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章,碰撞(上)(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两架无人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从天空掠过,地面上的丛林中,两名士兵抬了抬头盔,看了一眼无人机,随后再次埋头地上,将自己稳妥的隐藏起来。
随着伪装技术以及单兵武器的提高,让步兵从战争的旁白再次变为主角,无论是单兵导弹,作战终端还是全环境伪装作训服,都让士兵从简单的战斗者,变成了一个个有力的战场节点。但是,这不意味着,个体的士兵无限强大起来,实际上,随着士兵作用的增强,点对点的格杀,也变成了战场的主流战斗模式。
敌人或许没有中国士兵的悍勇和坚韧,但是高科技的武器系统最大限度的弥补了这些——躲在屏幕后面的美国人,从来不认为敌人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将自己狙杀,平和的心态可以让他们将实力发挥到最大。
头顶上,无人机在基地人员的操纵下,携带着那个足以把任何物体炸成分子状态的激光制导炸弹,循环往复的在战场上徘徊着,对任何物体发动他们认为可行的打击。
当然并不是说无人机就因此而无敌,即便他们因为制作材料的缘故很难被雷达发现,即便他们的发动机红外信号小的被人忽略,但是在通用导弹人工指引的模式下,仍然可以轻松被击落,即便无法被击落,同样的反无人机系统也同样可以用携带的空空导弹将对方打成碎片。
但这里是敌人的主场,这意味着很多惯常使用的招数无法在这里重复。唯一能做的就是躲,躲过敌人的空中打击,为下一个更重要的任务而准备。
下一个任务!
殷勇得到的下一个任务就是牵制住超级舰队,从张伟准备直面对方之前,殷勇就得到命令,在开战后,不惜任何代价,拖住超级舰队。
虽然战场与超级舰队的距离足有一千多公里,但是却不代表敌人无法在战斗开始的时候驰援,实际上,如果对方需要,完全可以以F-35的单程航程为基线,驰援先导舰队。以超级舰队的战机储备,可以为己方提供一个庞大的后备战机库。
五艘航母,五百架作战飞机,殷勇的任务就是牵制这些战斗机,让他们无法驰援。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殷勇很想说自己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但是实际上,这只是标榜个性的方式,而不是
一个回答。对于这个任务,殷勇真正的回答是,尝试。
他可以保证尽量给张伟争取时间,但是这个时间却不是无限制的,如果他以一个集团军的力量足以无限制牵制一个拥有五百架战机的超级舰队的话,那么恐怕战争早已经因他而结束。
“至于张伟是否能把握给他创造的时间,就看他自己了。”殷勇自言自语的说完这番话,站起身走到指挥车副驾驶旁边。按照他之前的命令,车子已经完成了伪装,在接下来的一天里,车子将会不间断行驶二十四小时,而在这二十四小时里,殷勇需要让敌人知道,什么叫疲于应付。
“行动,开始!”随着命令声,车子的引擎轰然发动,车上的伪装有节奏的振动起来,随着护卫车辆的开动,指挥车卷起一阵尘土,向茫茫戈壁开去。
北斗系统在命令下达之后的一秒钟里,将命令传达给分布在战场上每一个角落的士兵。作为覆盖最广的通讯方式,北斗从诞生之日起,就将自己的通讯频率与伽利略和GPS紧紧捆绑在一起,无限接近的频率,让三方面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尝试阻塞干扰,这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多了一丝罕见的和平与包容。
随着北斗系统完成信息传递,作战单元内的通讯器同时闪起灯光,光芒中,狭小的屏幕上,显示出特殊的暗码,看到暗码,已经蛰伏多时的士兵们终于有了摆脱伪装的借口,在脱掉身上厚重的伪装服的同时,将手里的导弹瞄向天空中仍然在盘旋的无人机。
被动制导模式下,屏幕上的瞄准星死死的锁定在无人机身上,随着导弹射出,照射出的雷达束指引着导弹划过一个并不明显打曲线之后,准确的命中在无人机身上。
玻璃钢的机身被扯成纤维状,加挂在机腹的炸弹无助的从天空中落下,在触及地面的同时,发出猛烈的爆炸声。随着无人机被击落,士兵们迅速跑出藏身地,向分派给自己的目标扑去。
战斗,瞬间打响,而战斗的位置,却遍布在地图上每一个位置。
之前因舰队支援而获得的来之不易的和平眨眼间变得支离破碎,或者说,从来没和平过,之前的表象不过是下次爆发前的积累。敌人发动进攻的伊始,无线电网络罕见的出现了拥塞的状况,几乎在遭到攻击的瞬间,每个角落,每个士兵都在同时
发出了请求支援的声音。相同优先级的请求,让中央电脑根本无法分辨出最先需要救助的对象,只能无限扩大频宽,将所有命令设置为并行上传的模式,传达给超级舰队。
于是在下一秒钟,同样的问题摆在超级舰队的面前。
接近一百个前线火力支援任务,数十个火力压制任务不断在屏幕上滚动闪烁着,看着完全相同的等级,负责的指挥人员光亮的额头上,现出一丝细细密密的汗珠。
在他的命令下,原本宁静的甲板上忽然变得热闹非凡,战机被一架架从机库中提出,在一声声号令中或垂直或沿着跑道被弹射升空,转瞬间,整个天空被战斗机和发动机的轰鸣所充斥。
指挥舰内的中央多功能大屏幕上,阿曼地图已经被战机的细小图标填满,每一个代表着冲突的红点上,都有一到两架战机的图标被一条细细的线条牵扯着。这样繁忙的一幕,似乎只有世纪末那场针对伊拉克的灭国战争时才能相比,那是,毫无防守能力的伊拉克上空,任由美国人的飞机纵横往来,但是,相比与毫无抵抗能力的伊拉克,这一次他们的敌人是已经弄的他们焦头烂额的中国人。
不同的敌人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结果?没人知道!——
——天空中,第一编队在长机的带领下已经进入到预定领空,而在他们对面,需要拦截的目标仍然在几十公里外。作为空中对战,有的时候,提前进入阵地并不是好事,尤其对于一瞬间几十公里的战斗机来说。
预警机已经实时将信号传递给编队,虽然F-35的正面雷达信号小的可以忽略,但是从高空俯视下来,对方却并没有他们所想的那么纤小。在完成特征交换和锁定后,长机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伴随着命令声,编队的四架战机迅速的拉开距离,先后将携带的中距空空导弹射向目标。
科技的发展,让超视距攻击几乎在出现之初就成为了攻击方式的主流,可是当面对势均力敌的敌人时,这种攻击却只能退居为试探。
雷达屏幕上,早已经被捕捉的目标,在导弹离梁的同时,忽然由四个变为八个,同时机群迅速加速,几乎在瞬间飞跃了雷达的搜索边界。而在同时,战机的机舱内,响起了被雷达锁定的警告声。敌人的导弹在同时发射,雷达屏幕上,代表着
敌人的信号,瞬间眼神出一条射线,并且不断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延长。
相比于之前的作战,这一次,空警2000终于显示了自己的实力,通过数据链传导,雷达信号被迅速模拟复制,在机群身边,同时拓出数个完全一样的电信号。与此同时,战机默契的配合着预警机的操作,将间隔拉开,让模拟出来的战机融入到机群之中。
二选一的答案,让中距空空导弹陷入迷茫之中,当然,在完成选择之后,还有飞行员高超的机动规避等手段等着他们,从导弹的角度考虑,击落敌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双方的接火,代表着一场规模庞大的空战的开始。随着两支战机编队进入战场,后续庞大的机群如同蜂后率领的马蜂群一般密密麻麻的冲入战场之中,几乎每一就架战斗机在进入战区之后,机舱内都毫无例外的瞬间响起告警声,而几乎毫无例外的,每一架战机都在进入战场时锁定了预警机分派下来的作战目标。
预定空域根本无法容下如此多的战机,按照理论数据来说,预定空域最多只能容纳个位数的战机作战,但是眼前却拥挤下数十架敌我战机。双方甚至连必要的规避动作都无法采取,任何一个未经许可的机动动作,都可能导致相撞。
此刻,双方机群如同对垒的古代骑士,以令人咋舌的高速接近着,而导弹却则如同掷出的骑枪,率先突入到敌群之中。
虽然预警机的干扰功率已经开到最大,但是,伤亡仍然遵循着决定性现象的理论而产生了。
PS:昨天写完了一章,被临时推翻了,原因是小卫忽然发现没有考虑到另外一支舰队的反应,让之前的一章出现巨大的漏洞,无奈,只能推翻,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