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章,来了,我们就没打算回去(上)(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J-20从刚一出场就成为了主角,在蜿蜒的日本海防线上,从下关到大田,所有的沿海防线都遍布了J-20身影,作为担负首轮打击任务的主角,他们仿佛细致的技工一般,仔细的拔出掉每一个散发着主动雷达波的阵列点。黑暗的天空中,仿佛成了这群涂装着相同颜色的幽灵的天下,雷达屏幕上,除了那若隐若现的身影,就只有时不时失去信号的雷达所留下的,久久不愿消失的光芒痕迹。

    而在J-20还在徘徊的时候,第二波攻击已经在半空之中——海基和路基导弹阵地在预警机的指示下,以先期侦查的情报为依据,向所有的目标发起针对性的打击。数百枚导弹在电脑屏幕上,完成着几乎完全相同的动作,点火,起飞,飞行,到最后的命中。

    一切的一切,精确到刻板的地步,但是就是这种精确,才是真正让人战栗的行为,或许,有些导弹在概率论的作用下,偏离了目标,但是弹头内数百攻击的高爆炸药,却足以淹没爆炸范围内的所有目标。

    之前J-20所制造的零星爆炸被逐渐密集的爆炸所取代,如同点穴一般的定点清除,逐一扫荡着海岸线上的目标,每一次爆炸或许不清脆,或许不壮观,但是却总能准确的带走几名日军士兵的生命。而就是在这种攻击的伴随下,登陆战终于开始了。

    中国人的进攻模式,再一次让所有人的设想落空,没有喊声,没有云集的舰队,没有多的让人咋舌的登陆艇,或者说,中国人的登陆地点,登陆方式,以及登陆范围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从下关到大田,数百公里的范围内都被他们选择为登陆场。这样的选择,几乎让所有的军事专家都跌破眼镜,可是,事实却真切的摆在众人的眼前,中国人确实将广袤的海岸线都作为了自己的登陆场地,而并不是仅仅选择了一条海滩,选择了一块空地和码头。

    这看似荒唐的选择,实际上却异常的贴切和符合中国人的实际,对于一支已经被现代化武装起来的部队,依靠部队密集的进攻,以及众多人数所能带来的火力投掷和人与人之间的喊声作为通讯的方式,早已经是几十年前的陈旧战术,对于依靠支援可以获得大火力,以及精确打击的部队来说,仍然将自己密集的暴露在敌人的火力打击范围内,绝对是一种白痴行为。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登陆地点不再被局限在一城一地,漫长的海岸下,足以容纳更多的登陆部队。

    而登陆的规模也由师,团级,改为营,连级,这听起来或许有点匪夷所思,但在完备的C3I系统下,以及强大的火力支援下,这一切成为可能,并且得以实现。

    登陆舰队也由以一次大规模的兵力投掷变成了小规模,密集型,和区域性的登陆方式。于是,让人惊奇,而之后又让人感叹的一幕出现了,在二百公里的范围内,作为第一批次的数万士兵在登陆舰的往返之下,迅速的从各处海滩登陆,并且按照电子地图的指示下,向集结地点而去。

    固定阵地永远是首要的打击目标,或者说,在现代战争情况下,固定阵地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首轮的攻击下,幸存的阵地不足10%,而幸存的士兵,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漫无目的的向海岸线的方向发射着毫无作用的子弹——在针对性的阻塞干扰下,通讯已经变的断断续续,在嘈杂的噪音下,终端能发出的只有单个的音节。不过对于对于他们来说,单个音节与惊恐下的嘶喊所代表的意义并无不同,在密集的火力覆盖下,没谁能发现登陆的敌人到底想干什么,或者他们的目标到底在哪里。

    更何况,此刻的日军阵地,已经成为了失去眼镜的瞎子,完成任务的J-20在摇摆着机翼招摇返回的同时,带来了大片的如同乌云一般的战斗机——由J-10,J-11,JH-7A所组成的轰炸机群,密密麻麻的从朝鲜半岛上的各个机场起飞,越过狭窄的朝鲜海峡,冲向目标。

    接下来的一切,再次被无差别的攻击从定点清除还原成野蛮的行为。炸弹完全代替了本该从天上落下的雨雪,纷纷扬扬的从天空落下,洗刷着每一处他们看着不顺眼的地方。硝烟弥漫中,所有高于地面 的高度被不断削平,所有疑似的,可能的,甚至仅仅是飞行员看不顺眼的目标,都无一例外的遭到铁雨的光顾,并且在随后的爆炸里,淹没在一片尘烟之中。

    敌军阵地上,支援已经成为了一件奢望的事情,对于后续部队来说,是否完成支援任务已经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眼前那一片片由火力组成的生死线,才是他们首要面对的挑战。

    任何一名日军将领,此刻都已经没有心思去判断登陆地点到底在哪里了,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松的看出来,中国人的全新作战模式,让原本的防御成为摆设,甚至是累赘,除了增添伤亡之外,无法起到任何作用。

    “敌人已经突破第一道防线,疑似突破第二道防线,通讯人员发来信息,在三道防线附近,发现敌人的踪迹……”电子屏幕上,不断显示着租借卫星实时拍摄的照片,分辨率足有米级的高分辨率照片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交火双方,跑动的士兵,以及爆炸产生的那浓密的硝烟。

    “现在怎么办?”看着之前还在为敌人的登陆地点而争的面红脖子粗,而此刻却沉默的如同石头的众人,防长森然的反问道。

    “恩,阁下,我认为,可以再次增派援军,您知道,目前看来,敌人的攻击密度并不……”一名将领沉吟了片刻,但是再说到一半之后,却终于说不下去了,对于他所提出的建议,他自己都觉得不可信。

    “还有其他的意见吗?”防长凝视着对方好久,一直到对方的声音细不可闻之后,才转头看向其他人询问道。

    “我建议,立刻撤退,按照本部要求,我已经在三道防线后,部署了第四道防线,我想,敌人恐怕暂时无法突破的。”从被人羞辱后就再也没有发言过的藤田,此刻站起来平静的说道,声音里没有透出任何哪怕一丝的不满和嘲笑。

    “你确定?”防长看了看对方,慎重的问道。

    “是的,我确定。”藤田点点头,高声保证道——

    ——江津地区,作为第一梯队的六连此刻已经进入预定的集结地,虽然无惊无险的到达预定地点,但是之前路上所见的一切,却让所有人心里都油然生出敬畏的感觉。

    密集的火力投入,让海滩四周的所有建筑都变回成建筑垃圾,附带的,也让驻地变成了根本无法停留的垃圾站——看着被炸成废墟的建筑,以及可能埋在建筑下的敌人尸体,恐怕没有那个人还敢于趴在这群混乱中好好休息一下。可即便如此,集结地点仍然没有改变,六连在完成集结后,迫不及待的撤出废墟,向下一个目标冲去。

    这看起来并不像登陆战,而更像是登陆演习,单凭一个连队突入到敌境内,很难想象他们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而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在庞大的后勤支援以及完备的通讯系统的帮助下,士兵的多寡已经不是胜利所必须的条件,长足发展的远程武器,和威力日益增大的弹头,完全可以弥补由人所做的火力投射。唯一无法代替的,只有士气,勇气。

    “兄弟们,记得,我们来了就没打算回去,也不想回去。”看着集结在自己周围战士们。连长通过通讯电台,淡淡的说了一句后,率先向目标冲了过去。

    “以前碰撞形式的硬进攻模式,恐怕已经很难再见了,登陆战是以消灭敌人为主的作战,典型的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人是这种作战概念的先导者。而现有的作战技术和战术及战略武器,也足以支持这种战术的发展。所以,经典的二战诺曼底,以及一江山岛登陆战这样的硬碰撞模式恐怕已经不会再应用到实战了,代替他的将是软式碰撞方式。以半渗透,半定点清除的方式,针对性的对敌人的防御工事和硬软目标进行杀伤,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战果。”丁文彦将已经通过总参作战计划展开后,平静的向众人说道。

    “或许大家对这种全新的战略战术模式还有所保留,不过,我想我们的战士会用战果证明,一切是多么的合理。”看到四周没人发言,丁文彦笑了笑,忽然严肃的说道。

    PS:本章内的登陆模式,完全是小卫个人杜撰,未来战争是否有如此发展,还请读者大大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