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收义子董府摆宴(第1/1页)三国之黄巾神将
“哈哈,太好了,奉先竟然为我送来如此大礼。”
看着丁原的头颅,董卓哈哈大笑。
“主公,赤兔马牵来了,就在院子中。”
“奉先随我来,保准你只要看上一眼,就会爱不释手。”
董卓没有在理会丁原的头颅,几人一起来到院子。
赤兔马高八尺长一丈,比赵徽的黄狮子还要大上一圈,身形矫健。一身火红的的毛发犹如火炭,全身上下无一根杂毛。
吕布一见赤兔马,恨不得马上就翻身骑上去。
董卓如何会看不出吕布对赤兔马的喜爱,当下说道:“奉先,这赤兔马从今开始,就属于你了。”
“多谢董公。”吕布伸出手,迷恋的摸着赤兔马的毛发,如果这里不是在庭院,吕布肯定要骑上去跑一圈。
“奉先,可愿做我义子?”董卓突然问道。
吕布没想到董卓会突然要收自己为义子。
他投靠董卓,本就是冲着董卓之前许诺的荣华,拜董卓为义父,吕布心中也并无反感。
收义子,拜义父在大汉有很多。单是吕布拜董卓为义父,也不会有损吕布的之名。
董卓已经五十岁,如果不是他的几个女儿都已经嫁人,董卓更愿意让吕布成为自己的女婿。
“义父!”
吕布没有反对的理由。他要是不做董卓的义子,董卓之前的承诺可能就不会实现了,刚刚才投靠董卓,两人的心里马上就会出现裂痕。
不做董卓的义子,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可能就全都白费。
吕布很清楚自己的选择。
成为董卓的义子利大于弊。他没有理由拒绝。
董卓的几个儿子都不怎么成器,反而现在还要靠两个女婿,一文一武成为他的臂膀。
“好,很好,明日我要大摆宴席,庆祝我收得义子。”董卓很是开心,他收吕布为义子,也是真心。
自己的亲儿子不成器,董卓早就想要收一个如吕布这样的义子。
而且杀了丁原,吕布相当于是断了自己的后路。
吕布这么够意思,他董卓也不会小气。
和吕布接触下来,董卓是越来越觉得吕布像他。
“恭喜主公。”李儒道:“我这就让人准备,明日邀请各位大臣前来赴宴。”
城外丁原的军营很是静谧,在张辽高顺等人的掌控下,虽然丁原的头颅都已经被吕布取走送给董卓。
但是整座军营并没有出现哗变,下面的普通士兵甚至还不知道丁原已经死了。
所有将领都被聚集在一起,愿意跟随的自然一切都好说,想要为丁原报仇的,第一时间就会被高顺等人所杀。
丁原虽然是并州牧,但是在军中的威望还不如吕布。他已经身死,没有几个人愿意为他把自己的命搭上。
翌日,洛阳城内的各个大臣,都收到了董卓的请帖。
“董卓老贼要收义子?哼……”下军校尉鲍鸿一把将请帖撕烂。
“你们可知董贼所收义子为何人?”袁绍看着请帖向身边的许攸等人问道。
许攸王允等人都是摇头。
吕布昨夜悄悄入城,董卓也做了保密措施,现在就是董卓阵营中,也就是昨夜参与的李儒知道,胡轸华雄等人都不知道,更不要说袁绍这边的人了。
“董贼不会故意打着收义子的名号,将我们骗去再提废立之事吧?”王允说道。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袁绍道。
“那我们还去吗?”王允说。
袁绍道:“当然要去,若是不去,董贼还以为我们怕了他。”
“要不要叫上丁原?”王允说。
“暂时不用。”
袁绍摇头,丁原已经和董卓交手,双方势不两立,让丁原来参加董卓的宴会,等于是让丁原来送死。
城外的军营很是平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丁原已经被吕布所杀了。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一起过去吧。”袁绍道。
收到请帖后,王允等人都聚集到袁绍府中,商议了大半天,还是决定要去参加董卓的宴会。
虽然恨不得马上除掉董卓,但是袁绍和董卓现在还没有撕破脸皮。
以袁绍的城府,自然是可以和敌人谈笑风生,不会有一点杀意外漏。
“恭喜董公喜收义子。”
“哈哈,诸位能来,是我董卓的荣幸。”董卓哈哈大笑,只是在心中说道,等下吕布出来,看你们还能不能笑的出来。
“董公,不知收了何人为义子,怎么还未见人出来?”
“正在准备,马上就出来了,诸公莫要着急。”董卓说:“来,饮酒,饮酒,此酒可是我特意让人从幽州带回来的,可惜只有十坛。”
大汉就没有人是不好酒的,特别是这些士大夫。很多人都是无酒不欢。
听董卓的酒是从幽州那边送过来的,当下一个个都不客气了。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够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不算什么。
但是这幽州的酒,可不是真的有钱就能买到了,还需要运气。
这酒现在就赵徽的黑风寨有产,产量根本无法供应整个大汉。
大部分酿造出来的美酒,都在上谷郡中的那家酒楼。
运往中原的屈指可数,完全是供不应求。
很多士家都是拖了关系,或者和商贾说好,甚至亲自派自己的仆役前往幽州购买。
这两年,幽州又是出现美酒,又是出现上等的纸张,还有用纸张印刷出来的书籍。
不管哪一个,都是聚宝盆。
只要看到,就没有不想要的。
这些士家都有派人去幽州打听,但是上谷郡已经完全掌控在赵徽手中。
这些士家的手,还伸不到那么远的地方,所以他们派去的人,根本打听不到多少有用的消息。
就连幽州本土的世家,都拿上谷郡的酒楼书店没有办法,更不要说他们这些中原世家了。
即使明明知道这些东西非常挣钱,但就是没有人能插手进去。
只能眼睁睁看着,隐藏在背后的赵徽,将他们手中的钱财收走。
很多世家,都已经将简牍换成纸质书籍,现在的书房内的藏书数量,是他们原来的十几倍。
相较于简牍,纸质书籍实在太过便宜,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能购买一两本。
更不要说他们这些世家了。
每次有书籍送到中原地区,几乎都会被一抢而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