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献策(第2/2页)三国之铁马山河
要这些年,北海确实是风调雨顺。其他几个郡都在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严绍这边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也是各郡百姓为何要前往北海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万兵马的粮草供应,对严绍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这段时间后方粮道畅通,粮草的供应也没出什么问题。
但这仅限供应的目标只有一万人的情况下,若是变成十一二万人
情况就很悲剧了
到底北海也只是一个郡而已,再怎么富饶也是有限度的。何况前些年天灾**不断,这几年也不过是将之前的欠账弥补上罢了。
程昱也深深吸了口气,觉得确实很麻烦
“若是郡内粮草不足,是否可以从其他的地方购买一些粮草过来?”赵云试探的问道。“听闻徐州最近几年风调雨顺,境内也算安居乐业,受兵祸影响极少,或许可以派人到徐州去询问一下?”
这些年徐州算是比较少遭到兵祸影响的州了。陶谦在徐州声望极高,跟百姓安居乐业也不无关系。
“不然”程昱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满足十万张嘴的粮食,我北海也能拿得出来,只是短时间内无法运达,且郡内粮食的供应会比较紧张罢了。再者徐州距离这里也不近,十万人的粮食同样不是个数目,就算派人去了徐州,想要谈妥恐怕也需要很长时间,根无法解我等的燃眉之急”
确实,严绍并不缺这十万人的粮食,就算手头会紧张一些,也不至于会饿死人。
严绍最缺的其实是时间,尤其是将粮食运过来的时间,徐州跟青州是邻居,可是想从徐州将粮食运过来,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恐怕不太可能。劝陶谦将粮食卖给自己,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前提还是人家愿意跟你谈。
十万人的粮食可不是个数目,即便是对一州刺史而言也是需要慎重对待的事。
无论怎么看,都解不了燃眉之急。
分割线
要严绍这里也有许多智谋之士,无论是董昭还是程昱,都算得上是智谋高绝之人,严绍的智商水平也不算低。何况麾下勐将中如赵云、太史慈等都称得上是智勇双,就连甘宁也算是有勇有谋的一个将领,可是对粮食的问题也是愁眉不展。
没办法,就算他们再厉害也不可能变出粮食来
严绍也是一样,如今摆在面前的恐怕只有返回北海这一条路,也是最现实的一条路。可是对严绍来讲这也是最不愿意选择的一条路,他当初从北海起兵可不只是为了解决徐和,而是为了趁势扫平青州,为接下来的乱世做个准备。
在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接下来中国的局势会如何,群雄崛起,那些不够强的诸侯将会成为强者的养分。严绍对自家的实力到很有信心,帐下人才济济,麾下兵马也有万余,吞并了青州黄巾之后更是达到数万之众。
可是面对着曹操、刘备跟袁绍等人,依然不敢有百分百的信心。就算他有先知先觉之能,也要依托于实力之上。要是等到袁绍统一河北,又或者是曹操统一中原时,严绍手里还是只有北海跟东莱两郡,失败的几率几乎达到了百分百的地步。
“某有一法,或许可解燃眉之急”就在众人都很为难,甚至提议返回北海,等安置好了新降的青州黄巾之后再起兵攻乐安时,程昱忽然站了起来。
听到程昱有办法,帐篷内的众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其中几个更是兴致勃勃的看了过来,想知道这个刚刚投奔严绍的‘老头’究竟有什么事五十多了,在汉末这个年代怎么也算得上是老头。
“不知仲德有何妙策,可解当前之危?”严绍连忙追问道。
就这么让他放弃统一青州的机会,他实在是有些不甘心。毕竟他不是没有粮草,只是都在北海没运出来。他甚至有些后悔为何要一口吞下青州黄巾,而不是逐步的来,弄得如今不上不下的。
如今听到程昱有办法,顿时有些兴奋
他对程昱还是很有信心的,好歹也是一流水平的谋士。
只是
想到有关于程昱的某些传闻,他也有些担心起来,生怕程昱会出一些比较‘生勐’的主意,让人承受不住。
程昱也不卖关子,直言不讳道。“立刻挥军西进,就地取粮,以战养战!”
听到这个计策,帐内众人议论纷纷,严绍也是紧皱眉头。
如管亥、周仓等人对这个提议到是十分赞同,没什么弯弯绕,也不复杂,简单粗暴,正是符合他们性格的策略。
可是在赵云、太史慈还有黄忠等人看来就有些
“如此,跟黄巾有什么区别?”犹豫了一下,赵云还是开口问道。
确实,黄巾也是采用类似的办法,非要有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两者在身份上差距较为明显,还有就是严绍不会干些裹挟人口的事情。
堂堂北海郡守干这种事,恐怕会惹来非议啊
旁边的太史慈也赞同起来,不过他赞同的方向却跟程昱不同。“程先生是东郡人,可能有所不知,前任青州刺史昏聩无能,青州各郡各行其事,这些年来又天灾**不断,百姓饥肠辘辘,官库里也是空无一物,即便是攻破城池恐怕也搜刮不到多少粮食啊”
确实,焦和可算是给青州上下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各郡也是几乎成了荒地一般,也就只有北海这几年在严绍的治理下百业兴旺,算是青州的乐土。就算严绍真的按照程昱的法去干,最后攻破了城池,面对的恐怕也是官库里面空无一物的结果。
若是最后还是颗粒无收,岂不等于是白费力气?
谁想听到了太史慈的话,程昱非但不以为意,反而反问了一句。
“官库或许无粮,那城中的世家豪门呢?”
此语一出,人人色变。(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