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突袭河内港(第1/1页)三国网游之诸侯争霸
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赵云终于将洛阳的形势弄清楚了,在赵家村呆了一个晚上后,第二天天还未亮,赵云就领着大军起程前往冀州的黎阳港,与正在黎阳的张逸汇合,然后整军开始下一步方案,当然同行的还有洛阳军扬武校尉赵雨。
当天晚上,赵云大军就赶到了黎阳城的白马港,此时的白马港内,已经聚集了数万大军,除了冀州水军外,洛阳水军也在蒋钦的率领下于下午赶到,此外还有冀州的两万援军,现在再加上赵云大军的六千骑和两万匹马,黎阳港几乎已经到了无立锥之地了,不过,好在明天一早,大军就会出发。
大军到达后,赵云也顾不得休息,与蒋钦张逸两人见面后,就前往潘凤的中军所在商议军情。说是商议,其实也很简单,大概方案由庞统那边提出来了,几人只是商议如何安排行军路线,按照最初的想法,冀州军能够提供一万援军的话,赵云所部和冀州援兵均由两家的水军运送到怀县附近,伺机消灭河内水军,然后大军挥师渡河,全歼河内张杨军。
可是赵云思索再三后,觉得光是消灭水军还不足以解洛阳之围,几个商议后觉得,有了两万冀州军作支援,只需谋划妥当,应当可以全歼河内水军的同时还能够拿下河内郡城怀县。蒋钦张逸等都是新投之人,均想在皇甫超博面前有所表现,但却非鲁莽之辈,几人再三推演后都觉得赵云的方案可行。
于是,三人便联合绪名,连夜向洛阳请战。不过,信件发出后,大军却连夜准备出战。不过,临出发时却发现,大军全部走水路是行不通的,因为,两万匹马根本不可能一次运完,几经商讨后,众人决定兵分两路,步卒全部都走水路,赵云还是领骑兵沿河而上,正好一路肃清黄河岸边河内军探哨,为大军行踪做掩护。
第二天一早,大军临出发时,洛阳军令到达,皇甫超博只有一个字:“可”,然后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大军以鹰扬中将赵云为主,蒋钦和张逸为辅,一应事务,三人皆可决之。”看到这个消息,三人都高兴不已,大军准备妥当后,一万五千冀州水军和三千洛阳水军护送着两万冀州步卒,沿河水一路向西出发。与此同时,赵云部骑兵也与水军一同向西进军,水陆两路,相互照应,朝着河内港方向进军。
一路上,赵云将白马义从撒出去十余里,一旦见到河内军士卒都一律身射杀,绝不手软。虽然会误杀不少玩家,但是现在已经顾不了那么多,大军行动目的是进行突袭,所以两路大军一路向西,迅速前进。大军赶到怀县地域境内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此时离怀县不到二十里,离河内港也不到十五里路远。水军在过沁水河口不远后,找了一个小渔村将步卒卸下后,才继续往前。
这个时候,潘凤就开始安排冀州水军的数十条走舸为大军前哨,负责清除河内水军在河水上面的巡哨船。看到冀州水军有了行动,洛阳水军的几条走舸派了出去,而领队之人的正是周泰和蒋钦当初在云梦泽的一名属下,随着一声呼哨,洛阳水军的几条走舸如同鱼儿入水一般,嗖的往前冲了出动,很快就将水军大部的船队以及冀州水军的走舸都远远的甩在后边。
看着洛阳水军虽然数量远不如自己,士卒操船的熟悉度却远超自己的士卒,潘大将军不由得觉得无地自容,不忍直视,自从在虎牢关被异人从吕布手中救下后,潘大将军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现在已经远非当初的高调了,看到自己旗舰上的将领一个个都上窜下跳,潘大将军面色一沉,道:“叫什么,叫什么,跑不过就是跑不过,技不如人还不敢承认吗?”
一众将军被他说得面红耳赤,不再说话。因为潘凤的船是斗舰,是两家水军里面最大的船,所以张逸和蒋钦都在他船上,对于自家水军将领的小心思,哪有不明白的,两人相视一笑,然后张逸给了蒋钦一个适可而止的眼神,蒋钦见状微不可察的点点头,然后向潘凤道:“潘将军恕罪,在下带的这些兔崽子都是当年在江水上面的老手,只是性子太放肆了些,还请诸位将军海涵则过。”
说着朝船上冀州诸将行了一礼,然后冲着自己身边的亲卫一个手势,那名亲卫见状,连忙从口袋中拿出一个口哨,含在嘴里,只听得一声尖锐的呼哨声冲天而起,接着几条洛阳水军很快将速度降下来,回到了冀州水军的前哨队伍中间来。有了几艘走舸的表现后,冀州水军对洛阳水军的态度要好多了,毕竟开始冀州军都觉得自己是来救洛阳的,所以一个个都趾高气昂、不可一势的,但是这个世界是一个强者为尊,既然洛阳水军表现出了远高于冀州水军的技术,所以冀州水军将士对洛阳水军都远没有当初的高傲了。
其实蒋钦手下的众人都看不上冀州水军,用蒋钦的话说,咱们才是玩家船的祖宗,这船河北佬哪里懂什么水军呀。
水军之间的较量只是大军进军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很快就一闪而过。大军继续前行,傍晚时分,大军终于到了河内港周边,陆上大军也已经到位,按照事先安排,赵云先将五千步卒和五百骑兵安排在河内港与怀县之间,做出阻击怀县援兵,其他三千五百骑兵和一万五千则在五千大军的后面数里的地方,准备伏击怀县援军。一切准备妥当后,赵云便派人给水军发消息。
入夜时分,河内港外面的的河面上,突然燃起了大量灯火,火光中可以看到河面上有着密密麻麻的舰艇。正在值班守士卒反应过来后,马上鸣钟示警,一时间,河内港内顿时如同点着的马蜂窝一般,一下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