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对手(上)(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装甲部队的大纵深和快速反应的进攻方式,只有两个国家运用的最为纯熟,第一个是发明这种战术的德国,第二个熟练应用这种战术的苏联。所有使用坦克的国家,都少不了对这两个国家所经历的战役以及运用的战术的研究,而日本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自然更不会放过这现成的教材。
不过在丁文彦看来,这些研究根本就是多余的,战争本就是正奇之道,正兵应之,奇兵胜之,如果片面的去研究定义和模式,必然也会被这样的定义和模式所局限,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胜利,只要能胜利,谁管你是背着坦克跑还是骑着坦克跑,谁管你把坦克当炮台还是把飞机当碉堡,只要能赢,什么都可以做。
当初在紧急磋商接应朝鲜两个旅的时候,丁文彦的计划曾经被打了回来,原因很简单,现在已经是飞机坦克的时代了,如果仅仅以几个跑不快,火力不强的步兵去抵挡人家的机械化部队,简直就是在开玩笑,更何况还会暴露中国进入朝鲜这个机密的消息,幸好在关键时刻张曙光顶了他一把,才让这个计划顺利通过并且实现的如此完美。
虽然丁文彦和张曙光的性格迥异,但是丝毫不妨碍他俩成为好朋友。作为总参少有的几个年轻校官,他们俩有两个相同的爱好,一是拟订作战计划,二是下象棋。
丁文彦的棋路极其规整,步步紧扣,刚一开局就会给人一种极大的精神压迫感,而张曙光则不同,他的棋风非常奇怪,常常在别人就要将死他的时候,忽然会从旁边蹦出一只马或者一个炮,而当对手执著于纠缠这个炮的时候,自己的老将已经危在旦夕。
这次派张曙光去巴基斯坦,丁文彦是知道的,其实应该说是他的计策,虽然这次他同意了自己的计划,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反对,当然他这么想并不是怀疑张曙光的能力,而是因为兵家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临阵犹豫不决,所以丁文彦知道,能让张曙光发挥最大效用的地方一定是离自己最远的地方。
“与其研究兵法,还不如研究民族,一个民族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战争模式,看看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所发动的战争,除了有限的几个战役可圈可点以外,贯穿始终的几乎都是一味的猛冲和平庸的战略。”临送张曙光上飞机的时候,丁文彦在旁边感叹的说道。
“你可拉倒吧, 我这正准备去巴基斯坦呢,你那里倒好,跟我说这些,依你的意思干脆让我去印度抓俩阿三回来,直接给他们看看手象?虽然这么干也不是不行,但是问题是看他哪只手好啊,左手他们是擦屁股的,整天臭烘烘,右手是吃饭的,一股子咖喱味。算了,还是收起你那套理论跟老头子去说吧。”听到丁文彦的话,张曙光慌忙的摆着手登上了飞机,在他看来,有时间和丁文彦严肃的讨论问题,倒不如去玩几把游戏来过瘾。
崎岖的山路上,M1A1主战坦克以大间隔的战斗序列快速的向前奔驰着,天空中数十架直升机不断的循环往复,警惕的侦察着四周可能出现的情况,而在他们前面不远处,就是这次进攻的目标城市————设拉子。
作为伊朗的重镇,西南法尔斯省省会,设拉子曾经是古波斯帝国都城,同时也是波斯文化中心,素以玫瑰和夜莺之城及诗人的故乡闻名于世,在伊朗人的心中,他的地位甚至与首都不相不相伯仲,这也让他的战略地位飚升到一个足以让美军注意的高度。
弗兰克斯的所拟订的战役计划与攻占伊拉克时拉姆斯菲尔德所采用的完全相同,以城市作为主要的攻击据点,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攻占伊朗境内的城市,然后宣布战争结束,成立新的自治政府,最后开始大规模围剿反政府武装。
弗兰克斯知道,与其他的国家不同的是,美国打仗要看资本家,商人,纳税人的脸色,首要的目的就是要节约,花少的钱,办多的事。
攻占设拉子,无疑是整场战争中,较为重要的一场战役,作为曾经的波斯都城和现在伊朗的文化重镇,他的失陷对伊朗人的打击将非比寻常。所以在刚刚巩固了布什尔以后,弗兰克斯就再次下达了攻占设拉子的命令。
崎岖的山路并没有迟缓坦克的速度,当最终登上高地后,盆地里的设拉子终于尽收眼底,看着眼前这座宁静的古城,指挥官犹豫了一小会,然后下达了冲锋的命令。
处于怠速状态的坦克发动机,再次喷出浓浓的黑烟,正当第一排M1A1准备冲下山坡发起进攻的时候, 忽然在众人的前面出现了几个背着书包的伊朗小男孩。
“Salam(真主保佑)”当看到前面的大队坦克时,孩子们忽然互相祝福着,
然后纷纷拔腿向坦克跑来。
“get out of the way~~!(走开)”看到孩子们敏捷的向坦克跑来,炮长连忙探出身子向他们大声喊道。不过男孩显然曲解了他的意思,当听到他的喊声后,立刻迅速的跑了过来,同时一伸手摘下自己的书包,笑着递了过去。
“what?~!”看着少年莫名其妙的举动,炮长奇怪的问道。
“轰隆~~~!”白光一闪,炮长在死亡的瞬间得到了答案。
巨大的爆炸让坦克里的车长都感到了明显的震动。当他正准备看个究竟的时候,却发现炮长的半截身子正待在自己的脚下。
男孩的书包中是十公斤的烈性炸药,看着到M1坦克外壳上溅满的血肉碎屑和自己只剩下一半的战友,车长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呕意,肆无忌惮的吐了起来。
一个坚韧的民族+极端的宗教=什么?
身后其他的几个男孩的行动,给出了最为贴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