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章, 一条大鱼(下)(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拦截出人意料的成功,敌人发射的通用导弹在标准系列导弹的面前迟钝的如同蜗牛一般,在准确的拦截下,悉数被阻隔在防空圈之外,爆炸依旧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但他们的爆炸却没有起到任何破坏作用。
可是看着大屏幕上闪烁后又消失的信号,舰队指挥官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敌人的这次攻击,与其说是攻击,不如说是一次宣战般的预警,对方竟然能靠近西海岸地区,并且在这里发动攻击,最大的意义在于向他们传达一个信号,此后一直到欧洲之前的旅程,将会遭到越来越频繁和密集的攻击。
这就好比你站在一条路的路口,虽然明知道在这条路上遍布陷阱,却仍然要走下去的感觉一样,你走或不走,陷阱就在那里。如果说刚刚启程时,众人还对这一切毫无所知的话,那么中国人刚刚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在告诉他们这一点。
指挥官不是笨蛋,他很清楚,这是中国人施加的心理战策略,在此后的几天航程中,敌人哪怕触动一艘潜艇,发射一枚飞弹,都会加剧他们舰队所有人已经绷紧的神经。而当对方真正的进攻开始时,就是扯断这跟失去弹性皮筋的时候。
“我在考虑华盛顿让我们去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船上装载的货物是不是真的是欧洲人所必需的,我感觉我们更像是一批诱饵,一批被投入到鲨鱼池里的诱饵。”舰队指挥官看着身边的副手忧心忡忡地说道。
“或许我们的命运从出发时就已经注定了,除非我们不选择走这条路而是违抗军令返航,否则,我们终将要面对等待我们的东西。”副手点了点头。
“不走这条路?你提醒了我,对于我们来说目的地是一样的,但是过程却是不同的,我们未必非要走北大西洋航线,如果可以,选择从好望角绕过去或许会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中国人即便再自大,也不会选择跟随我们而放弃北大西洋的,对于我们来说则意味着完成任务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指挥官心中一动,看着副手说道,眼神中也闪烁着久违的光芒。
“你是在开玩笑吗,长官,从好望角绕过去,我们的航程至少要增加半个月的时间或许更长,这么做又与违反军令有什么区别。”副手一脸惊愕地看着指挥官,在他看来这个提议等同于违反命令,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能活下去,并且成功地将物资送到欧洲人手里,我想有这两点已经足够了。”指挥官说到这里,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决,随后拿起操作台上的送话器缓缓地说道:“所有人员听令,调转航向至135,目的好望角,全速前进。”
平静的海面上整支船队在命令下同时作出转弯的动作,远远看去仿佛原野上一群受了惊吓的野牛,而随着船队转向,所有与华盛顿的联系均被旗舰接管并切断,没人清楚舰队指挥官为什么这样做。不过也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完成转向的船队很快拉开了与袭击方向的距离,并渐渐消失在海平线上。
声纳屏幕上敌人的信号逐渐消失在屏幕边缘,看着渐渐远去的信号,张伟的眉头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敌人的反应太不正常了,刚刚的攻击双方都很清楚,不过是一次尝试性的互相试探而已,而对方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是让张伟看不明白的是对方竟然选择了撤退而不是继续下去,这才是最让他奇怪的地方。
敌人到底在干什么,或者说他们想干什么,此刻张伟的脑海里已经被这个问题所填满,可惜的是却丝毫得不到答案。但是他唯一能肯定的是自己不会为了这支船队放弃北大西洋航线,他的任务是封锁这里,而不是去消灭敌人。想到这里,张伟把脱口而出的追击命令咽了回去,但是他也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潜艇群就这么在他的旗舰周围静静地悬浮着等待着下一个命令。
“升起通讯浮标将情况发回总参,他们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这里才是我们唯一的驻地。”良久,张伟缓缓地说道,在他的命令下潜艇群完成通讯后迅速下沉,很快消灭在黑乎乎的海底。——
——欧洲,同一时间
两伊边境地区,战斗已经接近尾声,战场上,由预备队组成的扫荡部队正搜索着每一个角落。尸体已经被装入袋子,一些残缺不全的东西则被投入火堆变成粉末,曾经被重重设卡封锁的公路上,庞大的车队正迅速向伊拉克境内挺进。而在天空中,接替前线战斗机的机群正呼啸着从头顶飞过,为尚未完全到手的制空权去努力战斗。
作为一部庞大的战争机器,中国在经过短暂的盘桓之后,终于开动起来,巨大的战争潜力,也在同时显露无疑。直到此刻,人们才终于明白,藏在中国这个看起来温顺的巨人体内的,到底是一股多么巨大的力量。
击溃两伊边境的敌人并不是目的,实际上,作战计划中,欧洲已经被铅笔囊括其中。
相比之下,毫不知情的欧洲人,仍然在勉力抵挡着中国人的进攻。
从前线的报告来看,中国人的进攻变得更加猛烈了,伊拉克的边境线已经被成功突破,可原本以为可以起到阻挡作用的二道防线会被前线部队的撤退提供一点缓冲时间,可惜谁也没想到防线的溃败原比预想中短的多,中国人甚至在进攻二道防线时发动了少见的装甲集群冲锋,这种老套的战术在新时期的军校课本里早已经被淘汰,被定义为一种过时落伍的手段,但是,就是这种过时的战术却一下子扯开了防线,并且最终让抵抗变得毫无意义。
整个边境地区,都已经遍布了中国人的坦克和装甲车,对于这些‘老旧’的装备,中国人显然没打算一次性地放进钢铁厂,而是依照中国人的想法,将作用发挥到极致。
而情况也一如设想的初衷一般,在空中力量对碰湮灭的时候,地面力量的庞大决定了双方之间的胜负。 这听起来就好像是游戏中的一波流一般,蜂拥着冲上去的中国军队,几乎用席卷的方式驱逐了整个伊拉克境内的欧洲人,而后,速度不减地直接冲向伊土边境。
地图上,中国人的兵锋已经指向土耳其,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击溃土耳其的守军,兵临欧洲城下。
面对敌人凶猛的攻势,欧洲的战争动员令已经下发,在动员令和义务兵役制的双重引导下,成千上万的志愿兵被紧急动员起来,欧盟对于他们的安排很简单,在稍加训练后投入到战场,迟滞敌人的进攻,为美国人装备的到达提供一点点缓冲时间。
但是,对于美国人的支援,欧盟体系内也存在着不同声音,尤其对于美国人三个月的期限,很多人都表示了不满,三个月足够中国人打到诺曼底,而这对美国人来说没有任务好处,甚至有的人偏激的认为美国人已经放弃了欧洲,并且准备将他们拱手送给中国,虽然大多数人对这样的猜测嗤之以鼻,但在此刻看来美国人的支援却变得充满了遐想。
“我们已经损失了四十万吨位的货轮以及数亿美元的装备,如果这还不能表达我们的诚意,我真不知道你们想要看到什么?”面对欧盟的诘问,美国大使如是说道。
“但是目前我们并没有得到哪怕一支步枪的支援,我承认美国为了抵抗对自由世界的入侵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也承认,中国人对大西洋的封锁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像,但是,这还不够,也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美国即刻马上参战,无论是在欧洲也好,或者是大西洋,哪里都可以,只要给中国人一个迎头痛击就足够了,让中国人知道,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你们,这样至少能为我们缓解一些压力。”欧盟国防部副部长看着美国大使面色凝重的要求道。
“您的要求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还没有准备好,我们都很清楚一旦美国进入战争,就意味着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开始,我们需要足够多的准备时间,三个月已经是个极限,在此之前,我们没有参战的打算。”美国大使摇了摇头,用惯用的一脸遗憾的表情回应了欧盟国防部副部长。
听到他的话,副部长沉默了下来,对方的态度在他的意料之内,但是,他却从对话中感受到了一点不同寻常的味道,“面对真正的战争,你们的准备永远不可能足够,或者说,你们真的是在准备吗,还是在等待什么?”
“一个机会,你我都很清楚,也都需要的一个机会。”大使想了想,破例的回答了一句。而他的话让双方都陷入了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