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一次交锋(上)(第1/1页)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敌人之间要远比朋友之间更了解对方,因为作为朋友你只需要单纯的去做好让对方高兴的事情,可是作为敌人,你却要千方百计去寻找可以打败对方的办法。而对于互为敌手的中,欧,美三国来说,这样的关系就更加平常了。

    对于三国来说,每一方都千方百计想办法击败对方,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经济方面。所以,当美国人全力狙击欧盟经济和货币体系的时候,中国人也在随后出手了。

    同属对手,中国人手中也囤积着大量的欧元和美元就如同对手所的一样,当然,作为对手,他们同样也拥有美元,而此刻他们的作用与此刻美国人是使用的方式及其相似,只是相比于美国人老辣狠毒的手段,中国人的手段显然迟滞和文雅了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任由美国独自摘桃,或许摘桃中国人不会,但下山抢桃显然不是什么高技术含量的手段。

    当美国人在用欧元货币杠杆打压着外汇市场时,一股资金忽然从数个国际交易中心涌入,已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迅速将原本已经压低到极限的汇率迅速拉升,天量的美元投入,将即将获得胜利的美国人,再次打压回原型。

    欧洲似乎成为了一个战场,只是这个战场既无硝烟也无尸体,但却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命运,至于这个国家本身,却可笑的只能作为旁观者,看着双方在自己的身上互相争夺和决斗着。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经历,中美双方仿佛轮流将一支轮盘赌的左轮手枪对准欧盟,不断扣动扳机,在一次次空枪声中,欧盟苟延残喘着,但所有人都清楚,随着游戏的深入,那刻子弹必然会打入到欧盟的脑袋里,不同的证实由谁打进去而已。

    没人清楚中国人到底有么强大的实力,或者说,他们仅仅只是想要阻止对方的好事,可对于美国人来说,即便中国人十分努力地去阻止自己,却仍然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就是,在欧洲,准确地说,是欧洲的中心,法国境内,靠近巴黎的地方,还有三万名美军士兵,他们原本是准备通过铁路前往西班牙,渡海进入非洲作战的,但是现在,即便是白痴也不会认为他们会履行之前的承诺,去与中国人杀个你死我活。

    作为这支先遣军的指挥官,在金融战爆发的同时,就已经获知了情况,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开启通讯器,接收来自华盛顿的命令。

    在轻微地震颤中,命令如愿地显示在屏幕上,而命令的内容简单直接到只有两个字——进攻。

    是的,进攻,以他们的强大实力,在欧洲人的腹地搅个稀巴烂。实际上,追根溯源,这并不是他们首先创造的战例,就在之前,中国人也曾经做过相似的事情,只是中国人做的规模很小,小到近乎浪费这种奇思妙想的地步,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有三万名士兵,足以将这种奇思妙想般的战术发挥到极致。

    在指挥官的命令下,先遣军终于动了,他们得到的第一个命令就是占领巴黎,作为欧洲的政治文化中心之一,占领巴黎,某种意义上就等同于让正在进行的金融战争胜利了一半。

    伴随着命令士兵们迅速钻进步兵战车内,而后在互相掩护中向巴黎发动进攻,欧洲完善的公路体系,为进攻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士兵们几乎是在高速奔驰下,一头冲向巴黎的外围防御圈

    或许是拜曾经的中国人所赐,他们的突袭让法国人意识到巴黎的重要性和漏洞,在随后的部署中,巴黎被守军侧重照顾,而这看起来亡羊补牢一边的安排,却在面对美国人的进攻时,体现了足够的大的作用。

    先遣军几乎是一头撞在巴黎的防御圈上,在双方遭遇的伊始,战斗就迅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防御圈上的阵地和守军,仿佛一只巨大的石头,迎面撞向敌人。

    由巴黎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和无人机如同一群无头苍蝇一般,嗡嗡地从头顶压了下来,机翼下加挂的导弹和炸弹毫不吝惜准头地投向美军。

    此起彼伏的爆炸和火光,几乎在瞬间就掩盖了敌人进攻的锋芒,而随着爆炸,美军的进攻也随之一滞。

    指挥官不认为自己是来挨炸的,或者说,他不认为这种程度的轰炸就可以拦住自己,虽然因为欧盟的限制,他们并没有战斗机入境,但在其他方面,这支以占领欧洲为目的的精锐中的精锐,此刻也终于该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了。

    在防空部队不断阻截着从头顶降临的攻击时,进攻部队也此刻迅速分解,一支支由外骨骼装甲组成的部队在防空火力的掩护下逐渐成形,并且迅速组成成建制的部队向,迅速分散卡莱,沿着其他方向继续向巴黎发动起进攻。

    而在原地,由指挥官指挥的轻装甲武器仍然执着地扫荡着头顶上时不时掉落的导弹和炸弹,但所有人都清楚,一旦装甲步兵分散出去,那么传统装甲力量就已经完全失去了决定胜利的作用。

    头顶上,预警机第一时间捕捉到了部队的分裂,尤其的当由一大片颜色组成的力量迅速向巴黎的方向接近时候,防线上的欧洲人才终于明白,敌人显然早已经放弃了正面的冲突,转而选择迂回作战。

    是放任一支传统装甲力量进入到巴黎,还是放任一支又数千名装甲步兵组成的单兵装甲部队进入到巴黎,这是一道近乎无解的难题。因为无论选择谁,另外一方都有着可以将巴黎全面毁灭的能力。

    就在巴黎守军为此感到头痛不已的时候,有人为他们做出了选择。

    周思维用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快的办法联络到了欧盟国防部长,而它想转达的只有一条,就是,巴黎并不重要!

    这听起来仿佛风凉话一般的回答,对战局起不到任何作用,而对于欧洲战争未来走向,作为三方势力的代表者,大家似乎都没有看到未来的希望。

    或许周思维的话似乎并不重要,但他的建议和想法却重要的多,在得知敌人进攻巴黎的伊始,周思维就命令警卫员立刻拟定出牵制敌人的办法,而其中最能解决目前危机的办法,就是开放领空,协调中国人的战术导弹,完成对敌人的绞杀。

    欧盟国防部长只用了一秒钟做出决定,下一秒钟,在敌我识别码的作用下,整个欧洲军队已经对中国毫无牵制和敌意。

    之后,总参的命令再次被下达,作为任务的接收方,张曙光所要做的就是地堆地导弹部队,立刻对巴黎展开攻击。

    在口令和呼喊下,一枚枚东风导弹破箱而出,沿着固定的轨迹向目标飞去。

    美军是在稍后没多久,感受到中国人发射的导弹的威胁,防空雷达更是被开启到最高的刷新速度,不断监控着来袭导弹的导弹和方向,而随着跟踪的不断迫近,原本聚拢在进攻位置的部队迅速撤离,只留下一片巨大的空地。

    但这显然不是敌人最终的判断和决定,就在导弹落在预定地点之后,事情显然也已经到了最后解决的时刻,美军的进攻部队在这一刻忽然沾染上一丝悲壮和几分勇敢,在口令和命令下,越过一道道防线,迅速向巴黎从了过去。

    剩下的事情似乎只能是天决定或者说是由上帝来决定,虽然运气不在双方的任何一人手中。

    中国人的导弹仍然没完没了地从远处射来,不断在周围爆炸,很快,整个小区的空地都多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弹坑。

    但对于战争的双方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对于欧洲人来书,一旦失去欧洲,他们将被迫无家可归,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如果不干掉欧洲,对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双方进攻对方的先头阵地。

    战争至此成为了一次添油战术的实际应用版,随着一支支部队被投入进去,守卫巴黎的守军顽强到近乎不怕生死的地步。双方在巴黎的城镇不断互相纠缠着,用所有可能用到的手段,杀死他们看到的每一个敌人。

    一个个排被投入进去,然后是一个连……不断增大的兵力投入,显然以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可即便如此,仍然没有人想要离开退出,在强烈的爱国主义的鼓舞下,双方仿佛互相抓住对方要害的猴子,既担心疼痛的降临又迫不及待的希望将疼痛降临到对方身上。

    但可惜的是,他们很快就无法为胜利和是失败而感到高兴和沮丧了,因为,就在刚刚,一个让所有人忽略的角色,终于决定放弃矜持,与美国结成联盟。

    这样一个消息,不啻于一次风暴,搅动着整个欧洲战场瞬间从平衡变成几乎被颠覆的程度。而作为事件的当事人,英国,却显然对这一切毫无所查。