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章,新兴‘帝国’的挑战 (下)(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自从生物诞生在地球上的那一刻起,战争这种生物的特定沟通方式就不分形态不分物种的成为一种写入本能的行为。而当万物之灵人类成为这个地球上的主宰时,战争更是被人类上升到艺术高度,仿佛消灭同类不是一种血腥的行为,而是一种诗情画意的抒发一般。

    而对于如何抒发这种诗情画意,人们一直不懈的努力着,武器就成为努力的重中之重。

    从兵器之间的血腥厮杀,到热武器的远程精确,从二维战争的平面推进,到三维乃至多维战争之间的奇点争夺,战争的胜负已经从二维平面搏杀中一个阵地一个要害的争夺,扩展到是三维战争中制空权,制海权的争夺,甚至到达现在多维战争中,信息,宣传,心理,等等非致命性搏斗中的胜负争夺。

    没人能一概而论战争的模式是什么样,没人敢肯定真正的模式就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或许在空地一体协同作战中,战争的胜负是从争夺制空权开始。而在多维战争模式下,战争的胜负却可能从任何一点开始。

    有人曾经断言,随着战斗机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战争的胜负将取决于战斗机的多寡,可是,随着步兵便携防空系统的普及,战斗机如同二战时期的战列舰,一战时期的战壕一样,变成了一种常规的,无法决定胜负的实力部署。

    当特种部队以他们超高的身体强度和出色的作战素养屡屡决定战争的胜负时,有人曾经断言,之后的战争必然以小规模,局部性为主。但是,随着外骨骼装甲的普及,以及机械对体力的补充和扩展,士兵的训练被压缩成一种可有可无的非常规技能。

    战争就是这样,随着武器的发展而呈现一种螺旋上升的形式,没人能断言战争必然是一种什么形态,但是我们却总能从新模式中看到老式战争的影子。

    而对于张伟来说,虽然,他有很多种办法击败敌人,但是却仍然选择了一种,最常规的战术布置,来开启这场决定着两个国家未来走向的战役。对于张伟来说,战斗手段没有什么固定和必然之说,没人敢肯定,在多维战争中,战役就一定不能在没取得制空权前发动地面战争,也没人敢肯定,夺取了制空权,就一定会获得胜利。

    他自问不是一个理论者,而是一个实践者,虽然他知道,在他行动之后,很多人会总结他行动的特点和规律,但是至少

    张伟清楚,在行动之前,敌人对他一无所知。

    为了贯彻这一点,他下达了让航母编队伪装,通过民用航道进入战场的命令,他清楚,这样有多危险,或许,可能一两个渔民无聊的窥探,就会让整个计划功亏一篑,就会导致整个舰队的毁灭,不过,幸好他成功了,伪装前进的舰队,及时出现在既定战场,并且在汇合了其他护卫舰之后,投入战斗。

    胜负如何他不清楚,武器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真正决定胜负的因素,却无限接近着战斗意志这个古老的话题,没有意志,哪怕你手中掌握着核按钮也无胆按下,可是当你具备着无可匹敌的对胜利的渴望时,那么即使面对钢铁洪流,你也敢于挺刺刀发起单人冲锋。

    中国的航母编队相比与美国,还落后很多,舰载机数量,航速,作战的软实力,技战术水平,人员的受训等等,战争的结果也因此变得无可判断,但是有一点却因此而明了,并且不再被敌人和自己所迷惑,那就是决心,敢于与敌人作战的决心。

    天空中,四架J-21组成的战机编队掠过航母编队的上空,向前方飞去,在空警预警机的指引下,战斗机将飞行高度再次升高,处于对方预警机相同的高度,将自己面积最小的机头指向对方。

    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战斗机的情况,看着不断与敌人拉近的距离,众人的的心脏也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索拉扯起来,这不是什么常规的对抗,这是一次实力的宣誓,所有人都清楚,必然会有一方失败,但是,却没人希望是自己这方。

    战斗机终于进入到屏幕上那个被标志出来的红圈,这也意味着,他进入敌舰队控制的范围,接下来,将是真正的短兵相接!——

    ——美军舰队指挥舱。

    报警声不紧不慢的响着,像这样的报警声在舰队中并不罕见,它在和平时期意味着有些不知深浅的渔船或者是货轮进入到航母的防卫圈,在冲突地区,则意味着一些态度不明朗的国家所属的战斗机靠近到警戒圈,而在战斗时期,一般则意味着敌人的战斗机正在逼近,当然,这种情况多数属于误报。

    没人认为有人敢对于美军舰队发动正面的,常规的作战。自从那个横贯欧亚的庞大国家,俄罗斯被肢解覆灭之后,航母舰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无敌的

    代名词,或许,欧中联合曾经让航母舰队吃过不大不小的亏,但是这无损于美国海上霸主的地位。

    对于美国海军舰队指挥官来说,从来不认为他们单独任何一方,拥有可以挑战美国海军的实力,更遑论,歼灭,哈!

    虽然对于之前中国人偷袭策略采取了规避态度,但是这只是基于完成撤退任务的前提下,先导舰队指挥官认为,这完全不是害怕敌人,当拥有足够的,达到歼灭范畴的对象时,舰队完全可以终止现在的返航任务,吃掉敌人,在最初的吃惊之后,指挥官已经恢复过来,并且准确看到了之中的战机。

    敌人真的出现了,而且真的是一只足够巨大的猎物,至于下面要干什么?指挥官认为,只需要祝大家好胃口就足够了。

    “常规作战模式,进入战斗状态。”虽然敌人的战斗机具备出色的隐形能力,但是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一直保持神秘,在新式雷达的测算下,对方超高的速度,将他们的身形彻底暴露出来,看着不断逼近的目标,指挥官整了整自己略微有些发皱的军服,下达了作战命令。

    四架F-35战斗机在命令声中从甲板从容起飞,携带着格斗弹向目标飞去。没人否认J-21是一架出色的战斗机,但是并不意味着F-35不是。

    蓝色的火焰推进下,F-35编队冲向前方,在预警机的引导下,目标的雷达特征被迅速传回到战斗机电脑中,在同一时间,飞行员迅速开启导弹预热,与此同时,雷达信号被预先输入到导弹引导头内,仍然在机腹弹仓内的导弹已经获得了目标准确的信号特征,随着弹仓被打开,导弹在武器挂架的缓慢旋转下,暴露在机身下。

    发射钮被按下,中距空空导弹随之射出!

    同一时间,远处的J-21战斗机群迅速察觉到被导弹锁定的信息,告警声此起彼伏的在各个机舱内响起。

    身后的预警因为距离问题,仍然没有捕捉到敌人战斗机的信息,仅仅传来并不精确的告警信号,战斗机群在长机的带领下,继续向前冲去,一直到雷达捕捉到敌人战斗机之后,才迅速激活中距空空导弹。

    之前发生过的相似一幕再次上演,四枚导弹迅速射出机群,向远方飞去。双方就如同古代士兵中的长矛手一般,互相完成了一次投

    射,但却并没有因为敌人的武器的威胁而改变方向,仍然速度和方向不变的向对方冲去。

    百多公里的距离,在双方的高速接近中被迅速缩短,而在双方遭遇之前,后发先至的导弹已经光临到双方机群前方。

    轰!爆炸首先在J-21机群中响起,虽然在告警音的提示下,战斗机已经做出了规避姿态,并且释放出干扰弹,但是,对方的导弹却显然并非那么容易糊弄,在逼近机群的瞬间,引爆了自己,破片杀伤的模式,让他无需准确命中,概率范围内的爆炸,让破片瞬间弥散在整个区域。

    一架规避不及时的J-21被弹片贯穿蒙皮,深入机舱的炽热弹片引爆了机内燃油,飞行员甚至连弹射的机会都没有,就被猛烈的火焰吞噬。

    火光乍起!1:0

    张伟看着屏幕上一枚闪烁的光点消失不见,眉头微微挑了挑,而在他身边,人群发出一声低不可闻的叹息声,没人喜欢这样的开门红。

    张伟皱了皱眉头回头看了一眼,消灭了已经发出和还没发出的声音之后,再次将目光投向屏幕,那上面,J-21机群发射的导弹也已经逼近到敌机群。

    PS:小卫看了一些留言,发现一些读者认为,故事里描述的不是现代战争,而是传统的地面战争。恩,这个疑问,让小卫有点苦恼。虽然在这篇更新开头做出了一点解释,但自觉还是不够。索性在这里再补充两句。个人认为,战争的改变是作战思维的改变,而不是作战模式的改变,不一定非要由争夺制空权开始,就是所谓的现代战争,实际上,所有现代战争的模式,都是美国人提出来,却没有经过大规模战争检验过的完美模式。小卫在这里不想否定什么,只是想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和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