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出兵准备(第1/1页)三国网游之诸侯争霸
公元190年,汉中平元年1月,曹操发布讨董檄文。
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各在诸候在接到曹操的檄文后,纷纷起兵响应。
正当皇甫超博准备整备兵马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孔派人来传唤,说是要他赶去汝南,有要事相商。皇甫超博觉得奇怪了,明明现在孔应该响应檄文起兵了,怎么这个时候还来叫自己去汝南呢?皇甫超博见状,马上让人招黄忠、娄圭和枣三个人过来,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讲了出来。话说孔伯父还是如同历史上一般,被任命为豫州刺史,在得到董卓朝庭任命后,孔伯父很快就前往汝南的平舆上任去了,至于颖川太守的位子交给了许靖。
三人听完后,都没有说话,黄忠虽然也有七十多的智力,但毕竟是武将,而枣则是以内政为主。两人听了皇甫超博的话,都转过头看着娄圭。娄圭在被皇甫超博招揽后,并没有给他什么实质上的位置,只是作为皇甫超博的军师的身份来出谋划策。听了皇甫超博的话,娄圭捋了自己的长须,呵呵一笑,对皇甫超博几个人道:“此事易耳,孔豫州此番招公子前去,一定是问公子对于曹操讨贼檄文的态度。作为清流人士,孔豫州肯定是想响应檄文、起兵讨贼的。但是拿不准公子的态度,因为毕竟皇甫老将军和朱老将军现在都还在洛阳董卓的手中。如果他不弄清公子的态度,万一等他起兵后,公子因为顾忌两位老将军的安危,投靠董卓,那么长社城中的兵马虽不多,但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再加上黄、典二位将军和几个武将的勇猛,还有公子在异人中的影响力,轻则可以将其置于死无葬身之地,重则整个反董盟军烟消云散。如果老夫推测的没有错的话,孔豫州一定会要求公子与他一起出兵。”
众人一听,都然大悟,于是几个人又商量了一下如何应对。待将这些都清楚后,皇甫超博马上带着典韦,领着一百虎贲骑兵往汉南治所平舆而去。
两天后,皇甫超博才赶到了孔的刺史府。
一进书房,孔就给皇甫超博看了一样东西,皇甫超博一看,原来就是曹操的檄文。不由得心中暗暗得意,还好哥现在手里有一个军师,果然是因为起兵的事情,但是脸上还是装着一脸茫然的样子看着孔。
“以贤侄之意,老夫是否应该起兵响应?”孔道;
皇甫超博点了点头。
“那贤侄也会随老夫一起起兵?”
“小侄肯定是追随伯父出兵的。”皇甫超博道;靠,老子等这个已经等了两年多了,不起兵才怪呢。
“那贤侄就不怕义真兄和公伟兄二人受到牵连?”
妖孽啊,才八十多的智力就这样了,换成小虫子和小鸟他们那样近百的智力,那启不是真是算无遗策了。原来真的是怕自己不起兵,在后面捅他的菊花呀。孔是知道皇甫越博的实力,虽然兵不多,但是手下有几个得力的武将,再加上在异人中的影响,万一皇甫超博真的在长社起兵的话,还真的不好说。皇甫超博想着娄圭和自己说的那些话,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董贼无道,祸乱朝纲。天下义士均应群起诛之。伯父和恩师虽然身陷洛阳,但是一定会同意小侄的举动的。如果超博不起兵的话,反而会遭到两位前辈的责骂,甚至有可能会逐出家族,逐出门墙。至于孔伯父所担心的事情,超博觉得,董贼并不敢做,不说恩师和伯父都是天下名士,就是以我北地皇甫家的声望,董贼也不得不考虑关西士族的反应。”
孔一听,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总算是松了口气。“那好,本官立即就起兵伐董,你先回长社做好准备,待本官大军一到,就随本官一同前往酸枣会盟。”
“下官领命。”皇甫超博正准备回长社准备,没有想到孔突然要他到兵营将自己的亲卫凑足一千的禁卫级别的兵马。于是皇甫超博又到平舆军营中招了八百禁卫级别兵马,然后快马赶回长社城做好准备,现在皇甫超博手里有虎贲骑兵三百、长弓兵三百、长枪禁卫二百和刀盾禁卫二百。至于为什么和npc诸候一起出兵,这个皇甫超博也是有目的的,毕竟皇甫超博不想做那个出头鸟,再则跟着npc诸候还是好捡篓子一些。
皇甫超博一回到长社城,便马上做起安排来。先是将各将的官职做了一下调整。黄忠和陈靖还是任长社县尉,但是由贾静和枣祗两个留守长社,兵力为陈靖领五千兵马,独孤三兄弟再加上十个武者协助。黄忠带5000郡国兵(2000骑兵,枪兵、弩兵、刀盾兵各1000),而自己则统领校尉名下的一千五百兵马(包括一千禁卫士卒,五百鲜卑骑兵)再加上千余辅兵和数十名已经学会制作攻城器械的工匠一行人。以娄圭为军师,典韦、周仓、裴元绍、呼延都为将一同出战。不仅如此,皇甫超博为了此次剧情大战,还将手里所有的达到转职并且又资质比较好的武者,一口气转职了五个武将,这些都是皇甫超博黄忠一直尽心培养的武者,如会水战的周义,还有就是两个步将周石、吴彬,两名弓将赵锐、郑锋,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武将相对于历史武将而言,技能和阵法方面还相差太多,而且,都还是武力将,没有一个是内政将领。
十天后,孔领两万大军一万多辅兵来到长社,汇合皇甫超博的兵马后,一行两万六千五百大军近四万人马朝酸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