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夫管严(第1/2页)满级大佬在女尊

    “请柬?前辈,这种请柬我也不会啊,就没写过!”张掖觉得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是她理解错了。

    您请人家判官,贡品香烛都没有不说,还让我来写请柬,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过没有诚意了?

    而且,这种她是真的没有写过,没有经验啊!

    顾朝以为她一个道士,又是世家出身。

    天一派么,传承几百年的道教,放在俗世可不就是世家么!

    你是天一教的得意门生,经常跟鬼神打交道的,连个请柬都不会写,那你们平时是怎么请的?

    被顾朝审视的眼神打量了一圈,张掖觉得这中间肯定是有什么误会。

    她觉得有必要跟这位修为高但是仿佛没有什么经验的前辈解释一下,“前辈,我们请,一般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请长辈先辈的,还有像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是请阴差了。

    但是,晚辈这点儿修为,也是不能请的,都是门中长辈施法。

    所以,更别说是请判官了,晚辈真的做不到。”

    不然,她为何要将陈苑封印在符纸里,再带回去交给门中处理这么麻烦,她要是行的话,她当时就解决了。

    原来如此,这跟顾朝想的不一样啊!

    既然两人都没有经验,那就,“你就随便写一张请柬,写明了要带白业一起,意思差不多就行。”

    这样随便的吗?

    这样的请柬送过去,恐怕请不来人不说,反而要惹恼大人吧!

    人家好歹也是个神明啊,如此敷衍真的好吗?

    看着张掖的表情,顾朝一脸正经的点头,“你写就行了。”

    好吧,您是前辈您说了算。

    于是,等到小厮将黄纸买回来,张掖便绞尽脑汁的开始想请柬内容要怎么写。

    虽然顾朝说了随便写,意思差不多就行,但是张掖却不能真的就听了她的话,随便写,这种事儿哪能如此随意。

    反复斟酌了两三个时辰,张掖终于写了一张她自我感觉还算过得去的请柬,交到顾朝上手。

    顾朝拿起来大致看了一遍,挑眉,不由多看了张掖两眼,眼神中有赞赏,看不出来,这道士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呢!

    只是,不过就是一张请柬而已,大材小用了。

    得了前辈赞赏的张掖脸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看顾前辈这样,应该是满意的,这样就好。

    白夫人夫妻两没有将这事儿跟白启说,怕万一白业不愿意,这不是才给了二女儿希望又给悔了么。

    只说,“顾道长看了你的病情,正在想办法,也不是没有希望的。”

    面对年迈父母的小心翼翼,白启心知肚明不会有什么希望,但是也不得不做出满怀期待的样子。

    都是为了让亲人能够安心一些,各自心头都苦。

    终于等到临近子时,顾朝安排白家的人在一边烧纸,几个火盆子一起烧,一边烧还得一边念叨这是给谁的。

    顾朝自己取了引魂香点燃,然后拿了张掖写的那张请柬,捏了一个火决点燃,嘴中轻声念着,“在下顾朝,请酆都判官大人前来相见。”

    张掖在一边听着,心头开始打鼓,就这么直接简单吗?

    干巴巴的一句话,人家能来?

    白家夫妻两也觉得这是不是太草率了,供台贡品没有就算了,请人的态度也,也着实随性。

    酆都某处大殿,正在办公的某位大人突然收到一大笔进账,一开始她还没有在意,每年给她供奉的不是没有,偶尔也能遇上一个虔诚的信徒给的多。

    可是后面接连不断的一直都没停,这就让这位大人不得不重视起来了。

    正好这时,她接到一封请柬。

    用词诚恳,态度谦卑。

    判官心想,这个名叫顾朝的修士看起来还不错的样子。

    不说别的,至少嗯,懂事儿!

    于是判官开始翻找起顾朝的生平来,只是她找了三回,都没有找到关于这个人的一丝线索,这人不是此界中人!

    这时候,两位阴差前来寻判官大人,见她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便问她。

    “大人这是有什么烦心事?”

    判官平日里跟两人关系不错,一起喝酒。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儿,于是就跟她们说了,“你们来看看这个。”

    说着便将请柬往两人身前递了递,两人接过来一看。

    嗬!还是个熟人!

    见她请柬之中写了想要请判官大人去,又说明了要带一个新魂。

    两人心想,那位道友恐怕又是接了什么人的托请。

    还有她说的那个新魂,正好也就是她们姐妹去接的,如今就在酆都城里排队等着投胎呢。

    判官本来是想给二人看了之后再跟她们说她生死簿上查无此人,她准备要上报阎君的,结果却看到两人这表情,应该是与那位顾朝认识的。

    于是便问道:“这人,与你们熟识?”

    “也不是很熟,见过两次面,这人有人问题吗?”

    看着判官微皱的眉头,又想起刚才她们进来的时候,判官疑惑不解的模样,两人不由对视一眼,莫不是那人有什么问题?

    “这人不是此界中人。”判官点着手中的生死簿叹了一口气。

    原来是这样,两位阴差对视一眼,若不是判官说她们都还不知道。

    “那这事儿,大人要去阎君哪里报备一声吗?”

    出了一个不在他们管辖之中的人,这可是大事儿。

    不过幸好,这两次接触,还有她给大人写的这封请柬之中完全可以看出来,那人虽然修为高深,却是个正直好相处的人,应该不用担心给她们这一界带来什么祸事。

    判官收起顾朝给她的请柬,点点头,“自然是要去的,你们说说看,那人怎么样?”

    于是两人便将前两次与顾朝相处的情况都跟判官说了,末了还添了一句,“倒是个大方人。”

    可不就是,每回请她们都是用的引魂香,去了还要给养魂香。

    还每次都是客客气气的,一点儿没有以势压人的意思。

    话音刚落,三人感觉精神一震,特别是那两个阴差,这味儿太熟悉了,可不就是顾朝先前请她们时点的香的。

    然后她们就听到一个数字的声音,“在下顾朝,请酆都判官大人前来相见。”

    呃!能把话送进地府离开,可见那人的修为了。

    三人对视一眼,又对顾朝有了新的认知。

    “你俩去看看那见白业的新魂还在不在,在的话就带过来,本官先去阎君那里走一趟。”

    “是,大人。”

    判官带着生死簿和顾朝给她的请柬去了阎君处,将这事儿与阎君禀报之后,得了一句话。

    “天道看着的,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儿就好。”

    如此,判官便安心了。

    顾朝烧了请柬,又点了引魂香之后老神在在的等着人来。

    她是一点儿也不担心,若是请不来判官,她直接寻那白业也行。

    只是,如今那白业已经是地府的人,她还是要给管事儿的通和气才行,不能越了人家不是,这点儿事她还是懂的。

    她是不着急,但是张掖和白家夫妻两可不能不急,这等了都有快半柱香了,一点儿动静都没有。

    张掖是因为觉得顾朝有些怠慢判官大人,就怕惹恼那位大人,他们都没有好果子吃。

    白家夫妻两心头一直忐忑不安,这么半天过去了,怎么还不来?

    顾朝睨了他们一眼,吩咐那烧纸的人,“继续烧,不能停。”

    然后有对白家夫妻两解释道:“孝敬都收了,怎么可能不来。”

    顾朝说的孝敬便是正在烧的黄纸,每一张都是烧尽了的,青烟直直的往上冒,可不就是已经到了那位大人手上了么!

    听她这么说,几人终于放心一些,又耐心的等了一阵。

    终于有了动静,先是周围气温变凉,如今还没有入夏,本就有些冷,而且又是夜里,稍微有些变化,便能够明显得感觉出来。

    白家人忍不住搓了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都望向顾朝。

    只是不能顾朝有什么反应,众人耳边便传来模模糊糊的锁链拖地的声音。

    循着顾朝的视线看去,远处原本漆黑一片的地方,竟然出现了淡绿色的光点,光点渐渐便大。

    更确切的,应该是越来越近,光亮之中出现一个人影,带越来越近,才发现那人影之后还有三个人影。

    到了近前,众人这才看清,头前一人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头戴官帽,手中的两样东西,一看便能知道她的身份。

    这人便是顾朝请得人了,她后面三人露出面貌来,便是先前跟顾朝有过两次交集的阴差,还有白业。

    白家夫妻两一见白业,立时便泪流满面,口中唤着业儿。

    白业本有些迷糊,但是在听到熟悉的呼唤声时也渐渐清醒过来,看着看憔悴不少的双亲,一时激动也是泪如雨下。

    “娘!爹!”

    三人抬脚就要往对方走去,到了近前却发现根本就不能碰触对方,又是一阵心酸落泪。

    顾朝对着判官拱手见礼,“大人,有劳了。”

    判官早知她的身份,又见她确实修为高深,知礼有节,也不端着架子,回了一声,“顾道友!”

    如此,也算是打过招呼了。

    张掖满心激动的过来给三位大人行礼,这可是活生生的阴差,她这辈子也许就只有这一次能见的机会了。“在下天一派弟子张掖,拜见三位大人。”

    地府跟天一派也有些来往,主要是这几百年来,天一派在人间收的孤魂野鬼挺多,一来二去的自然就有了交集了。

    判官打量一番张掖,点点头,“嗯,代本官问候你们祖师奶奶,让她有空去寻本官喝酒。”

    这判官跟天一派的祖师奶奶交情颇深,只是自从那酒鬼有了道侣以后就被管着了,甚少再出来与他们

    想一想,里离上回相聚也有百年了吧,那老娘们也不知道在忙什么,还是不敢出门?

    张掖没想到大人竟然跟她说话,还让她带话给祖师奶奶,张掖更是激动,连连答应。

    顾朝在她们说话的时候又与两位熟人也打过招呼,这才说起事情的始末来,“白业本是枉死,还请大人行个方便。”

    听了顾朝的话,三位阴差和白业这才知道请她们上来究竟是为了何时。

    白业自从去了地府之后便有了她往生的记忆,自然也知道了陈苑为何会要她的命。

    再一对比她那辈子对陈苑的所作所为,也就不觉得冤了。

    再一听顾朝的话,又去看自己父母,见父母眼中含泪,想来父母也是这个意思了。

    想到家中的情况,本来就指着她撑起白家,可是她这一走,家中再没有一个能顶门立户的人,也不怪父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