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国家策略(上)(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威胁你的永远是临国,或许远方的强盗想要在你家吃一笔拿一笔,但是邻居却总是惦记着你的土地——
当制空权战斗还在天空中的F-35与阵风战斗机之间上演时,炮弹已经迫不及待的如雨般落下,不过可惜的是,欧盟的炮火却并没有命中任何目标,美军的坦克群,此刻早已经稳妥的躲藏在步兵线后,等待着敌人冲上来的那一刻。不过欧洲人却显然没有想要冲过来的意思,没完没了的炮火覆盖后,则是数量多到不能再多的精确导弹的攻击。
爱国者导弹此刻终于在同宗同源的同伴面前显现出了自己理论上的威力,重复的拦截下,精确打击火力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仅仅只有几颗漏网的导弹在干扰下,摇摇欲坠的掉在远离目标的地点,将自己变成碎片。
进攻与反进攻就在这看似激烈的气氛中上演着,敌我双方完全是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互相了解对方的徒弟,数十年的军事合作,让双方之间对于对方的战略战术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了解,每一次战术佯动,每一次迂回攻击,每一个进攻前的信号,都如同裸体一样落入对方指挥官的眼中,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的指挥官,对这一切花招都了若指掌。战争也在欧盟的突然袭击后,而陷入胶着状态。
一片陌生的土地,两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军队,唯一的结果,就是只有相持,欧洲与美国之间,仿佛忽然陷入了一次大战中,法德之间的角色中,似乎每个人都在积蓄着可以将对方摧毁的力量,可是在全力释放后,却发现,仍然苦恼的处于僵持状态。
美国人知趣的停下了进攻的动作,无论是因为头顶上中国人以发射失败为借口释放的那些太空垃圾对卫星的干扰,还是俄罗斯领土上那忽然出现的那看似可笑,但是却意义重大的一幕,都足以让美国重新停下脚步,考虑一下自己所做出的决策的正确与否。
中国人也被迫停止了动作,国力上虽然一度达到让人惊讶的繁荣程度,但是高科技上的受制于人,让聪明的中国人知道,长此以往,最终得利的将是那些一直在战场旁边摇旗呐喊的旁观者。 欧洲人似乎也在与美国进行短暂的冲突后,知趣的停了下来,对于他们来说,战争的目的并非征服美国这个超级强国,更多的是希望在树立美国这个敌人的同时,让整个欧洲能团结起来。
欧洲人似乎做到了,当与
美国人宣战的那一天,整个欧洲都感到了与美国敌对的恐惧,强大的外部力量,让欧洲人史无前例的团结起来,对美国可能的报复行动的猜测,让欧洲终于紧密团结在一起,并且时刻做着抵挡美国人的准备。
战争在这一瞬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奇点, 双方在战争状态下,却产生了短暂的和平。虽然名义上三方面都表现着浓重的敌意,但实际上,却冷静的僵持和克制着。或许骤然停顿下来的战争进程让大家略感不适应,但是和平的出现,却仍然让众人感觉到一丝久违的安逸——
——“美国一直奉行着大国主义,而在这个笼统的定义下,关于如何维系和让国家发展下去的具体计划,美国人却没有考虑。在强大的国力面前,似乎任何问题都不能称之为问题,但是,当力量被抗衡时,这所有的一切缺欠就都暴露出来。
相比于美国人极类似于远攻近交的手段,中国人与欧洲人所采取的远交近攻的手段则要务实而有效的多。当美国人忙着攻打伊拉克,阿富汗,并借机威胁俄罗斯这个夙敌时,欧洲人却一点点,一步步坚持着拉扯,蚕食着属于俄罗斯的盟国,将他们一点点拉入自己的怀抱,为大欧洲的出现而准备着。而我们中国要做的则是不断扩大我们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为大中华圈而努力。”丁文彦站在大教室中心,对周围坐满的参谋们耐心的讲解着,他的话,时不时的引来一阵阵低声的议论。
“首长,我想问一下, 此后的战争走向会怎样呢?我们与美国人虽然名义上还保持着和平,但是实际上已经交锋,这样下去,会否影响到我们经济?”在丁文彦的话音刚落,一名参谋就立刻起身询问道。
“你觉得,经过这一役后,美国人还会任由我们把把持着他们的轻工业命脉了吗?我想,很难,美国人为了弥补将我们驱逐出市场的不足,必然会找到替代的进口国,将我们驱逐出庞大的美国市场,对于美国来说,这巨大的市场也是可以打击我们的战场,所以,未来的战争当再次爆发时,将会不再有任何的顾及,也将是全面战争的彻底爆发。”丁文彦转头仔细打量了一下提问的参谋,缓慢的解释道。
“那您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美国人在逐步摆脱我们对他们的影响后,将会再次卷土重来,再次向我们发出挑战吗?”参谋没有满足于丁文彦的回答,继续询问道。
“文化,是战争的终极目标,或者是一种文化被毁灭,或者是一种文化被继承,没有第二种可选。请大家一定要记得,我们并不仅仅是在战斗,而是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而努力着。”在巡视了周围众人一眼后,丁文彦神态凝重的对众人说道。
PS:刚从北京回到家, 北京网管办的主任们很和蔼。
又PS:故事仍将继续更新。 PS又PS:故事将开始第三部分。着重描写三大集团之间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