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路还很长(第1/1页)英雌
皓月中天,月光洒下一片清辉,将李曜的面容展露无遗。
李世民清晰地看见她的神情竟连半分波动都没有,仿佛听到的话早在意料之中。
李曜迎上李世民探究的眼神,开口问道:“明真有一事不明,今早大哥现身仁智宫的时候,二哥为何会立即怀疑到我的头上?”
李世民答道:“那是因为我知道,你一直不希望我们兄弟互相残害,肯定会有所动作。”
李曜轻轻摇头:“二哥别开玩笑,明真不过是陛下的义女,且与大哥少有来往,怎可能左右得了当朝太子的决断?”
李世民俯下头来,在李曜耳畔轻声说道:“世民相信,如果是三姊,肯定会有办法的,以前你不就是这样做的吗?”
李曜古井无波的脸上现出了一丝惊愕,口中却故作懵然道:“二哥在说甚么,明真好像听不懂。”
李世民笑了笑:“三姊莫要再装了,世民根据下属的调查,发现你其实早就晓得自己是平阳公主,只是佯装不知而已。”
李曜倔强地抬起下巴,反问道:“二哥何出此言,可是有证据?”
李世民好似早已看穿了一切,缓声说道:“兰韶英是三姊的影子兼义妹,一直只忠于三姊一人,可三姊离世后不过寥寥数月,她就放弃遁入空门的机会,选择和你在一起,而你化身侍御史奔赴河东,最初的目的,亦只是为了拯救她的姊夫。
除此以外,我还了解到一件趣事,明园本为京邑萨宝何潘仁以重金购置的私产,然而他却很快赔本转让给你,试问你若只是一个初入俗世的女冠,又怎会同时与三姊的两个死忠有如此亲密的关系呢?
其实,不仅是我,还包括父亲、大哥、柴嗣昌、元吉,我们都看出来了,你这所谓的终南山女冠,就是我的三姊平阳公主!”
李曜惊出了一头冷汗,咬唇道:“我的确失去了很多记忆,如今想换个活法,难道不行么?”
李曜无力辩解,甚至有些后悔自己此前多嘴一问。
她无法改变自己身子是平阳昭公主的事实,迟早会迎来被人当面戳破伪装的时刻,只不过李世民恰恰是她最想瞒住的人,让她感到非常郁闷。
李世民淡淡地道:“你当然能行,皇帝的女儿,即使再有才华,也没有资格觊觎帝位,何况如今你的身份变成了明昭公主李明真,无异于抛弃了过去的一切名誉和声望,若非如此,父亲和我们三个兄弟又岂能彼此心照不宣地替你隐瞒真身呢?”
李曜听得这话,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原来她一直以来的某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李世民看着陷入沉默的李曜,眼中闪过一丝不明的情绪:“说实话,我又何尝不想换个活法?自古以来,功高盖主者大多难有善终,如果我只是一般的勋臣,若想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妻儿,只需适时地激流勇退就行了,可我毕竟是拥有皇位继承权的亲王,大哥宽厚仁慈,那也只是相对你而言,若他登上帝位,绝不会容许一个名望和功绩都凌驾在自己之上的兄弟继续存在,而父亲若执意让大哥做太子,就必须削弱我的权力,瓦解我的势力所以,某些事情,我根本没有选择不做的余地,如果我行动失败,还请三姊务必记住端午那天的承诺,至于其它事情,就不劳三姊费心了。”
一席话毕,李世民显然已将李曜当作嫡姐相待,无声地朝她鞠了一躬,这才转身离去。
是夜,李曜无心睡眠,反反复复回味着李世民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语。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nn更替,派系纷争,永远都是人类历史的主题。
李世民扬名四海,威震天下,有雄才大略,还有着关东豪族和勋臣集团的全力支持,其势力之强大,对李建成的东宫之位,乃至李渊的皇帝宝座,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这种局势下,武德末年这场父子兄弟之间的恶斗升级,基本已经无法避免。
李曜此前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些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主要是得益于她对历史进程的预知,可面对史料严重失真且错综复杂的皇权争斗,她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而李世民这种真正能够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物,也只是想借用皇帝对平阳公主的宠爱,让李曜充当他在权利斗争中的一道保险而已。
当然,李曜本来也不想卷入这种充满尔虞我诈的窝里斗,但她一想到“玄武门之变”的惨烈,还是忍不住拿“杨文干事件”试了试水,结果一开始就在李世民面前碰了壁。
事实证明,她这个穿越者想要搅动风云,掌控天下大势,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六月廿六,灵州都督杨师道派人传来军情急报,说是杨文干的军队突然一夜之间全都没了踪影。
为此,李渊在仁智宫主殿召开紧急会议,待到奉诏前来议事的李世民、李曜、裴寂、封德彝四人入座之后,李渊问道:“情势有变,那杨文干已经藏匿起来,朕担心他会铤而走险突袭凤凰谷,不知在座各位可有应对之策?”
裴寂率先开口道:“陛下的安全,关系着天下安危,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先加强防范,是以臣建议陛下诏令钱九陇将军领兵前来护驾。”
李世民振振有辞地接口道:“杨文干敢为狂逆,估计他的下属可能已将他擒戮,如若不然,父亲应当再派遣一将搜剿,儿就不信我们找不到这竖子的下落。”
李渊看向貌似坦然自若的李曜,问道:“明昭似乎一点都不紧张啊,可有甚么主意吗?”
主意?李曜现在打定主意置身事外,遂恭谨地道:“明真认同二哥和裴尚书所言,只是统兵人选须得慎选。”
李渊眉头微微一皱,思量了片刻,问道:“诸位觉得钱九陇能担此重任吗?”
封德彝道:“平叛如灭火,臣以为陛下应该派遣最知兵事者去执行。”
李渊和裴寂的目光都落在了李世民的身上,随即君臣二人对视一眼,便听裴寂说道:“德彝说的不错,此事不容拖延,若论兵事,只怕本朝无人能及得上秦王吧。”
李渊点了点头,说道:“世民留下,我们父子私聊,其他人都退下吧。”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