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明人不说暗话(第1/2页)满级大佬在女尊

    最后那几日,儿子躺在床上,面如枯槁,身上更是皮包骨头,根本就没有一丝活气儿。

    那时候,就算是他们心里对顾朝有再多的怨恨,都能暂时放下,都想去找顾朝来救儿子的命。

    可是,韩钰竟然以死相逼,“儿子求您,别去找她。您去了,儿子现在就死。”

    她在家中陪着待产的夫郎,他怎么能去打扰,逼迫!

    而且,他如今这样子,又如何能见她?

    他死了也好,流言终止,家中不必再受他的牵连,他也不用在受这相思之苦。

    只是,他对不起父亲爹爹,还有家中的亲人。

    弥留之际,韩钰想起从前在边关大姐二姐带他肆意纵马,大声欢笑的时光。

    想起他与顾朝第一次相见是的场景,想起那日他在黎府上撞进她怀里的场景,还有她为自己找到帕子,递给他时轻笑着的模样。

    当时他想,这便是他这辈子想要嫁的妻主。

    “玉竹,把那帕子给我。”

    不用韩钰明说,玉竹自然知道公子说的是那一条。

    这大半年来,公子时常都要对着这帕子发呆,他知道,公子那是在想顾小姐。

    玉竹将帕子取来,放到韩钰的手中,正要抬头去跟公子说话,却发现公子已经闭上了眼。

    玉竹当时就软了腿,跪倒在自家公子床边。

    “公子~”玉竹声音颤抖,泪水早已如雨下。

    公子临到最后,想着的都还是顾小姐,可是他还是没有等到。

    顾朝提出的事,韩将军不同意,韩潇也不同意。

    “若不是因为她,钰儿怎会如此?如今她再来说什么要娶钰儿,还有什么用?”

    韩夫郎和韩景却是想要同意的,“钰儿心心念念等着她,如今她来了,只是钰儿命不好,走得早了。

    这是钰儿一直想要的,我们该圆了他最后的心愿才是。

    不能让钰儿最后连个妻家都没有,以后谁给他供奉香火。”

    韩将军闻言,眼神暗淡,最终也没有在说出不同意的话来。

    韩景那日追上去,看到了自家弟弟对顾朝的情谊,自然比韩将军和韩潇的感触更深,她也希望能够如了弟弟的愿。

    顾府这边,徐管事在顾朝吩咐下来之后就安排了人去刘家和宁家接人。

    众人听了之后自然没有不相信顾朝的,纷纷收拾了东西跟着来人一起去了顾府。

    宁安陪着吴氏先去顾府,等到了顾府的时候,她又驾了车往余家去。

    “安儿,你去哪儿?”吴氏见女儿还往外走,赶紧问他,这时候可不是能随便往外跑的。

    “爹爹先进去,我去接人,一会儿就回来。”说完,宁安便扬了扬手中的鞭子,驾车走了。

    吴氏有些疑惑,家中也没有别的亲戚了,女儿还能去接谁?

    突然,吴氏福至心灵,难道女儿这是有了心里惦记的人,他这是要有女婿了?

    如此大的事儿,女儿竟然都没有跟他透露,还真是女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了。

    不过,这样也好,终究是长大成人,自己撑死一个家的。

    宁安心里惦记着余淼儿,怕是余淼儿有事,把车赶得极快。

    到了余家的时候,发现余家门口也停了一辆马车。

    不过宁安没有多在意这些,直接就上去敲门。

    等门房开了门,她也不哆嗦,直接就说要见余夫人,有重要的事儿。

    那门房前不久才见过宁安,还记得她,于是就将她带了进去。

    宁安进去之后才发现余家正在收拾东西,一片慌乱,他们这是要去哪里?

    余夫人收到大儿子送来的信,知道了京中的情况,这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往大儿子家中去避祸的。

    皇帝虽然是下了皇榜,安抚住了大部分的人心,但是还是有不少惜命的离开了京城。

    京城本地人,还有大多数根基在京城的人不会选择举家离京,不过也有一小部分选择走了。

    如此,有消息的人也知道了京中的情况,没过两天,附近几个县城的人也都知道了,一时间人人自危。

    怕是过不了几天,附近这些村子的人也都该知道了,不知道到时候会是怎么一个场景?

    余夫人这时候忙着收拾家当,她没有多余的意思来招呼宁安,便想着直接将打发了了事。

    不过,转念她又想到这人是顾朝的大姑子,若是她现在将这个事儿跟她说了,也是卖给她一个人情,若是她能活下来,肯定是要记她的情的。

    如此,她也算是跟顾朝有了牵连。

    以后,她再找顾朝办事儿的时候,顾朝也该是要给她几分薄面的。

    “宁侄女,你有什么事儿先放放,大姨有重要的事儿要跟你说。”

    宁安躬身行礼,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被余夫人打断了。

    既然长辈开口了,还说是重要的事儿,她自然是要先听长辈说的。

    而且,她发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上次来的时候,余夫人对她只是平常的客气,可没有这亲热。

    竟然开口就喊她侄女,还自称大姨,这就让她有些受宠若惊了。

    着其中定是有什么她不知道事儿发生,不过,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儿,目前看来都是对她有好处的样子。

    “大姨请说,侄女听着。”

    “你赶紧回去好生待着,最近都不要出门走动了,大姨收到消息,京中不太平,有吃人血肉的,还要吸阳气的邪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到了咱们这里来了。

    你也看到了,大姨这就是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去县城。

    你没有什么事儿也赶紧回家去,莫要随便出门。”

    原来,余家也已经收到了消息,难怪要收拾东西呢。

    宁安想到,余家的大儿子是嫁去了县令妹妹家,能够知道这个消息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了。

    只是,她没有想到,余夫人竟然先会跟她说这个。

    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多谢大姨好意,侄女今天前来也是为了这事儿。

    大姨该是知道侄女的弟妹顾朝的,她现在已经去了京中,就是为了去解决那邪物。

    在去之前,她已经在顾家村布置了能够抵挡隔绝那邪物的阵法,只要在顾家村,那邪物就伤不了人。

    所以,侄女来就是为了请大姨一家前去顾家避祸。”

    余夫人也没有想到宁安来竟然是为了这个,这么大的馅饼掉下来,一时间,她也有些受宠若惊,完全不明白宁安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她余家跟宁安想来没有交集,也就是因为上次她撞了自家小儿子,这才有了往来。

    准确来说,只有来,没有往。

    所以,这宁安专门来请她一家,到底是为了什么?

    面对余夫人疑惑,甚至有些质疑的眼神,宁安面不改色,坦坦荡荡的回应。

    “当着大姨的面,侄女不敢妄言,其实,侄女上次一见三公子,便倾心与三公子,所以这才觍着脸上门来了。”

    余夫人闻言当即就皱了眉头,这丫头,但是直接,不跟她绕弯子。

    宁安见余夫人皱眉,又解释道:“大姨放心,侄女这绝不是为了挟恩求报,逼着大姨将三公子允我,都是为着大姨一家的安危着想。

    等这次险情过去之后,再说侄女三公子的事儿,允与不允都还是大姨说了算。

    只是,侄女对三公子的心意,请大姨明鉴。”

    宁安说完之后就这么看着余夫人,满脸希翼,但是却没有威胁的意思。

    余夫人本就有想要与顾朝结交的心思,前头两次都弄得不欢而散。

    如今这宁安算是给她递了一把梯子过来,若是她能住进顾家,那她与顾朝的关系,肯定能够近一步。

    至于她的心思,她自己不是也说了,允与不允,都是她说了算。

    她也不占她的便宜,等事情过了,她再送上一份大礼就是了。

    至于她儿子,她现在还真没有要允给她的意思。

    况且,她儿子也不能看上她。

    经过细细琢磨,余夫人最终决定,还是跟着宁安去顾府。

    虽然去了县城大儿子家,可以住进县衙避祸,但是县衙里怎么比得上顾府。

    凭那顾朝的本事,她能去京城对付那邪物,她还能不把家中安排妥当?

    所以,去顾府才能加稳妥。

    “那就多谢宁侄女的好意了,大姨就带着家眷去叨扰一段时间。

    你对我家淼儿的情谊,大姨是知道的,你能在这种时候还想到淼儿,为他的安危着想,可见对淼儿的心意纯真。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们的事儿,大姨就不参与了,年轻嘛,哈哈哈!”

    余夫人是笃定了自家儿子不可能看上宁安,才这么说的。

    上次宁安送给儿子赔罪的糕点和布匹不都被儿子给分给了家中的下人,如此可见,儿子是根本就对这丫头一点儿心思都没有的。

    她自然放心。

    到时候,儿子自己不同意,她也不能勉强不是。

    反正她的话可是说在了前头的,总不能自己说的话再吞回去吧!

    “多谢大姨成全,侄女定不会辜负三公子。”

    于是,余夫人便吩咐大儿子派遣回来送话接人的小厮,让他自己回去,再给儿子和儿媳带话。

    “我们就不过去了,回去让你家夫人和正君安心,好生顾着自己。”

    宁安也可不能就这么干坐着等,于是便撸起袖子帮着干活。

    她自觉,既然余夫人都应了她与三公子的事儿,那她在余家就不是客人了,自然该给未来岳家做事儿的。

    看着主动做事儿的宁安,余夫人面上不显,但是心里却是把她跟自己大儿媳和二儿媳拿出来好生比较了一番。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种情况,换成了那两人,根本就不可能亲自动手去做事儿。

    这时候,肯定是坐在这里再说些好话来讨好她的。

    所以,身份,家境不同,眼界格局也不同,这宁安,就是个泥腿子,上不得台面。

    反正,余夫人是没有看上宁安做自己的三儿媳。

    “公子,公子。”

    余淼儿正在屋里收拾自己的细软,就听到小年声音由院子外面一路传进来。

    然后他就看到小年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脸上都出了汗了。

    “这么毛燥做什么,出了什么大事儿,值得你这样?”

    “唉哟,我的公子啊,你可知道刚才奴婢送东西去前头,都听到了什么?”

    小年呼呼的喘着气,明显这一路都是跑着回来的。

    余淼儿一边给他倒了一杯凉茶,一边说道:“先喝口水再说,我又没有去前院,我又哪里知道你听说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