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章,判断(上)(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战争的胜负,来自于对战略走向正确地判断,并且在一个个战术过程中积累的胜利的多寡。当所有这一切综合到一起之后,得到的就是最终的胜利。无论是战术还是战略都缺一不可。
对于战略方面的判断,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揣测敌人的思想与动向,同时也要对自己下一步行动所能造成的影响作出预判。当初在二战时期,虽然国民党军队无论在装备上还是素质上都比日军相差太多,但作为指挥统帅的蒋介石,却因为作出正确的战略判断,而直接影响甚至湮灭了日军速胜的期望,并且利用日军刻意追求决战的心理,将他们吸引到重型火力和装甲兵力难以展开的内陆丘陵地区,从而让日本原本以为只需要三个月就可以决定胜负的战争,整整打了八年,并且最终为覆灭埋下了最大的隐患。
相比之下,日军依靠战术积累的优势变得微不足道起来,当然,这并不能说明战术胜利的不重要,只能说,日本人显然没有让这种积累的优势产生质变,进而影响到战略上的劣势。
但不管怎样,对于战略方向的正确判断,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等同于对胜负的正确判断。
“……所有,我想知道,美国人的参战决心到底有多大!”周思维坐在面前,看着总参所有列席会议的人员,如是问道。最近总参一直在彻夜召开会议,而所有会议的中心议题都与美国人是否参战何时参战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美国人一定会参与进来,欧洲和亚洲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国诞生于欧洲,对于与这块大陆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过,无论是战争或者是联合,都是如此。所以,我们不用讨论,美国人到底会不会参战,而是应该讨论,他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到战争之中。”周思维的话音刚落,一旁的丁文彦就率先发言道,听到他的话,有些人点了点头,有些人却摇摇头,似乎仍然保留着自己的不同意见。
“美国人通过的租借法案,某种意义上已经算是参与到战争之中。”看着这些默默摇头的人,丁文彦刻意提醒了一句。
“但是,他们并没有成功,我们都很清楚,从租借法案诞生的那一天起,到此时此刻,美国人运送到欧洲的货物等于〇。这意味着什么?”终于,反对者中有人抬头看向丁文彦,反问道,“是我们出色的拦截吗?我觉得,我们的海军实力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却还未达到这样高深的地步,以美国海军现有的力量,完全可以轻松打通一条运送补给线,可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这又意味着什么?”
反对者的诘问,一下子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致,众人纷纷抬头看向双方,似乎想要得到他们各自心中不同的答案。
“我很清楚你的想法,你认为,美国人在通过这样的行动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息,他们只是为了欧洲道义上表现一下,是这样吗?”丁文彦看着对方反问道,“或者直截了当地说,美国人已经出卖了欧洲,并不打算参与其中。”
“难道不是这样吗?历史上,美国人曾经数次做过这样的事情,对于这种把戏,他们熟稔的很。况且,这对他们来说,才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中国与欧洲在全面开战之后,必然会有一方倒下,而无论哪一方倒下,胜利的一方都不会赢得轻松,到时候,美国面对的将不是一个强敌,而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对手,如果我是美国人,我会这么选择。”话题既然展开,就没有停止的必要,对手更是针锋相对地反问道。
“可惜你不是美国人,他们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你所有的假设都建立在美国与欧洲与我们都是敌人的基础上,但这个前提并不牢固,白种人和黄种人之间的矛盾,要远远大于他们的内部矛盾。”丁文彦看着对方,语气中已经流露出一丝不善。
“我不觉得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你的观点仍然停留在奴隶社会,人种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并不能成为主导战争的因素。”丁文彦情绪上的波动似乎已经标志着对方获得胜利的开始,后者甚至有点得意地做出了总结。
“太高深的哲学问题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周思维适时的开口,中断了双方的争吵,而后他将目光有意无意地瞄向丁文彦,在看了一眼之后,再次转向众人。
“对于北大西洋的封锁,仍然继续,同时针对土耳其的作战计划,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来,我们需要对欧洲人施加更大的压力,如果可以用谈判解决问题,我们都不想牺牲太多生命。”周思维的命令,成为这次会议的最终总结,众人听到命令后,都知趣地起身离开,而就在丁文彦准备与众人一同离开的时候,周思维却罕见地叫住了他。
“最近压力很大吗?很少见你有情绪上的波动了。”看着最后一个离开的人顺手关上了会议室大门,周思维缓缓开口询问道。
“恩,鼹鼠的案子看来有点麻烦,对方的级别恐怕要比我们预想的高很多。”丁文彦没有否认,而是老实地承认道,而他所说的鼹鼠事件,实际上也是将他推入众人对立面的原因之一。
周思维当然很清楚丁文彦所说的事情,实际上这项任务就是他下达给丁文彦,并且要求他全权负责的。
而丁文彦也确实很出色地胜任了这份工作,打从一个月前,知道了鼹鼠的事情之后,对总参所有人员进行的排查也同时展开,所有人的资料都被重新调阅出来,并且逐项落实,任何与资料不符的情况都被反复查证,而这样的努力却确实得到了成效。
两名高级间谍的落网成为这次行动最大的收获,其中一人甚至有望提升到战役培训局作战股长。而丁文彦却在对方接触到核心机密之前,将他们挖了出来。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样的功绩足以让任何人骄傲或者说自信起来,但对于丁文彦来说,却毫无作用。
原因很简单,那名鼹鼠仍然存在。
在稍后的评估中,美国人表现出的行动特征,有百分之七十符合作战计划,这也意味着,情报泄露的可能性大于百分之五十以上。
这个人到底是谁?周思维感觉到,这个问题已经成了纠结于丁文彦的最大问题,而他最近的变化也显然与这个有着莫大的关系。
“要不,我换别人上吧?”看着丁文彦困顿的样子,周思维贴心地问道。
“不用,我能找到他,只是时间的问题。”丁文彦摇摇头,从周思维放在桌子上的烟盒里拿出一根烟,想了想,终于点燃,重重地抽了一口,“美国人的参战,只是时间问题,也许就在明天,也许在几个月之后,他们一定会插手的。”
丁文彦的话,让周思维赞同地点点头,对于美国人的判断,显然两人是绝对一致的。
“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判断,而是证据。”周思维看着丁文彦说道,“刚刚的发言你也听到了,很多人并不相信。”
“那就让他们相信,只要给欧洲人足够的压力,那么美国人必然会坐不住的。”丁文彦用力抽了一口,而后将烟使劲压灭在烟灰缸里。“美国人不会任由我们占领欧洲的,他们必然在感受到压力的时候有所动作。”
“这是这次会议中我听到的最有作用的一个建议。”周思维点了点头,将丁文彦的话认真地记在本子上。——
——欧盟前线指挥部就在土耳其与伊拉克边境地区,这里在之前曾经无比安全,即便是在殷勇炸毁桥梁,并且从容撤出土耳其的时候,指挥部都没有任何离开这里的意思,可是此刻,前线指挥官却需要讨论,是否要离开这里。
原因无他,中国人的进攻已经猛烈到足够影响这里安全的程度。
轰轰!!爆炸声从远处传来,虽然身处指挥部中心地区,但声音仍然隐约可闻。这意味着,敌人大部队的进攻已经越来越接近边界,跨过伊土边界对于中国人来说只是迟早的事。而针对他们进攻的防御计划和手段却仍然在某个参谋的脑子里尚未成型。
“阁下,刚刚得到消息,三个兵力收拢点有两个已经失去联系,还有一个只收拢到了预想中三分之一的兵力。”一名参谋走到指挥官身边,小声询问道。
“兵力撤下来吧,把所有可以集中的力量都集中在边界线,同时以通用公共频道发送B级通讯暗语,公布边界集结点位置。”指挥官想了想之后说道,“在总部没有具体计划出笼之前,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迟滞敌人。”
听到指挥官的命令,参谋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但指挥官却很清楚,众人的进攻根本无法迟滞,伊土边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存在据守的可能,他这么做,更多只是象征意义上的防御,防止中国人进入到土耳其,以及他所代表的欧盟境内。
“我们都很清楚,我们在等待什么。”指挥官看着大屏幕上,已经逼近的敌人,默默地在心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