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弑君称帝者,岂可为皇?(第1/2页)世子很皮
八千早已做好准备的燕军骑兵呼喊着冲进了松亭关。
这时第一批约两万辽东兵也冲了出来,黑夜中,他们见大群黑压压的骑队冲进城关,便一齐开弓放箭,箭如飞蝗,密集地射进骑兵兵队中,射得燕军人仰马翻,惨叫声响成一片。
张玉急红了眼,眼看要冲进城,却遭遇到强力抵抗,他怎么甘心?他挥舞着长刀大吼:“冲上去,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攻下松亭关!”
燕军在张玉的带领下狂嚎叫着猛冲过来,他们用前排战友的身体抵挡辽东军犀利的弓箭,后排骑兵瞬间便冲至辽东军面前,精锐的辽东军也放下弓箭,换上长刀、长枪拼杀,与冲进的燕军骑兵鏖战在一处,城关后的巷道瞬间变成了鲜血弥漫的修罗场。
燕军骑兵源源不断地从城关涌入,这时,营地里的几万辽东兵也全部赶到了,情况紧急,他们根本来不及上马,都是以步兵形态投入了战斗,松亭关上的烽火台赤红色的狼烟冲天,在风雪笼罩的黑暗中都格外的明亮,他们在向南方的李景隆求援!
黑暗风雪之中的短兵相接尤其惨烈,双方都看不清对方的样貌,只能凭借着经验、感觉与听觉在亡命拼杀,战场经验高者生,战场经验低者死!他们都看不见对方的武器,也不知左右的是不是袍泽,往往是一刀砍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被旁边挥舞过来的一刀砍掉了头颅,临时也不知杀自己的是敌人,还是队友!惨叫声此起彼伏,血水四溅,肢体横飞,惨烈非常。
杨文南征北战一辈子,战场经验自是无比丰富,他已经发现城关内的燕军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己方,而且他们是骑兵,比他们这些未上马的步兵要占很大优势,辽东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然各自为阵,处于明显的下风。
他急得大喊:“朝本将聚集结阵!朝本将聚集结阵!”
徐凯也在旁边不断地呼喝,朝着杨文那边聚兵结阵。
在他们的指挥下,训练有素的辽东兵开始集结,迅速从最初的各自为战状态集,聚集到杨文身边结成了步兵防守方阵,他们背靠着背,用长枪结成枪阵,后方弓弩手搭箭,互相配合,步步前移,以一种集体军团力量开始向燕军骑兵发起反攻。
由于双方互相厮杀的关系,让关中形势更为混乱,风雪笼罩下,目力更是难视,双方的战斗力就看谁平时的训练更加有素,谁的战争素养更加强大。如果是鞑靼军,或者是瓦剌军,就算是辽东军结阵的步兵对数千骑兵,辽东军一样能够取胜,但他们遇到的是更为精锐、骁勇的燕军,尤其这些夺关的燕军又是从十万燕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中之精,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甚至能够仅凭直觉便冲破风雪的迷阵,感知周围的敌友,与即将到来的危险,这些人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这时,后面的燕军骑兵也都冲进了城关之中,张玉也开始布阵,他以百人为一队,从四面八方向辽东军的步兵阵发起了不断地冲击,双方再次陷入了惨烈的冲杀之中。
一名前排的辽东军被燕军将领的长枪刺穿了胸膛,惨叫着倒在地上,他身后的另一名辽东军士兵立刻填上他的位置,和左右的袍泽一齐配合,三根长枪同时猛地刺向燕军将领,三根长枪顿时刺穿了燕将的身体,燕将惨嚎一声,用尽最后的力气驾驶着战马冲进辽东军阵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对辽东军越来越不利,他们已经阵亡上万,尽管燕军也是丧命累累,但一占马力,二占突袭,三胜决心,越战优势越明显,伤亡比例从二比一,渐渐变成了四比一、五比一、六比一。
杨文已经知道再打下去,辽东军不说全军覆没,也必然全线崩溃,他立刻下令:“放弃城关,随我突围!”
剩余的辽东军将士在徐凯的带领下一鼓作气,冲破了燕军的包围,迅速向南撤退,他们利用对松亭关街巷的熟悉,带着燕军来回拉扯于街道、小巷。亲卫营的士兵则带着杨文跑到了军营马厩,翻身上马,带领着后方的兵马迅速从南门撤离了松亭关。
燕王与丘福、朱能埋伏在侧的燕军等候已久,将都督徐凯在内的冲出松亭关的辽东大部分兵马全部抓获。
同时,燕王亲自出面,见了俘获的徐凯,劝其写信给突围出去的杨文使其归降。杨文到接信,心神大乱,燕王也趁机在阵前表演一番前事不计,一番计较之下,久久等不到李景隆援军的杨文终于决定降燕。
至此,塞上要隘松亭关重新落入燕王手中。燕王毫无疑心地仍旧命杨文掌辽东军主力守关,其余辽东各军与十万燕军一起开拔,赴会州与宁军会合,以便在朱权面前扬威。
随着杨文带领的辽东军归附,此时的燕军,共计有北平燕军十万,辽东军六万,另还有一众接受徐凯军令归附的卫所兵马,总兵力达二十万之多!
徐凯麾下的卫所兵且不说,仅这十六万燕辽兵马,便皆是昔日北军的精锐,大明最骁勇最善战的边军!至此,燕王终于自觉有了和南方建业朝廷一较短长的本钱!
燕军的兵马急剧扩大,原先的燕军编制肯定不能适应当前要求。
尽管北平危在旦夕,为保证己方战力,也为震慑朱权,燕王在会州对新燕军进行整编。
除了战斗力不怎么行的卫所兵马之外,原燕军主力和辽东兵马皆被打散。燕王公开仿效朝廷设五军都督府之制,将麾下兵马一分为五:张玉、朱能、丘福、谭渊、杨文分掌中、左、前、右、后五军。
这五人中,张玉、朱能、丘福、谭渊跟随燕王出生入死多年,自然是绝对心腹至于杨文,这位辽东总兵先前屡次抵抗燕军,甚至还将燕王搞得气愤不已,不过当燕军攻破松亭关后倒也合作。
燕王虽不知杨文的归附是否出于真心,但他一时间也没得选择,只能暂时将杨文任命为后军主将,其目的无非是想以其开国元勋、辽东总兵身份收拢辽东兵的军心,为其稳固后方。
而且即便杨文有什么二心,后军也不过是负责粮草辎重等后勤之事,于五军之中的重要性最低,且燕王的为自己的粮草还做了第二手准备,来自朝鱼经过他多方验证的永丰商行辛掌柜便是他的底牌。哪怕杨文反叛,燕王也有自信不会动摇全军。
与此同时,燕军所有将官的职位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燕王可不再管什么僭越不僭越的,他从不打算认所谓的建业朝廷,从他知道朱柏在南京登基的那一刻开始,他便已经将朱柏一家都当成了此生最大的敌人!
等灭了李景隆,他就准备撤下靖难旗帜,改换为建文帝讨公道的名号对建业朝廷宣战!弑君的名分一定要给朱柏父子扣过去,弑君称帝者,岂可为皇?皇位只能是俺朱棣的!
朱能、张玉、丘福、谭渊等人都被燕王授予了大都督的职位,其余将校也都各有升赏,军饷翻倍。
二十余万燕军被迅速整编,此时的燕王心中虽然心急如火,行起军来却仍旧是四平八稳。
这一点让后方的朱权看得自叹不如,他扪心自问若是与燕王换地而处,面对燕王如今所面临的形势,自觉不会如此沉着,这份强大的自制力却非常人,难敢觊觎皇位。
北平的天气越发寒冷,狂风暴雪的肆虐使人无法忍受,春天都到来了,可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却是比冬季都要冷上许多,尤其是早晚两头,很多人一泡热尿下去,瞬间就会冻成了冰。
这种反季节的气象极不正常,缺衣少穿的三十余万北伐军已经被冻伤冻死数千人。
当然北平城中的燕军都是久在北方居住的北方人,十分耐寒,对于这重反季节的寒冷早是习以为常。
何况北平城常年准备了充足御寒的物资,木柴、煤炭更是无数,北平城里基本没人被冻死,反观每日派人出去砍伐木材取暖的北伐军境况就非常凄惨了。
在这样冻伤不计其数的情况下,面对着莹莹如玉闪闪发光的雄伟冰城,平安抗命不遵、移师永平,即使以前紧紧跟随李景隆的嫡系手下也不愿那么卖命了,居然眼睁睁地放任平安军团后撤。
对此李景隆一筹莫展,他是个南京长大的权二代,这辈子都没有面对过这样的情况,虽有裘皮、手套等保暖衣物裹身,却也实在不耐北方寒冷,自己的脾气都变得越发的暴躁烦闷,麾下将领更是连连抱怨、叫苦连天,他哪里还有闲工夫去计较平安抗命之事?将领们纷纷请求撤兵德州,待天气转暖之后再与燕藩一决雌雄。
胸口缠着十几层伤布固定肋骨的何福忍不住建言道:“大帅,如今之计不如下令强征保暖之物,同时催促德州运送棉被棉衣和粮草,如此也可暂且压下军中的不满。待围困个把月,北平城内无粮不攻自破。回头我们再收拾抗命不遵、反叛的平安。”
“你这个睚眦必报的蠢材,还在惦记里你的私仇!”李景隆瑟瑟发抖地仰头饮尽一杯烈酒暖身,“你将燕逆朱棣放在哪里?若不攻下北平,以德州的储备根本无法支撑三十万大军之所需。因此我军唯有在风雪中与朱高炽一决死战,只要能彻底击败朱高炽,占据北平府,本帅还怕这风雪?还怕朱棣吗!?”
何福厚着脸皮恭维道:“原来大帅早有计较,末将佩服。”
“哼!”表面上智珠在握的李景隆竭力掩饰着心中的胆怯,他从送来的情报中得知,燕王竟然说动宁王,燕、宁二藩已经组成联军,并一举降服了杨文以及其麾下的辽东兵,汇合各路燕、宁联军兵力已不比自己少,在这见鬼的冰天雪地里,兵困马乏、缺衣少粮的三十万北方军,能否击败战无不胜的燕、宁联军?
原本信心满满的李景隆已被难堪的现实所惊醒,朱高炽凭借一座孤城尚且能够拼死抵抗这么久,自己真能向何福说的拥兵自立成功吗?
夹带刺骨寒意的北风席卷而来,将李景隆两丈余高的帅旗刮得猎猎作响。
李景隆坐在帅椅上,抬眼看着远处旗杆上时而低卷,时而舒展,绣着斗大“李”字的帅旗,皱着眉头对身侧何福传令道:“击鼓聚将!”
其实李景隆在教训何福之前的反应也是想撤兵,可一想到朝廷都没了,李家也没了,他李景隆还能去哪里?难道等诸将知道南边的情况后,各自领兵反叛出去吗?
那样的话,没了兵力优势的自己,别说拥兵自立了,身家性命都将至于他人的掌控之中吗!恐怕到时候想投降都没有机会,他可没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对待藩王们的,现在的局势,没有任何一方势力敢于收留自己。
想到这里李景隆不禁有些悲哀,想自己堂堂曹国公、征虏大将军何等的显赫,也不知为何就混到了如今进退无路的境地,难不成曹国公府要自此而绝了吗?
不!李景隆无法接受这一现实!项羽都能破釜沉舟、韩信都能背水而战,难道我李景隆不冲出绝境吗!?绝对可以!
朱棣这逆贼虽收降了辽东兵马,扩充不但时日尚短,对于杨文心中必定还有犹疑,而且宁王朱权也不可能跟朱棣一条心,能否坚决帮朱棣亦未可知。
如果能多北平挫得燕军锐气,燕、宁联军必然军心浮动,战力也必将大打折扣而且燕、宁两军冬日行军,一路下来必然饥疲不堪,自己到时候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如果是这样,再加上北伐兵力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