓是信心十足,二人一齐拱手道:“末将愿往!”
“好!二位勇气可嘉,让人钦佩!”朱柏击掌一赞,随即又对朱久炎下令道:“你亲自带五千精兵在后方接应,若两位将军劝降不成,就立刻率军攻城,一个时辰内,务必拿下拱辰门!”
“儿臣领命!”朱久炎大声应诺。
耳边却听到喊杀声朝着拱辰门这边涌来,且有越来越大的声势,遍及数里,都是清晰可闻。杨士奇知道,湘王的叛军要攻上来了,他连忙扶着墙头望下瞧去。
却见两名骑士脱离大队人马飞奔而来,二人解掉了一身盔甲,且打起了沟通的旗帜,看来是使者身份。
两骑止步于城楼之下,正是黄芳与王佐。
“我乃湘王帐下王佐,特奉王爷之命,将此物交给杨大人。”
说罢,王佐猛拉弓弦,将手中之物用弓箭射上了城头。
箭矢钉在木柱上,士卒将之捡来呈给杨士奇。
杨士奇看到那东西时,神色不禁大变。
那箭上绑着的,正是练子宁官服中间的补子织物。
“黄芳与王佐都反叛了练大人的补子也在这里,难道练大人已经战死?”杨士奇忍不住惊道。
城下的王佐继续扯着嗓门大叫道:“我家王爷已斩杀了练子宁,王爷说了,朝廷已允许王爷自治一方,你们已不用再战了。先下城投降者王爷保其无罪,若顽抗到底,只会跟练子宁一样人头落地!”
黄芳也是顺势骑马而出,仰头叫道:“此事千真万确,我乃湖广都指挥使黄芳,尔等听从本官号令打开城门!”
楼上各级将领不由得面面相觑,此刻练子宁死了,剩下的文官除了资历微薄的杨士奇外都没了踪影,他们早就没了斗志,若不是为了自保他们也不会听从杨士奇的号令。
此刻又见到了黄芳与王佐在城下招降,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听惯了二人的号令。既然这两位大人投降了都没事,咱们这些小兵,还抵抗什么?
当下就有人不顾杨士奇的叫喊主动扯了台阶上的防御攻势,奔了出去。杨士奇正要下令射杀,却被左右一起上前绑了个死死的郑沂的亲笔信非常管用,杨士奇看完,没怎么犹豫,当即跪地表示投降。
十几年来,荆州城内的军民早已习惯于听从湘王府的号令,临近湘西百夷地区他们对于战争也并不陌生,一整天家家户户都是很有默契地紧闭大门,有乱逃的官军败兵乱冲,男人也能勇敢地拎着菜刀出来保护妻儿加上怜星带着东厂好手与刘之荣的府衙官差配合,城中并没有大规模的趁火打劫、为非作歹、伤及无辜的恶事发生。
所有的荆州捕快四处张贴告示,解释朝廷已命湘王自治一方,日出之前城里肯定就能恢复秩序。
此刻天空已是一片明亮,太阳高挂。湘王府端礼门前数万湘军将士严阵以待,湘王府的文臣于最前头齐列,左边以曾言为首右边则是以李尧为首的一众武将。
湘王府还是那座气势庄严的湘王府,出入的人员也是以前的熟面孔,只不过是将宫城旗帜上的湘王两个字变成的靖难而已。
不过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变化,这其中代表的意义可大。
众人见朱柏父子登上宫城,齐齐跪下,三呼道:“王爷千岁世子千岁”
“士气可用!”见到如此高昂的斗志,朱柏也是激动万分!待众人三呼完毕,朱久炎才递上杨士奇刚刚写好的檄文。朱柏扬手展开对着宫城下的一众文武官员和湘军将士大声说道:“先皇太祖高皇帝,于元末与群雄逐鹿,披冒霜露,栉沐风雨,攻城野战,亲赴矢石终平定天下,建国立号,整顿朝纲,开创了我大明的万世基业不幸我皇考宾天,奸臣用事,跳梁左右,欲秉操纵之权,潜有动摇之志,包藏祸心,其机实深。
刀构陷诸王,以撤藩屏,大行无忌,而予夺生杀,尽归其手,异日吞噬,有如反掌且以诸王观之,事无毫发之由,先造无根之衅,扫灭之者,如剃草菅,曾何有然感动于心者
我朱柏太祖皇帝之子,国家至亲,受封以来,惟知循分守法,为国保疆,今幼主嗣位,信任奸佞,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横起大祸,屠戮宗室
黄子澄、方孝孺等奸臣,蛊惑朝野,倒行逆施,恢复井田之制,杀戮皇家手足,乱祖宗成法,悖太祖遗愿,奸佞不除,江山不保。
太祖高皇帝祖训有云: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必训兵诛讨,以清君侧!义与奸恶不共戴天!今本王奉先皇遗命,除奸佞、清君侧、安社稷、固大明,还我朗朗乾坤!天地神明,昭鉴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